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的两茬烤烟立体栽培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5188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16:17
一种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的两茬烤烟立体栽培种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分别在种植模式、种植密度、育苗时间、移栽时期、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考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茬烤烟亩产可以控制在120~140公斤左右,第二茬烤烟亩产可以控制在170~180公斤左右。每亩收入可以增加1000多元,较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技术涉及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的两茬烤烟立体栽培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是保障“卷烟上水平”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也是烟草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烟草产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随着一些卷烟品牌大规模的高度集中、云南高原烟叶需求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上等烟需求旺盛,需求比例达80%以上;二是中部烟叶需求量大,采购中部烟叶的需求量占计划采购总量70% ;三是需求等级集中度高,92%的需求量集中在6C (C1F-C4F、C2L、C3L)占需求量的66.5%、3B(B1F、B2F、B3F)占需求量的19.7%、1X (X2F)占需求量的5.5%,其它等级需求仅占8.3%。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提出了烟叶生产上要综合应用政策、科技、农艺、经济等措施,把不适用的下低等烟叶消化在田间,优化烟叶结构,有效提升烟叶质量和供给水平,采用两茬烤烟立体栽培种植技术与传统烤烟栽培种植技术相比,能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增加当季烤烟每亩栽烟株数,通过采弃不采烤的下部叶和上部叶,提高中部烟叶和上等烟比例,提高等级集中度,增强优质烟叶原料保障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两茬烤烟立体栽培种植技术:即利用作物间套作种植原理,通过确定不同烤烟移栽时期,在当季的一块田地里种植两茬烤烟,确保两茬烤烟有一定的生长间隔期和共生期,当季烤烟每亩栽烟株数由1100株提高到1720株,通过优质烟栽培田间管理,采弃不采烤的下部叶和上部叶,增强田间通风透光性,协调两季烤烟个体发育与群体生长之间生长发育,达到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目的,该技术可有效提高烟叶上等烟和中部烟的比例,减少下等烟比例,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增加烟农种烟收入。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栽培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特征是:(I)种植模式:采用宽行栽培模式,按150cm 160cm开墒,墒面正中开一条20cm 25cm宽的沟把烟墒分为两行,栽烟时一行种植第一巷烟,另一行种植第二茬烟;(2)种植密度:行株距为75.5cmX50cm,第一茬烤烟和第二茬烤烟每亩栽烟株数860株,两茬烤烟合计每亩栽烟株数1720株;(3)育苗时间:第一茬烟在I月5日 10日播种,第二茬烟在4月I日 5日播种,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培育出生长健壮,整齐均匀、清秀无病、抗逆性强的壮苗,确保两茬烤烟按时移栽;(4)移栽时期:第一茬烤烟在4月I日 5日移栽,第二茬烤烟在5月25日 30日移栽,移栽间隔时期不少于60天;(5)田间管理:①肥料管理:第一茬烤烟亩施纯氮肥量控制在5 7公斤,第二茬烤烟亩施纯氮肥量控制在8 10公斤左右,肥料总用量的20% 30%作基肥栽烟时施用,70% 80%作追肥兑水浇施;②水份管理:第一茬烟移栽后灌水2 3次,第二茬烟移栽后,原则上不灌水,如需灌水,则采用分根交替法灌水,保证一茬烟正常成熟落黄;③病害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加强对花叶病和叶斑病的化学防治;④采烤管理:第一茬烤烟封顶后或采烤到腰叶时及时采弃不采烤的下部叶和上部叶,增强第二茬烤烟田间通风透光性,第一茬烤烟到7月20日前必须采烤结束,第二茬烟在9月20日前必须采烤结束;⑤其它栽培管理:措施按当地优质烟栽培管理技术执行,注意协调烤烟对光、肥、水需求的矛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茬烤烟亩产可以控制在120 140公斤左右,第二茬烤烟亩产可以控制在170 180公斤左右。每亩收入可以增加1000多元,较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栽培模式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栽培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特征是:(I)种植模式:采用宽行栽培模式,按150cm 160cm开墒,墒面正中开一条20cm 25cm宽的沟把烟墒分为两行,栽烟时一行种植第一巷烟,另一行种植第二茬烟;(2)种植密度:行株距为75.5cmX50cm,第一茬烤烟和第二茬烤烟每亩栽烟株数860株,两茬烤烟合计每亩栽烟株数1720株;(3)育苗时间:第一茬烟在I月5日 10日播种,第二茬烟在4月I日 5日播种,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培育出生长健壮,整齐均匀、清秀无病、抗逆性强的壮苗,确保两茬烤烟按时移栽;(5)移栽时期:第一茬烤烟在4月I日 5日移栽,第二茬烤烟在5月25日 30日移栽,移栽间隔时期不少于60天;(6)田间管理:①肥料管理:第一茬烤烟亩施纯氮肥量控制在5 7公斤,第二茬烤烟亩施纯氮肥量控制在8 10公斤左右,肥料总用量的20% 30%作基肥栽烟时施用,70% 80%作追肥兑水浇施;管理:第一茬烟移栽后灌水2 3次,第二茬烟移栽后,原则上不灌水,如需灌水,则采用分根交替法灌水,保证一茬烟正常成熟落黄;③病害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重点加强对花叶病和叶斑病的化学防治;④采烤管理:第一茬烤烟封顶后或采烤到腰叶时及时采弃不采烤的下部叶和上部叶,增强第二茬烤烟田间通风透光性,第一茬烤烟到7月20日前必须采烤结束,第二茬烟在9月20日前必须采烤结束;⑤其它栽培管理措施按当地优质烟栽培管理技术执行,注意协调烤烟对光、肥、水需求的矛盾。见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栽培参数示意图。2011 2012年本专利技术在楚雄、牟定、南华、永仁、禄丰五县市进行了 1507.69亩的两茬烤烟立体栽培试验示范,从五个县示范结果看,两茬烤烟的平均亩产量和平均亩产值与全县大面积烤烟的平均亩产量和平均亩产值作比较,两茬烟的平均亩产量高于全县大面积平均亩产量100.9公斤,两茬烟的平均亩产值高于全县大面积平均亩产值1148.28元,两茬烤烟亩收益最高的是永仁县,永仁县两茬烟亩产量、亩产值分别为306公斤,5872.3元,比大面积对照常规烟分别多109公斤, 2320.7元,扣出生产成本因素永仁县种植两茬烟较种植常规烟亩收益多1016.3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的两茬烤烟立体栽培种植方法,其特征是:(1)种植模式:采用宽行栽培模式,按150cm~160cm开墒,墒面正中开一条20cm~25cm宽的沟把烟墒分为两行,栽烟时一行种植第一茬烟,另一行种植第二茬烟;(2)种植密度:行株距为75.5cm×50cm,第一茬烤烟和第二茬烤烟每亩栽烟株数860株,两茬烤烟合计每亩栽烟株数1720株;(3)育苗时间:第一茬烟在1月5日~10日播种,第二茬烟在4月1日~5日播种,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培育出生长健壮,整齐均匀、清秀无病、抗逆性强的壮苗,确保两茬烤烟按时移栽;(4)移栽时期:第一茬烤烟在4月1日~5日移栽,第二茬烤烟在5月25日~30日移栽,移栽间隔时期不少于60天;(5)田间管理:①肥料管理:第一茬烤烟亩施纯氮肥量控制在5~7公斤,第二茬烤烟亩施纯氮肥量控制在8~10公斤左右,肥料总用量的20%~30%作基肥栽烟时施用,70%~80%作追肥兑水浇施;②水份管理:第一茬烟移栽后灌水2~3次,第二茬烟移栽后,原则上不灌水,如需灌水,则采用分根交替法灌水,保证一茬烟正常成熟落黄;③采烤管理:第一茬烤烟封顶后或采烤到腰叶时及时采弃不采烤的下部叶和上部叶,增强第二茬烤烟田间通风透光性,第一茬烤烟到7月20日前必须采烤结束,第二茬烟在9月20日前必须采烤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品质的两茬烤烟立体栽培种植方法,其特征是:(1)种植模式:采用宽行栽培模式,按150cm 160cm开墒,墒面正中开一条20cm 25cm宽的沟把烟墒分为两行,栽烟时一行种植第一茬烟,另一行种植第二茬烟;(2)种植密度:行株距为75.5cmX50cm,第一茬烤烟和第二茬烤烟每亩栽烟株数860株,两茬烤烟合计每亩栽烟株数1720株;(3)育苗时间:第一茬烟在I月5日 10日播种,第二茬烟在4月I日 5日播种,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培育出生长健壮,整齐均匀、清秀无病、抗逆性强的壮苗,确保两茬烤烟按时移栽;(4)移栽时期:第一茬烤烟在4月I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岗李庆平段应泽龙伟唐兵何文德周家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