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4450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1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包括电缆卷筒、电缆卷筒支撑架、电缆换向装置和驱动电缆,驱动电缆缠绕在电缆卷筒上,一端连接固定电源,另一端通过电缆换向装置后连接小车,电缆卷筒支架包括固定柱、支撑盘和轴承,电缆卷筒支架的轴承通过孔用弹性挡圈和连接板与电缆卷筒活动连接,电缆换向装置包括固定板、支板、盖板、压板和垂直平行设置的两个导向滚轮,驱动电缆设置于两个导向轮之间,两个导向轮设置于支板和盖板围成的腔体内,与盖板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无法用拖链安装形式提供小车驱动电源的特定环境下,移动小车的二维移动电源供电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wo dimensional conveying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power supply device comprises a two-dimensional transmission, cable drum, cable drum, cable support frame reversing device and driving cable, driving cable winding in the cable drum, one end connected power supply is fixed, the other end of the cable car revers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he cable reel bracket comprises a fixed column and a supporting wheel and a bearing. Cable reel bearing bracket through the circlip for hole and connecting plate and cable reel with cable revers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ing plate, a support plate, cover plate, vertical plate and two parallel arranged guide roller, a drive cab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guide wheel, two guide wheel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cover plate in the cavity the activity, connected with the cover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form of specific environment can not be installed car driving power supply for drag chain, two-dimensional mobile power supply problem of mobile robo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供电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车间板料输送小车的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机床行业快速稳定的发展,单一的机床设备已经逐步被生产线所替代,将单一设备向生产线转化的过程中,需要逐步的将各个单独的机床和设备进行功能和流程上的衔接,就目前来看板料输送小车是连接两台设备最简单、最实用的输送装置。在车间内摆放的设备由于调试或设计等原因有一定距离,在板料输送小车的使用过程中如何简单方便的提供给横向、纵向移动的小车驱动电源是将单一设备向生产线转化的过程中的的新问题,传统的小车存在供电电缆不能适配,使用时因为小车行进方向改变发生电缆被卡甚至断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需求和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当移动小车由横向运动转为纵向运动时,移动小车的驱动电源能满足移动小车方向的改变。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包括:电缆卷筒、电缆卷筒支撑架、电缆换向装置和驱动电缆,驱动电缆缠绕在电缆卷筒上,一端连接固定电源,另一端通过电缆换向装置后连接小车,电缆卷筒活动连接电缆卷筒支撑架。优选的,所述电缆卷筒支架包括固定柱、支撑盘和轴承,电缆卷筒支架的轴承通过孔用弹性挡圈和连接板与电缆卷筒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电缆卷筒带有电缆复位装置。优选的,所述电缆换向装置包括固定板、支板、盖板、压板和垂直平行设置的两个导向滚轮,驱动电缆设置于两个导向轮之间,两个导向轮设置于支板和盖板围成的腔体内,与盖板活动连接,导向轮与盖板的连接点处设置压板用于拆卸更换导向轮,固定板与支板固定连接后用于连接小车车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一种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在无法用拖链安装形式提供小车驱动电源的特定环境下,移动小车的二维移动电源供电问题。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带局剖的电缆卷筒及电缆卷筒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缆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A-A向剖视图。其中:1-电缆换向装置、2-电缆卷筒、3-电缆卷筒支撑架、4-连接板、5-孔用弹性挡圈、6-轴承、7-支撑盘、8-固定柱、9-电缆复位装置、10-电缆换向装置、11-驱动电缆、12-固定板、13-支板、14-盖板、15-导向轮、16-压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包括电缆卷筒2、电缆卷筒支撑架3、电缆换向装置10和驱动电缆11,驱动电缆11缠绕在电缆卷筒2上,一端连接固定电源,另一端通过电缆换向装置10后连接小车,电缆卷筒支架3包括固定柱8、支撑盘9和轴承6,电缆卷筒支架3的轴承6通过孔用弹性挡圈5和连接板4与电缆卷筒2活动连接,电缆卷筒2带有电缆复位装置9,电缆换向装置10包括固定板12、支板13、盖板14、压板16和垂直平行设置的两个导向滚轮15,驱动电缆11设置于两个导向轮15之间,两个导向轮15设置于支板13和盖板14围成的腔体内,与盖板14活动连接,导向轮15与盖板14的连接点处设置压板16用于拆卸更换导向轮15,固定板12与支板13固定连接后用于连接小车车体。如图1所示小车使用本技术后的两种行进模式,当移动小车沿着X轴方向运行时,驱动电缆11从电缆卷筒2的12点切线方向直线拉出,经电缆换向装置10连接到移动小车的电源接入点。当移动小车I停止X轴方向运行并换向沿着Y轴方向运行时,驱动电缆11从电缆卷筒2的9点切线方向直线拉出,经电缆换向装置10连接到移动小车的电源接入点,在移动小车换向的过程中电缆卷筒2随着驱动电缆11的直线拉力方向的改变而自行旋转,达到驱动电缆11上始终保持最小的拉伸力,当小车完成作业后反向行进时电缆复位装置9会带动电缆卷筒2反向旋转将驱动电缆11重新缠绕在电缆卷筒上2,从延长驱动电缆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作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包括:电缆卷筒、电缆卷筒支撑架、电缆换向装置和驱动电缆,其特征在于:驱动电缆缠绕在电缆卷筒上,一端连接固定电源,另一端通过电缆换向装置后连接小车,电缆卷筒活动连接电缆卷筒支撑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卷筒支架包括固定柱、支撑盘和轴承,电缆卷筒支架的轴承通过孔用弹性挡圈和连接板与电缆卷筒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卷筒带有电缆复位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换向装置包括固定板、支板、盖板、压板和垂直平行设置的两个导向滚轮,驱动电缆设置于两个导向轮之间,两个导向轮设置于支板和盖板围成的腔体内,与盖板活动连接,导向轮与盖板的连接点处设置压板用于拆卸更换导向轮,固定板与支板固定连接后用于连接小车车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包括电缆卷筒、电缆卷筒支撑架、电缆换向装置和驱动电缆,驱动电缆缠绕在电缆卷筒上,一端连接固定电源,另一端通过电缆换向装置后连接小车,电缆卷筒支架包括固定柱、支撑盘和轴承,电缆卷筒支架的轴承通过孔用弹性挡圈和连接板与电缆卷筒活动连接,电缆换向装置包括固定板、支板、盖板、压板和垂直平行设置的两个导向滚轮,驱动电缆设置于两个导向轮之间,两个导向轮设置于支板和盖板围成的腔体内,与盖板活动连接。本技术在无法用拖链安装形式提供小车驱动电源的特定环境下,移动小车的二维移动电源供电问题。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文档编号B65H75/42GK203064919SQ20122067508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平伟, 王亦东, 张宏, 袁鑫, 刘玉兵 申请人:天水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车二维输送电源供电装置包括:电缆卷筒、电缆卷筒支撑架、电缆换向装置和驱动电缆,其特征在于:驱动电缆缠绕在电缆卷筒上,一端连接固定电源,另一端通过电缆换向装置后连接小车,电缆卷筒活动连接电缆卷筒支撑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伟王亦东张宏袁鑫刘玉兵
申请(专利权)人:天水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