【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抛光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钛金属管内孔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钛金属材料具有公知的韧性好、比重小、耐磨损、耐腐蚀和耐高温等优异的特性而被誉为太空金属,并且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如电子、电器、军工、发电、航空、航天和航海坐寸ο在钛金属管的生产过程中存在轧制工序和热处理(真空退火)工序,由于在轧制后,钛金属管的内壁不可避免地留下有碍内壁光洁平整的微小瑕疵,又由于在热处理后,钛金属管内的内壁往往通体附着有一层垃圾即污垢,因此需将瑕疵和垃圾清除。已有技术普遍由工人以手工作业的方式对轧制工序留下的瑕疵或称微小缺陷借助于电磨进行处理,但是只能对钛金属管的两端奏效,而无法对整支钛金属管的内壁处理(清理)。对于热处理后的钛金属管内壁的清洁通常使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上述对钛金属管内壁的瑕疵和垃圾实施清除的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是作业效率低并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二是清理效果差,难于保障清理质量,因为手工清理往往随工人的经验、情绪和/或责任感等差异的不同而变化;三是由于采用高压水枪对热处理后的钛金属管内壁冲洗,因此一方面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另一方面因污水流淌而影响作业场所的环境,再一方面污水外排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文献检索,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得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终于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的钛金属管生产线上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惊人地表现出了预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并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金属管内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1),在该机架(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上部固定有一第一导轨(11),而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上部固定有一第二导轨(12);一砂轮轴移动机构(2),该砂轮轴移动机构(2)移动地配设在所述的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上;一齿条(3),该齿条(3)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11)朝向所述第二导轨(1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或者固定在第二导轨(12)朝向第一导轨(1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一用于驱使所述的砂轮轴移动机构(2)移动的动力机构(4),该动力机构(4)配置在砂轮轴移动机构(2)上,并且与所述的齿条(3)传动配合;一砂轮轴支承机构(5),该砂轮轴支承机构(5)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并且与所述砂轮轴移动机构(2)相对应;一第一信号采集器(6a)和一第二信号采集器(6b),该第一信号采集器(6a)和第二信号采集器(6b)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轨(11)上或者设置在第二导轨(12)上,并且与所述的砂轮轴移动机构(2)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金属管内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架(1),在该机架(I)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上部固定有一第一导轨(11),而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上部固定有一第二导轨(12);—砂轮轴移动机构(2),该砂轮轴移动机构(2)移动地配设在所述的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上;一齿条(3),该齿条(3)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11)朝向所述第二导轨(12)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或者固定在第二导轨(12)朝向第一导轨(1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一用于驱使所述的砂轮轴移动机构(2)移动的动力机构(4),该动力机构(4)配置在砂轮轴移动机构(2)上,并且与所述的齿条(3)传动配合;一砂轮轴支承机构(5),该砂轮轴支承机构(5)设置在所述机架(I)上,并且与所述砂轮轴移动机构(2)相对应;一第一信号采集器(6a)和一第二信号米集器(6b),该第一信号米集器(6a)和第二信号米集器(6b)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导轨(11)上或者设置在第二导轨(12)上,并且与所述的砂轮轴移动机构(2)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金属管内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砂轮轴移动机构(2)包括移动座(21)、第一电机(22)和夹爪盘(23),在移动座(21)的一侧枢轴设置有一对第一滚轮(211),该一对第一滚轮(211)与所述的第一导轨(11)滚动配合,在移动座(21)的另一侧枢轴设置有一对第二滚轮(212),该一对第二滚轮(212)与所述的第二导轨(12)滚动配合,并且在移动座(21)朝向所述齿条(3)的一侧的居中位置延伸有一动力机构固定座(213),该动力机构固定座(213)与所述的第一信号采集器^a)以及第二信号采集器(6b)相对应,第一电机(22)固定在移动座(21)朝向上的一侧,夹爪盘(23)固定在第一电机(22)的第一电机轴(221)上,并且与固定在所述机架(I)上的所述砂轮轴支承机构(5)相对应,所述的动力机构(4)固定在所述动力机构固定座(21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钛金属管内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的横截面形状均呈英文字母的L字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金属管内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4)包括第二电机(41)和齿轮(4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刚,吕伟青,章建国,凌志雄,唐瑞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中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