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智庆专利>正文

改进的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821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套筒,具有一圆柱体,该圆柱体的另一端面凹设有一套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口部环设有十二个等间隔的凹槽,各凹槽远离套口部的中心部分定义为槽底,而较接近套口部的中心部分定义为槽口,该槽底的宽度大于该槽口的宽度,而界定形成外小内大的空间形态;该套筒的圆柱体的另一端面凸设有一形态与套口部呈对应的装置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工具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可达到在操作空间狭小处操作使用及通用于公、英制螺丝头的双重功效的改进的套筒
技术介绍
如图7至附图说明图10所示,以一现有套筒型棘轮扳手为例说明,该套筒型棘轮板手设有一套筒8,该套筒8的外形概呈一圆柱体,该圆柱体的顶面凹设有一装置部81,该装置部81为一方形槽供配合一套筒型棘轮扳手的装置杆7插置。该套筒8的底面另凹设有一套口部82,该套口部82为一配合公制螺丝头9的十二角形孔,供套接公制螺丝头9,再通过该套筒棘轮扳手驱动公制螺丝头9。由于一般的螺丝头9、9A有公、英制二种尺寸,使用者通常只能由目测方式约略判断螺丝头9的尺寸,如公制10mm与8mm的差别。但以公制10mm与英制3/8″为例,二者之间尺寸差异仅不到0.5mm,使用者不易由目测判别公、英制的差别。所以常发生使用者使用该套筒8的套口部82套接螺丝头9或9A时才发现该螺丝头9A为英制规格,而需再另行取用英制规格的套筒使用。如上所述,该公制规格的套口部82虽可套接英制规格的螺丝头9A,但此套口部82驱动该英制的螺丝头9A时,由于套口部82与英制螺丝头9A并非紧密的配合,所以该英制螺丝头9A的受力位置会落在各角隅,如图9所示,而在施力扳转英制螺丝头9A时,容易造成该英制螺丝头9A的各角隅会有崩落或变形的现象。再者,使用时如图10所示,需将该套筒8的容置部81插置于套筒型棘轮扳手上凸出的装置杆7中,但因容置部81套接于装置杆7时套筒8与套筒型棘轮扳手结合后的整体高度H1较高,而不利于操作空间狭小处操作使用,故现有套筒型棘轮扳手的套筒实有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套筒型棘轮扳手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套筒,本技术可达到在操作空间狭小处操作使用及通用于公、英制螺丝头的双重功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套筒,具有一圆柱体,该圆柱体的另一端面凹设有一套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口部环设有十二个等间隔的凹槽,各凹槽远离套口部的中心部分定义为槽底,而较接近套口部的中心部分定义为槽口,该槽底的宽度大于该槽口的宽度,而界定形成外小内大的空间形态;该套筒的圆柱体的另一端面凸设有一形态与套口部呈对应的装置部。前述的改进的套筒,其中装置部为一配合公制螺丝头的一孔。本技术可达到在操作空间狭小处操作使用及通用于公、英制螺丝头的双重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平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棘轮扳手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高度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现有套筒型棘轮扳手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现有套筒型棘轮扳手的英制螺丝使用状态图图9是现有套筒型棘轮扳手的公制螺丝使用状态图图10是现有套筒型棘轮扳手的使用高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图中所示为本技术所选用的实施例,本实施例套筒有一概呈圆柱体2,该圆柱体2的一端面凹设有一套口部21,该套口部21是配合公制螺丝头的规格形态的一孔,套口部21环设有十二个等间隔的凹槽22,各凹槽22远离套口部21的中心的部分定义为槽底221,而较接近套口部21的中心部分定义为槽口222,且该槽底221的宽度大于该槽口222的宽度,而界定形成外小内大空间形态;该圆柱体2的另一端面凸设有一形态与套口部21呈对应的装置部3,供穿置于棘轮扳手1上互补于装置部3形状的容置部11中,以组成一套筒型棘轮扳手。使用时,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套筒的装置部3可插置于棘轮扳手1的容置部11中,所以该套筒与棘轮扳手1相组合后的整体高度H2较现有套筒型棘轮扳手的整体高度H1低,以利使用者在空间较狭小处操作使用。如图5所示,而该套筒的套口部21的各凹槽22的槽底221宽度大于槽口222的宽度,而界定形成外小内大空间形态,因此当使用该套筒的套口部21套接公制螺丝头7时,凹槽22的槽口222两侧会同时抵靠在该角隅两侧;如图6所示,当使用套口部21套接英制螺丝头7A时因为英制螺丝头7A会略小于公制螺丝头7约0.5mm,如公制10mm与英制3/8″为例,因为凹槽22两侧无法同时抵住该角隅的两侧,所以需转动扳手使凹槽22其中一侧靠抵角隅的一侧。而当套口部21相对于螺丝头7或7A转动时,外小内大的凹槽22空间形态,可供容纳螺丝头7或7A的各角隅在其中位移,使本技术可适用于公、英制螺丝头7、7A。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套口部的各凹槽的外小内大的空间形态,供容纳该公、英制螺丝头的各角隅在套口部相间的任六个凹槽中相对位移,而可适用于公、英制螺丝头,且该套筒与棘轮扳手相组合后的整体高度较现有套筒型棘轮扳手整体高度低;如此一来,借助该套筒与棘轮扳手的组合可用于较狭小空间较处,且适用于公、英制螺丝等。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套筒,具有一圆柱体,该圆柱体的另一端面凹设有一套口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口部环设有十二个等间隔的凹槽,各凹槽远离套口部的中心部分定义为槽底,而较接近套口部的中心部分定义为槽口,该槽底的宽度大于该槽口的宽度,而界定形成外小内大的空间形态;该套筒的圆柱体的另一端面凸设有一形态与套口部呈对应的装置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部为一配合公制螺丝头的一孔。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套筒,具有一圆柱体,该圆柱体的另一端面凹设有一套口部;套口部环设有十二个等间隔的凹槽,各凹槽远离套口部的中心部分定义为槽底,而较接近套口部的中心部分定义为槽口,该槽底的宽度大于该槽口的宽度,而界定形成外小内大的空间形态;该套筒的圆柱体的另一端面凸设有一形态与套口部呈对应的装置部。本技术可达到在操作空间狭小处操作使用及通用于公、英制螺丝头的双重功效。文档编号B25B13/46GK2680410SQ200320125709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谢智庆 申请人:谢智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庆
申请(专利权)人:谢智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