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错流过滤方法、组件及专用导流芯棒技术

技术编号:895323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整液体在滤管内腔中流动状态的液体错流过滤方法、组件及专用导流芯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体错流过滤方法包括的步骤为:将原液通入滤管的入口端,使其在滤管的管腔内朝滤管的出口端流动;通过安插在滤管管腔内的导流芯棒与该滤管内壁之间的间隙所形成的管形流道对进入该滤管管腔内的液体进行导流,使液体紧贴滤管内壁流动;分别收集从滤管出口端流出所形成的浓缩液以及从内向外透过滤管管壁后所形成的净液。由于导流芯棒的设置使得液体在所形成的管形流道内紧贴滤管内壁流动,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滤管的过滤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延缓滤饼的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错流过滤方法、组件及专用导流芯棒
技术介绍
传统的液体错流过滤组件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中且两端开口的滤管,所述外壳与滤管通过上孔板和下孔板连接并形成分隔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在第一空间,原液的过滤传送始于滤管的入口端并在滤管的出口端流出形成浓缩液,在第二空间,从内向外透过滤管管壁的液体形成净液。上述这种液体错流过滤组件存在液体在滤管内腔中流动阻力较大、滤管容易污染或堵塞且污染或堵塞很难自动消除和减轻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调整液体在滤管内腔中流动状态的液体错流过滤方法、组件及专用导流芯棒。本专利技术的液体错流过滤方法包括的步骤为:将原液通入滤管的入口端,使其在滤管的管腔内朝滤管的出口端流动;通过安插在滤管管腔内的非过滤用的导流芯棒与该滤管内壁之间的间隙所形成的管形流道对进入该滤管管腔内的液体进行导流,使液体紧贴滤管内壁流动;分别收集从滤管出口端流出所形成的浓缩液以及从内向外透过滤管管壁后所形成的净液。本专利技术的导流芯棒本身并不具有对液体进行过滤的作用(故称为“非过滤用的导流芯棒”),故不会因为导流芯棒的设置而导致过滤面积的增加(在滤管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体错流过滤方法,包括的步骤为:将原液通入滤管(6)的入口端,使其在滤管(6)的管腔内朝滤管(6)的出口端流动;通过安插在滤管(6)管腔内的非过滤用的导流芯棒(4)与该滤管(6)内壁之间的间隙所形成的管形流道(5)对进入该滤管(6)管腔内的液体进行导流,使液体紧贴滤管(6)内壁流动;分别收集从滤管(6)出口端流出所形成的浓缩液以及从内向外透过滤管(6)管壁后所形成的净液。

【技术特征摘要】
1.液体错流过滤方法,包括的步骤为:将原液通入滤管(6)的入口端,使其在滤管(6)的管腔内朝滤管(6)的出口端流动;通过安插在滤管(6)管腔内的非过滤用的导流芯棒(4)与该滤管(6)内壁之间的间隙所形成的管形流道(5)对进入该滤管(6)管腔内的液体进行导流,使液体紧贴滤管(6)内壁流动;分别收集从滤管(6)出口端流出所形成的浓缩液以及从内向外透过滤管(6)管壁后所形成的净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错流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滤管(6)入口端与出口端的压力差增大时,使导流芯棒(4)向滤管(6)出口端方向轴向浮动,当滤管(6)入口端与出口端的压力差减小时,使导流芯棒(4)向滤管(6)入口端方向轴向浮动;所述导流芯棒(4)为向滤管(6 )的出口端收小的椎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错流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滤管(6)竖直设置并使其入口端朝下、出口端朝上;将所述导流芯棒(4)从滤管(6)端口插入滤管(6)的管腔内并根据原液物料性质设 定导流芯棒(4)的自重,使导流芯棒(4)根据滤管(6)入口端与出口端的压力差变化自主上浮或下沉;在导流芯棒(4)的顶端设置防掉落用的轴向限位台阶(2)。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液体错流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芯棒(4)的周面上设置携转结构(7),使从滤管(6)管腔内流动的液体推动该携转结构(7)进而带动导流芯棒(4)在滤管(6)管腔内旋转。5.液体错流过滤组件,包括外壳(9)和安装在外壳(9)中且两端开口的滤管(6),所述外壳(9)与滤管(6)通过上孔板(8)和下孔板(11)连接并形成分隔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在第一空间,原液的过滤传送始于滤管(6)的入口端并在滤管(6)的出口端流出形成浓缩液,在第二空间,从内向外透过滤管(6)管壁的液体形成净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管(6)管腔内安插有非过滤用的导流芯棒(4),该导流芯棒(4)与滤管(6)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管形流道(5)。6.如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麟汪涛宿其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