肟醚菌胺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192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肟醚菌胺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肟醚菌胺1%-50%,分散剂1%-10%,润湿剂1%-10%,增稠稳定剂0.1%-2%,防冻剂1%-10%,消泡剂0.1%-1%,防腐剂0.1%-0.5%,pH调节剂调节pH为6-8,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水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肟醚菌胺的水悬浮剂,具有闪点高,不易燃不易爆,生产、贮存、使用安全、环境污染小、产品成本低、容易包装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肟醚菌胺是甲氧基丙烯酸醋类杀菌剂,分子式C18H25N5O5,化学名称:(2E)-2-(甲氧亚氨基)-2_ {2- [(3E,5E,6E)-S-(甲氧亚氨基)_4,6-二甲基-2,8-二氧杂-3,7-二氧杂壬-3,6-二烯-1-基]苯基}-N-甲基乙酰胺。目前主要应用于防治水稻稻痕病、纹枯病。水基化是农药剂型开发的主要方向,悬浮剂是其中重要的剂型之一,悬浮剂是一种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不可避免会发生状态的变化,出现分层、结底等质量问题。为了在使用悬浮剂制剂时获得满意的性能和生物作用,需要使悬浮剂中的活性化合物与助剂较好结合。此处,助剂是一种可提高活性化合物生物作用的成分,但该成分本身并不具有生物作用。具体而言,助剂可促进活性化合物被吸收。悬浮剂粒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粒径大了容易出现分层、结底、悬浮率低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目前一般的悬浮剂90%粒径在5微米左右,甚至更大。而影响粒径的最主要原因是表面活性剂等助剂的选择,如果助剂没有选择好,难以保证粒径,而且药效发挥不稳定。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肟醚菌胺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如下:肟醚菌胺1%?50%,分散剂1%?10%,润湿剂1%?10%,增稠稳定剂0.1%?2%,防冻剂1%?10%,消泡剂0.1%?1%,防腐剂0.1%?0.5%,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6?8,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肟醚菌胺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如下:肟醚菌胺1%-50%,分散剂1%-10%,润湿剂1%-10%,增稠稳定剂0.1%-2%,防冻剂1%_10%,消泡剂0.1%-1%,防腐剂0.1%-0.5%,pH调节剂调节pH值为6_8,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肟醚菌胺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选用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聚羧酸盐类、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油酸盐类,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或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肟醚菌胺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湿剂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SOPA、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净洗剂、乳化剂2000系列、润湿渗透剂T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肟醚菌胺水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稳定剂选用水溶性树脂、黄原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杨勇林彭述明陈佛祥阎工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