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当成把手之外壳的断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07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可当成把手之外壳的断链器,是供操作一链条之一销杆在二组链板之间进行推置,该断链器包含一座体、一螺设在该座体内部的推掣件及一可收纳该座体及推掣件的外壳。该座体具有一设于周缘的嵌卡部,该外壳具有一可界定出一容室的周壁及一设置在该周壁周缘的连结部,且该连结部是与该座体之嵌卡部呈凹凸互补并可互相嵌套连结,且使该外壳具有收纳该座体、推掣件及兼具与该座体连结而产生把手使用之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之配件,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可当成把手之外壳的断链器
技术介绍
一般具有变速功能的自行车,是利用操作一变速单元以拨动链条与不同圆径之链盘嚙合,而达到变速目的。且在使用一段时间或因为变速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该链条之链板产生变形、甚至损坏,且当链板变形、损坏时,就会导致变速操作不顺畅,也很容易使得链条脱轨。就以竞赛或业余之骑乘者而言,当链条之链板有变形、损坏时,立即修复链条是必要的,因此,一般级数较高的自行车都会配置有一断链器。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断链器,包含有一打链座1、一螺设在该打链座1内部的推掣件2、一枢接在该推掣件2上的转接头3、一枢设在该转接头3上的握杆4及一装设在该打链座1底部的柱体5。该打链座1具有一供该推掣件2螺设定位的定位部101、一凹设在该定位部101一侧的凹陷空间102及一凸设在该凹陷空间102中且供链条跨置定位的卡制部103。当链条跨置定位在该卡制部103上,且使链条之销杆对应于该推掣件2时,使用者以其中一只手握持在该柱体5上,再以另一只手操作螺动该推掣件2,就可使销杆自链条之链板上脱离,或使销杆穿设在链条之链板之间,而达到修复链条目的。虽然,这种断链器具有修复链条之功能,且利用该握杆4及柱体5可相对于该打链座1产生收折,可达到缩小体积之目的。但是该断链器整体收折后的收纳性及构件之定位性并不佳,例如,该握杆4很容易受外物拨动而带动该转接头3相对于推掣件2旋开。且为了使该柱体5产生把手之功能,该柱体5与该打链座1连结处之构件多、构造较复杂、成本亦较高,且该柱体1也仅具有提供作为把手之功能,不具有其它附加功能。专利技术专利内容因此,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利用一外壳内部所设之容室收纳一座体及一推掣件且利用该外壳设于周缘之连结部与该座体之一嵌卡部连结可作为把手功能之具有可当成把手之外壳的断链器,于是,本专利技术具有可当成把手之外壳的断链器,是供操作一链条之一销杆在二组链板之间进行推置,该断链器包含一座体、一螺设在该座体内部的推掣件及一可收纳该座体及推掣件的外壳。该座体具有一沿一轴线延伸设置的定位部、一沿该轴线设置在该定位部一侧的凹陷空间及一由该凹陷空间之一底面凸设的卡制部及一设于周缘的嵌卡部,该定位部具有一沿该轴线延伸的螺孔,该卡制部是供该链条跨置定位。该推掣件是螺设在该座体之螺孔中,并具有一对应该卡制部之掣动端部及一与该掣动端部呈相反设置的操作端部。该外壳具有一可界定出一容室的周壁及一设置在该周壁周缘的连结部,螺设有该推掣件的座体可收纳在该容室中,且该连结部是与该座体之嵌卡部呈凹凸互补,并可互相嵌套连结。藉此,本专利技术之外壳是可利用该连结部与该座体之嵌卡部嵌套,而产生可供握持之把手功能外,更可收纳该座体、推掣件等构件,整体构件比较不容易遗失。附图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专利之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图1是现有一种断链器之组合平面示意图;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具有可当成把手之外壳的断链器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之一立体组合图,说明一外壳与一座体嵌接而产生可供握持之把手功能;图4是沿图3中之线4-4的一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之一立体组合图,说明该座体、一推掣件及一盖体均收纳在该外壳内部;及图6是本专利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之一收纳平面组合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具有可当成把手之外壳的断链器100较佳实施例,是供操作一链条200之一销杆210在二组链板220之间进行推置,该断链器100包含一座体10、一螺设在该座体10内部的推掣件20、一枢设在该座体10上的盖板30及一可收纳该座体10、推掣件20及盖板30的外壳40。该座体10是制成矩形块状,并具有一第一端部11、一与该第一端部11呈相反设置的第二端部12、一对应该第一端部11且沿一轴线L延伸的定位部13、一对应该第二端部12且与该定位部13相对设置的枢板部14、一设置在该枢板部14与该定位部13之间的凹陷空间15及一由该凹陷空间15之一底面凸设的卡制部16及一设置在对应于第二端部12且与该轴线L平行设置的嵌卡部17。该定位部13具有一沿该轴线L设置的螺孔131,该枢接板14具有一对应该轴线L的贯孔141,该卡制部16是供该链条200跨置定位。该嵌卡部17是制成内宽、外窄之凹槽状,且具有一呈缺圆状的宽部位171及一对应开口处且宽度小于该宽部位161之窄部位172。该推掣件20具有一沿该轴线L延伸的主杆21及一与该主杆21连结呈T字形的操作杆22。该主杆21是螺设在该座体10之螺孔131中,并具有一对应该卡制部16之掣动端部211及一与该掣动端部211呈相反设置的操作端部212,该操作端部212具有一垂直于该轴线L的穿孔213,该操作杆22是呈可拆卸地穿设在该穿孔213中,并具有一圆杆部221、一设于该圆杆部221其中一端部且圆径大于该圆杆部221的扩大部222、一设于该圆杆部221另一端部的弹簧钢珠组223,该圆杆部221的圆径是对应该嵌卡部17之宽部位171。该盖板30是制成镂空框状,并具有一枢接在该座体10之枢板板14顶部之枢接端部31、一与该枢接端部31呈相反设置的摆动端部32。该摆动端部32可由一靠合于该定位部13上的封闭位置,操作成一远离于该定位部13之开启位置。该外壳40是制成矩形壳状,具有一可界定出一容室41的周壁42及一由该周壁42转角处向外凸设的连结部43。该周壁42具有一底板部421、二由该底板部421二相对侧边向上延伸而成的窄侧板部422、二由该底板部421另二相对侧边向上延伸且连结在该等窄侧板部422之间的宽侧板部423及二相对地设于该等窄侧板部422上且呈贯穿状的圆孔424。该连结部43是与该座体10之嵌卡部17呈凹凸互补,且是制成与该嵌卡部17之截面相同且呈外大、内小的嵌块状,并具有一呈缺圆形的大径部位431及一位在该大径部位431与该周壁42之间宽度小于该大径部位431的颈部432。如图3、图4所示,是显示该断链器呈正常使用及可操作链条的状态,此时,该操作杆22是穿设在该主杆21的穿孔213中,并利用位于二端部的扩大部222及弹簧钢珠组223,可防止该操作杆22随意自穿孔213中掉出,而该外壳40是利用该连结部43嵌套在该座体10之嵌卡部17中,而可产生供使用者其中一只手握持之把手使用功能。且将该盖板30之摆动端部32由封闭位置操作成开启位置时,就可将链条(图未示)置入该凹陷空间15中且定位卡制在该卡制部16上,且将该盖板30盖回成封闭位置后,就可以另一只手驱动该推掣件20之操作杆22且使该主杆21沿该轴线L作螺进动作,且可达到对链条操作之目的。当使用完毕后,使用者可按压该操作杆22之弹簧钢珠组223,且使该操作杆22能顺利地自该主杆21之穿孔213中移出,且将该外壳40之连结部43自该座体10之嵌卡部17中移出,再将该主杆21稍微朝该座体10内部旋入,以缩短凸出于该座体10外部之长度。且如图5及图6所示,将结合成一体之座体10、主杆21、盖板30等置入该外壳40之容室41中,并使该嵌卡部17对称于该等圆孔424,且随即将该操作杆22设有弹簧钢珠组223之一端由其中一圆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可当成把手之外壳的断链器,其特征是,供操作一链条之一销杆在二组链板之间进行推置,该断链器包含:一座体,具有一沿一轴线延伸设置的定位部、一沿该轴线设置在该定位部一侧的凹陷空间及一由该凹陷空间之一底面凸设的卡制部及一设于周缘的嵌 卡部,该定位部具有一沿该轴线延伸的螺孔,该卡制部是供该链条跨置定位;一推掣件,是螺设在该座体之螺孔中,并具有一对应该卡制部之掣动端部及一与该掣动端部呈相反设置的操作端部;及一外壳,具有一可界定出一容室的周壁及一设置在该周壁周 缘的连结部,螺设有该推掣件的座体可收纳在该容室中,且该连结部是与该座体之嵌卡部呈凹凸互补,并可互相嵌套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威
申请(专利权)人: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