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污染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六价铬去除脱毒的巯基-铁基复合改性粘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环境中铬污染的人为来源主要为工业部门排放的废水和废气。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兴建了大量的重污染源企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初期,曾遍布冶金、制革、染料、采矿和电镀等主要的铬污染源企业,对当地水体和土壤造成了严重危害。近年来连续发生造成严重危害的铬污染事件,严重威胁到土壤和水体安全,如2011年云南曲靖铬污染事件、2012年广西河池铬污染事件等。排放到环境中的铬主要以Cr(III)和Cr(VI)两种价态存在,三价铬和六价铬对水生生物都有致死作用。水体中的Cr(III)主要被吸附在固体物质上而存在于沉积物中,Cr(VI)则多溶于水中。Cr(VI)的毒性相比Cr(III)要高100倍以上,并易被人体吸收且在体内蓄积。另外,由于Cr (VI)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富 集作用和强氧化能力,使得其危害程度和处理难度增。因此,Cr(VI)是铬污染治理的主要目标污染物种。环境中铬污染治理方法目前主要包括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法、植物修复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巯基?铁基复合改性粘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0.5~2.0mol/L的巯基化合物溶液与质量百分比1~3%的粘土悬浮液按照体积比1:5~10混合,然后搅拌1.5~4h,固液分离,去除上层水相成分,固态物质经水洗涤后在40~60℃烘干、研磨成粉状,研磨后的粉状固态物质与水混合形成质量比为2%的悬浮液,该悬浮液与1.0~2.0mol/L的羟基酸铁溶液按照体积比1:5~2的比例混合,搅拌1.5~4h后固液分离,固态物质在40~60℃烘干后研磨成粉状,即得到巯基?铁基复合改性粘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巯基-铁基复合改性粘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0.5 2.0mol/L的巯基化合物溶液与质量百分比I 3%的粘土悬浮液按照体积比1:5 10混合,然后搅拌1.5 4h,固液分离,去除上层水相成分,固态物质经水洗涤后在40 60°C烘干、研磨成粉状,研磨后的粉状固态物质与水混合形成质量比为2%的悬浮液,该悬浮液与1.0 2.0mol/L的轻基酸铁溶液按照体积比1:5 2的比例混合,搅拌1.5 4h后固液分离,固态物质在40 60°C烘干后研磨成粉状,即得到巯基-铁基复合改性粘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承帅,王萌萌,李芳柏,黄宁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