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预应力偏心支撑框架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263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0:37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预应力偏心支撑框架体系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装配式桁架楼板、装配式柱和偏心支撑构件,所述装配式桁架板包括配有角钢腹杆的格构式桁架梁、梁柱节点和楼板;所述装配式桁架板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将装配式桁架楼板通过其梁端封板或者梁柱节点与装配式柱相互拼接,作为框架结构梁板层;所述的框架结构梁板层通过装配式柱在层间反弯点处进行上下连接形成多层钢框架结构;在钢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将预应力偏心支撑构件连接到框架结构梁板层中的桁架梁或柱底部作为抗侧力构件;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板,装配式柱和偏心支撑构件均在工厂预制,施工现场通过螺栓进行装配。

Assembled steel structure prestressed eccentric braced fram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ssembled steel structure prestressed eccentrically braced frame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ssembly type truss floor, prefabricated columns and eccentric support member, the assembly type truss plate with angle webmember lattice truss beam, beam column joints and the floor; the assembled truss plate prefabricated in the factory, construction site in the assembly type truss floor through the beam end seal plate or beam column joints and column assembly are mutually spliced, as plate girder frame structures; frame beam plate of the layer through the assembly type column in the interlayer at inflection point on the connection form of multi-layer steel fram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steel frame structure, the pre stress of eccentrically braced member connection to the bottom plate beam frame structures of truss beams or columns as lateral components; the truss plate assembly, assembly type column and eccentrically braced components are prefabricated in the factory, construction site for assembly by bo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预应力偏心支撑框架体系,属于结构工程

技术介绍
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以上。据中国钢协统计,2011年我国钢产量突破7亿吨大关,连续16年稳居世界各国钢产量首位,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50%以上,日本占到80%,而我国不到4%。中国作为世界上建筑规模、钢材产量最大的国家,房屋包括住宅钢结构的发展严重滞后。目前,国内外对高层钢结构住宅的系统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体系创新势在必行。传统的钢结构住宅建筑施工时采用了大量的焊接,施工速度慢,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最重要的是焊缝的质量不宜控制,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传统的钢框架结构体系,结构的侧向刚度难以满足要求,变形较大,容易引起非结构构件的破坏,装配式钢结构预应力偏心支撑框架体系,在钢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横向和纵向偏心支撑,提高了结构的侧向刚度,改善了结构的变形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属于结构工程
的装配式钢结构预应力偏心支撑框架体系。其目的在于在钢结构体系的生产和施工中,将模块化,工厂化,标准化和装配化相结合,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装配,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该结构体系能够实现主体钢结构框架和抗侧力构件的快速安装,并且能够抵抗地震和风荷载,体现了钢结构的优势。所述装配式钢结构预应力偏心支撑框架体系,包括装配式桁架楼板、装配式柱和偏心支撑构件;所述装配式桁架楼板包括格构式桁架梁、连接板和楼板,所述格构式桁架梁通过连接板与其他格构式桁架梁连接,形成桁架楼板底部框架,再将楼板支撑于桁架板底部框架上并进行连接,形成装配式桁架楼板;所述装配式桁架楼板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将装配式桁架楼板通过其梁端封板与装配式柱上的梁柱节点相互拼接形成多层钢框架结构;在所述钢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将预应力偏心支撑构件连接到框架结构梁板层中的桁架梁或柱底部作为抗侧力构件;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板、装配式柱和预应力偏心支撑构件均在工厂预制,施工现场通过螺栓进行装配。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预应力偏心支撑框架体系,其装配式桁架板包括三种规格,分别为A板,B板与C板;所述A板包括梁柱节点7、长宽梁10、宽梁11、窄梁12、次梁13、连接板I (16、连接板II (17和楼板14 ;宽梁11和长宽梁10相互垂直,且均通过梁端封板,与双向梁柱节点上的槽钢连板采用螺栓相连,并且连接处的上下端面处分别焊接有一连接板116,连接板11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宽梁11和长宽梁10的上下弦杆上;宽梁11的另一端连接有与长宽梁10平行的窄梁12,宽梁11所述端部与窄梁12端部的上下弦杆分别焊接相连,且宽梁11与窄梁12再通过连接板1117相连,并且宽梁11与窄梁12的上下弦杆均与两块连接板1117焊接相连;次梁13连接在所述的长宽梁10和窄梁12的另一端,与宽梁11水平相对,次梁13一端端部与窄梁12另一端部的上下弦杆分别焊接相连,且次梁13与窄梁12之间再通过连接在上下弦杆处的两个连接板1117连接;次梁13另一端端部与长宽梁10之间通过连接在上下弦杆处的两个连接板116连接;所述的长宽梁10、宽梁11、窄梁12、次梁13构成一长方形框架;所述的两个长方形框架进行连接构成一个拼接的框架;两个长方形框架中的次梁13对齐并通过螺栓或上弦杆上部加盖板用螺栓进行连接,并且两根长宽梁10位于一条直线上,两根窄梁12位于一条直线上;两根长宽梁10的上下端均通过梁端封板与三向梁柱节点两个相对方向上的带肋型钢连接板采用螺栓相连,所述的两根次梁13连接在三向梁柱节点上的与所述两个方向垂直的带肋型钢连接板上;所述框架通过桁架梁上弦杆上部锚固件与两块楼板14相连;所述B板包括宽梁11、窄梁12、次梁13、连接板1117、连接板116和楼板14,宽梁11和窄梁12相互垂直,宽梁11端部与窄梁12端部的上下弦杆焊接相连,且再通过连接板1117相连,并且宽梁11与窄梁12的上下弦杆均与两块连接板1117焊接相连;宽梁11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116连接有与所述窄梁12平行的另一根窄梁12,并且宽梁11与窄梁12的上下弦杆均与两块连接板116焊接相连;次梁13连接在所述的两根双窄梁12的另一端,与宽梁11水平相对,次梁13与两根窄梁12的连接形式和所述的宽梁11与两根窄梁12的连接形式相同;所述的宽梁11、两根窄梁12、次梁13构成一长方形框架;所述的两个长方形框架进行连接构成一个拼接的框架;两个长方形框架中的次梁13对齐并通过螺栓或上弦杆上部加盖板用螺栓进行连接,并且一个长方形框架水平相对的两根窄梁12和另一个长方向框架水平相对的两根窄梁12分别位于一条直线上;所述C板包括梁柱节点7、宽梁11、窄梁12、次梁13、连接板1117、连接板116和楼板14,宽梁11和窄梁12相互垂直,且均通过梁端封板,与三向梁柱节点上的两个相邻的带肋型钢连接板采用螺栓相连,并且连接处的上下端面处分别焊接有一连接板116,连接板11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宽梁11和窄梁12的上下弦杆上;宽梁11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连接有与窄梁12平行的另一根窄梁12,宽梁11端部与这根窄梁12端部的上下弦杆分别焊接相连,且宽梁11与窄梁12再通过连接板1117相连,并且宽梁11与窄梁12的上下弦杆均与两块连接板Π17焊接相连;次梁13连接在所述的两根窄梁12的另一端,与宽梁11水平相对,次梁13 —端部与窄梁12另一端部的上下弦杆分别焊接相连,且次梁13与窄梁12之间再通过连接在上下弦杆处的两个连接板1117连接;次梁13另一端端部与窄梁12之间通过连接在上下弦杆处的两个连接板116连接;所述的宽梁11、两根窄梁12、次梁13构成一长方形框架;所述的两个长方形框架进行连接构成一个拼接的底部框架;两个长方形框架中的次梁13对齐并通过螺栓或上弦杆上部加盖板用螺栓进行连接,并且一个长方形框架水平相对的两根窄梁12和另一个长方向框架水平相对的两根窄梁12分别位于一条直线上;两根窄梁12的上下端均通过梁端封板与四向梁柱节点两个相对方向上的带肋型钢连接板采用螺栓相连,所述的两根次梁13连接在三向梁柱节点上的与所述两个方向垂直的带肋型钢连接板上;所述底部框架通过桁架梁上弦杆上部锚固件与两块楼板14相连;在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预应力偏心支撑框架体系中,所述A板和B板,将A板和B板水平对齐,将A板的宽梁11的没有连接梁柱节点7的一端和B板的宽梁11有连接板1117的一端通过梁端封板用螺栓进行拼接;将A板的次梁13的没有连接梁柱节点7的一端和B板的次梁13的有连接板1117的一端通过螺栓将梁端封板进行拼接;在A板的窄梁12和B板的窄梁12节点板处通过螺栓或上弦杆上部加盖板用螺栓将单梁每隔一段固定距离进行拼接,使得两片单梁连接成为双梁;然后在拼接节点上下两面用螺栓加盖板;从而完成A板和B板的拼接;在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预应力偏心支撑框架体系中,所述B板和C板,将B板和C板水平对齐,将B板的宽梁11的有连接板116的一端和C板的三向梁柱节点外露带肋型钢连接件通过梁端封板采用螺栓相连;将B板的次梁13的有连接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预应力偏心支撑框架体系,包括装配式桁架楼板、装配式柱和偏心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桁架楼板包括格构式桁架梁、连接板和楼板,所述格构式桁架梁通过连接板与其他格构式桁架梁连接,形成桁架楼板底部框架,再将楼板支撑于桁架板底部框架上并进行连接,形成装配式桁架楼板;所述装配式桁架楼板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将装配式桁架楼板通过其梁端封板与装配式柱上的梁柱节点相互拼接形成多层钢框架结构;在所述钢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将预应力偏心支撑构件连接到框架结构梁板层中的桁架梁或柱底部作为抗侧力构件;所述的装配式桁架板、装配式柱和预应力偏心支撑构件均在工厂预制,施工现场通过螺栓进行装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春徐阿新张爱林赵越马靖曹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