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治疗器材,特别是一种多模式下肢康复训练平台。
技术介绍
依据中枢神经系统可重塑理论,对于因中风、外伤等原因导致下肢行动障碍的患者,通过适当的康复理疗和训练,可刺激中枢神经的重构和自动修复,并且使肌力得到恢复,从而使患者恢复下肢机能。目前,采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对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理疗中。理想的训练应能辅助患者在多种地形上进行训练,如平地、坡道、阶梯等,可以使患者患侧肢体的不同肌群都得到训练和激励,从而均衡地恢复肢体肌肉的运动机能。但目前多数训练系统使用跑步机作为训练平台,只能提供给患者单一的平地模式的运动训练,不能满足使患者在多种地形模式下训练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模式下肢康复训练平台。该训练平台具有依据平地、阶梯或坡道地形的特点可以变换训练模式,使一台训练平台为下肢康复训练者提供多种模拟环境的有效训练。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多模式下肢康复训练平台,其特征在于该训练平台包含六个部分:纵倾调整机构、侧倾调整机构、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模式下肢康复训练平台,其特征在于该训练平台包含六个部分:纵倾调整机构、侧倾调整机构、伺服电机、传动机构、运动平台机构和阶梯/平面变换机构,所述纵倾调整机构通过其平台二级基座与侧倾调整机构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传动机构均直接安装在侧倾调整机构的三级基座上;运动平台机构通过其机构内的两端链轮轴的四个轴承座装配于侧倾调整机构的三级基座上;运动阶梯/平面变换机构通过其机构内的支架安装于侧倾调整机构的三级基座上;所述纵倾调整机构主要包含铰链、平台底座、纵倾调整传动装置和平台二级基座;结构相同的两个铰链对称安装在平台底座的两个角上,结构相同的两个纵倾调整传动装置对称安装在平台底座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式下肢康复训练平台,其特征在于该训练平台包含六个部分:纵倾调整机构、侧倾调整机构、伺服电机、传动机构、运动平台机构和阶梯/平面变换机构,所述纵倾调整机构通过其平台二级基座与侧倾调整机构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传动机构均直接安装在侧倾调整机构的三级基座上;运动平台机构通过其机构内的两端链轮轴的四个轴承座装配于侧倾调整机构的三级基座上;运动阶梯/平面变换机构通过其机构内的支架安装于侧倾调整机构的三级基座上; 所述纵倾调整机构主要包含铰链、平台底座、纵倾调整传动装置和平台二级基座;结构相同的两个铰链对称安装在平台底座的两个角上,结构相同的两个纵倾调整传动装置对称安装在平台底座的两条边上,且所述铰链和纵倾调整传动装置均与平台底座上的平台二级基座连接;平台二级基座与平台底座结构相同;所述纵倾调整传动装置主要是由蜗轮蜗杆调整装置和丝杠螺母副组成的传动机构,蜗轮蜗杆调整装置安装于平台底座上,其输出蜗轮与丝杠螺母副的丝杠联接,丝杠螺母副的螺母铰接在平台二级基座上; 所述侧倾调整机构包含三级基座、铰链和侧倾调整传动装置;两个铰链对称安装于纵倾调整机构中的平台二级基座上,通过铰链轴与三级基座联接,三级基座可绕铰链转动;侧倾调整传动装置包含蜗轮蜗杆调整装置和丝杠螺母副组成侧倾调整传动链,蜗轮蜗杆调整装置铰接于纵倾调整机构中的平台二级基座上,丝杠螺母副的丝杠与蜗轮蜗杆调整装置的蜗轮轴联接,丝杠螺母副的螺母与三级基座铰接; 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内的减速箱的输入轴连接,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传动机构的链轮传动副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把驱动力输出到被动链轮;被动链轮与运动平台机构的输入轴连接,驱动运动平台机构转动;运动平台机构的输入轴驱动其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更谦,陈贵亮,张小俊,张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