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电储能装置,包括:能量转换单元、整流单元、汇流单元和储能单元,能量转换单元设置于路面之下,感应车辆和/或行人通过时对路面产生的压力,并将压力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初始电流,将初始电流传输至相应的整流单元;整流单元接收来自相应的能量装换单元的初始电流,并对初始电流进行整流和滤波得到处理电流,将处理电流传输至汇流单元;汇流单元接收处理电流,并对处理电流进行汇流得到汇总电流,将汇总电流传输至储能单元;储能单元存储汇总电流对应的能量。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将根据振动转化得到的电能进行处理和存储,使转化得到电能可以被有效地利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能量转换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电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规模及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各种交通工具及人类步行所产生的振动强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一些大城市已形成完善的地面交通、高架桥交通及地铁交通网络,除此之外,还拥有高密度人口活动区域,具有可广泛利用的振动能源。充分利用大都市这些被浪费的振动能源进行发电具有节能降耗的巨大经济效益。利用压电陶瓷和压电晶体的正压电效应的压电发电是一种有效利用振动能源的方式,但现有的压电发电装置比如发电鞋、发电地板、发电人行道,都没有对电量进行处理和存储,产生的电量大多直接用于点亮LED灯,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能量转换技术,能够将根据振动转化得到的电能进行处理和存储,使转化得到电能可以被有效地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量转换技术,能够将根据振动转化得到的电能进行处理和存储,使转化得到电能可以被有效地利用。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发电储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量转换单元、至少一个整流单元、汇流单元和储能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能量转换单元设置于路面之下,连接至相应的整流单元,用于感应车辆和/或行人通过时对路面产生的压力,并将所述压力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初始电流,将所述初始电流传输至所述相应的整流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整流单元连接至相应的能量转换单元和所述汇流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相应的能量装换单元的初始电流,并对所述初始电流进行整流和滤波得到处理电流,将所述处理电流传输至所述汇流单元;所述汇流单元连接至所述整流单元和所述储能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处理电流,并对所述处理电流进行汇流得到汇总电流,将所述汇总电流传输至所述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汇总电流,并存储所述汇总电流对应的能量。在该技术方案中,能量转换单元可以感应路面上车辆和/或行人通过路面时对路面产生的压力,并通过压电陶瓷将振动能源转换为交流电,多个能量转换单元产生的交流电分别由相应的整流单元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得到直流电,每个整流单元分别将直流电传输至汇流单元进行电流汇总,从而得到可为电气设备供电的较大的电流,并将汇总电流存储至储能单元,储能单元可以连接负载,将存储的电能提供给负载使用,比如用来照明或驱动设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单向导通单元,用于防止电流从所述储能单元流入所述汇流单元;升压单元,用于对所述汇总电流进行升压。在该技术方案中,单向导通单元可以保证汇总电流单向流入储能单元,对汇总电流进行升压可以使汇总电流对应的电压达到为所需供电的负载的额定电压(比如220V或380V)。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充电指令或放电指令,调整所述储能单元处于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调整储能单元的充放电状态,便于用户随时使用储能单元中的电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记录单元,用于记录通过路面的车辆和/或行人的数目、所述汇总电流的数值以及所述储能单元存储的能量的数值。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传感器测得通过路面的车辆和/或行人的数目,并通过记录仪记录汇总电流的数值和能量的数值便于对发电储能装置的性能进行分析和统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储能单元存储的能量的数值大于预设数值时,控制所述储能单元为连接至所述储能单元的负载供电,或断开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汇流单元的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在储能单元存储的能量的数值大于预设数值时,自动控制储能单元为负载供电或断开与汇流单元的连接,从而避免储能单元过度充电而损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提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储能单元存储的能量的数值大于预设数值时,发出提示信息。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在储能单元存储能量的数值大于预设数值时提示用户,以避免储能单元过度充电而损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对所述记录单元的记录数据进行显示。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对记录单元记录的数据进行显示,便于用户查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和/或指示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能量转换单元包括:压电陶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储能单元包括:可充放电锂电池。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将根据振动转化得到的电能进行处理和存储,使转化得到电能可以被有效地利用。其中,能量转换单元可以采用无锡市惠丰电子有限公司的型号为HF-28/2MC的压电陶瓷晶片,整流单元可以包括整流器和滤波器,整流单元中整流器和再次整流单元可以采用森科微电子有限公司的型号为JST20B60-BW的整流器,滤波器可以采用上海苏顿电气有限公司的型号为NF1-005的滤波器,升压单元可以采用上海恒庆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的型号为SG-180KVA的升压变压器,控制单元可以采用德州仪器的型号为MSP430G2553的单片机,记录单元中的记录仪可以采用杭州美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型号为RX4000A的记录仪,传感器可以是安徽春辉集团的型号为T-05 (SF)的磁电式传感器,储能单元可以采用江苏锋驰绿色电源有限公司的型号为LR-18650的锂电池。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发电储能装置的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发电储能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发电储能装置的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发电储能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能量转换单元102、至少一个整流单元104、汇流单元106和储能单元108,其中,至少一个能量转换单元104设置于路面之下,连接至相应的整流单元104,用于感应车辆和/或行人通过时对路面产生的压力,并将压力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初始电流,将初始电流传输至相应的整流单元104 ;至少一个整流单元104连接至相应的能量转换单元102和汇流单元106,用于接收来自相应的能量装换单元102的初始电流,并对初始电流进行整流和滤波得到处理电流,将处理电流传输至汇流单元106 ;汇流单元106连接至整流单元104和储能单元108,用于接收处理电流,并对处理电流进行汇流得到汇总电流,将汇总电流传输至储能单元108 ;储能单元108用于接收汇总电流,并存储汇总电流对应的能量。能量转换单元102可以感应路面上车辆和/或行人通过路面时对路面产生的压力,并通过压电陶瓷将振动能源转换为交流电,多个能量转换单元102产生的交流电分别由相应的整流单元104进行整流和滤波处理,得到直流电,每个整流单元104分别将直流电传输至汇流单元106进行电流汇总,从而得到可为电气设备供电的较大的电流,并将汇总电流存储至储能单元108,储能单元108可以连接负载,将存储的电能提供给负载使用,比如用来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能量转换单元、至少一个整流单元、汇流单元和储能单元,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能量转换单元设置于路面之下,连接至相应的整流单元,用于感应车辆和/或行人通过时对路面产生的压力,并将所述压力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初始电流,将所述初始电流传输至所述相应的整流单元;所述至少一个整流单元连接至相应的能量转换单元和所述汇流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相应的能量装换单元的初始电流,并对所述初始电流进行整流和滤波得到处理电流,将所述处理电流传输至所述汇流单元;所述汇流单元连接至所述整流单元和所述储能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处理电流,并对所述处理电流进行汇流得到汇总电流,将所述汇总电流传输至所述储能单元;所述储能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汇总电流,并存储所述汇总电流对应的能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能量转换单元、至少一个整流单元、汇流单元和储能单元,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能量转换单元设置于路面之下,连接至相应的整流单元,用于感应车辆和/或行人通过时对路面产生的压力,并将所述压力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初始电流,将所述初始电流传输至所述相应的整流单元; 所述至少一个整流单元连接至相应的能量转换单元和所述汇流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相应的能量装换单元的初始电流,并对所述初始电流进行整流和滤波得到处理电流,将所述处理电流传输至所述汇流单元; 所述汇流单元连接至所述整流单元和所述储能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处理电流,并对所述处理电流进行汇流得到汇总电流,将所述汇总电流传输至所述储能单元; 所述储能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汇总电流,并存储所述汇总电流对应的能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单向导通单元,用于防止电流从所述储能单元流入所述汇流单元; 升压单元,用于对所述汇总电流进行升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充电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兴杰,张皓,刘东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恩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