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功率船用齿轮箱专用输入轴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47270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用齿轮箱,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小功率船用齿轮箱专用输入轴齿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齿轮箱采用的传动轮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较为不易,传动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强度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齿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本体(1)的内部设有通孔(2),齿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齿体(3),齿体的数量为21个,齿体的齿面设有渗碳层,齿体的两端都设有齿体倒角(4),通孔(2)的两端设有通孔倒角(5)。(*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用齿轮箱,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小功率船用齿轮箱专用输入轴齿轮
技术介绍
船用齿轮箱是船用传动装置中最重要的一个传动装置,它负责将发动机发出的功率传递给螺旋桨,从而实现船舶的运动。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船用齿轮箱(授权公告号:CN 2700643Y),其包括有箱体,安置在箱体内的顺车部件、倒车部件、中间部件及输出部件,顺车部件中输入轴的输入端装有输入联轴节,轴上活套有顺车主动齿轮、紧固有顺车传动齿轮,两齿轮间装有顺车离合器,顺车传动齿轮与倒车部件中的倒车传动齿轮啮合,顺车主动齿轮和倒车部件中的主动齿轮同时与中间部件中的从动齿轮分别哨合,从动齿轮与紧固在输出部件中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哨合,输出轴的输出端与输入轴的输入端位于箱体同一侧;顺车主动齿轮和倒车主动齿轮各通过滑动轴承分别套在输入轴和倒车部件的倒车轴上,在顺车部件和倒车部件中的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之间各设置有由液压控制阀控制的摩擦式离合器;液压控制阀安置在输入轴的轴端部,并带有操纵手柄;输入轴位于箱体的上部,而输出轴位于箱体的下部。但是这种齿轮箱采用的传动轮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较为不易,传动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强度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中小功率船用齿轮箱专用输入轴齿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齿轮箱采用的传动轮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较为不易,传动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强度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 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中小功率船用齿轮箱专用输入轴齿轮,包括齿轮本体,所述的齿轮本体的内部设有通孔,齿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齿体,齿体的数量为21个,齿体的齿面设有渗碳层,齿体的两端都设有齿体倒角,通孔的两端设有通孔倒角。齿体的齿面渗碳淬硬,渗碳层深0.9-1.3mm,表面硬度HRC58-62,淬火后齿轮芯部机械性能σ b彡820N/MM2。作为优选,所述的齿体一端与齿轮本体的端面齐平,齿体另一端与齿轮本体的端面有一定间距。齿轮本体的端面设有一个缺口,可以使得装配时定位较为准确。因此,本技术的输入齿轮结构较为紧凑,生产成本较低,并且装配较为容易,强度较高,传动效率较好,结构简单、合理。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齿轮本体1、通孔2、齿体3、齿体倒角4、通孔倒角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中小功率船用齿轮箱专用输入轴齿轮,如图1,包括齿轮本体1,齿轮本体的内部设有通孔2,齿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齿体3,齿体的数量为21个,齿体的齿面设有渗碳层,齿体的两端都设有齿体倒角4,通孔2的两端设有通孔倒角5。齿体一端与齿轮本体的端面齐平,齿体另一端与齿轮本体的端面有一定间距。使用时,将其装入到船用齿轮箱内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小功率船用齿轮箱专用输入轴齿轮,包括齿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本体(1)的内部设有通孔(2),齿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齿体(3),齿体的数量为21个,齿体的齿面设有渗碳层,齿体的两端都设有齿体倒角(4),通孔(2)的两端设有通孔倒角(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小功率船用齿轮箱专用输入轴齿轮,包括齿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本体(I)的内部设有通孔(2 ),齿轮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齿体(3 ),齿体的数量为21个,齿体的齿面设有渗碳层,齿体的两端都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天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