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口位移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24365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口位移的测量装置,包括滚轮及轴角编码器,所述滚轮放置于刚形成的织物上,临近织口处,所述轴角编码器与所述滚轮相连,所述轴角编码器将所述滚轮的转角信号经过后续的放大电路,传输给处理电路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织口位移的测试方法为用一个带小针的滚轮,滚轮随刚织成的织物运动,滚轮的转动角度通过皮带传动到轴角编码器上。采用绝对式轴角编码器,把角位移信息转换成数字格雷码,然后与计算机和显示装置连接后实现动态测量,结构简单、分辨率高、精度高。用多圈轴角编码器记录旋转轴转过的总角度,可以做超过360°的角度测量,满足多个织造循环下织口运动的位移测量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mout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 displacement of cloth fell, including the wheel and shaft encoder, the rollers are placed in the newly formed woven fabric, near the outlet of the encoder and the roller is connected, the encoder will after the angle signal through the wheel continued the amplifier circuit is transmitted to the processing circuit for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fabric mouth, which is a roller with a small needle, and the roller is moved with a fabric which is just woven. The absolute angular encoder, the angular displacement information is converted into digital gray code, after connecting the device to realize the dynamic measurement and computer and display, simple structure, high resolution, high precision. The total angle with circle angle encoder rotation axis through the record, can do more than 360 degrees angle measurement, meet more weaving cycle of cloth and the requirement of motion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织机领域的一种测量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织口位移的测量>J-U装直。
技术介绍
织机在打纬时,上下层经纱已经交叉,把纬纱夹在经纱中,钢筘将纬纱连同已经交叉的经纱打至前心,织口跟着钢筘一起移动,此刻纬纱几乎与经纱成直角。过了前心,一开始纬纱跟着钢筘后退,其时上下层经纱把纬纱越夹越紧,经纱夹着的纬纱移动慢,织口的运动慢,随后钢筘快速后摆,纬纱与钢筘脱离,这就形成了织口的运动。织口的运动由连续织物卷绕量和开口形成过程以及打纬的循环运动叠加而成。织口朝织物牵拉方向运动,打纬期间的连续织物卷绕量和打纬结束后的回缩过程,需要一种织口位移的测量装置把织口的运动位移记录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织口位移的测量装置,通过滚轮与轴角编码器,把角信息转换成数字格雷码,然后与计算机和显示装置连接后实现动态测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织口位移的测量装置,包括滚轮及轴角编码器,所述滚轮放置于刚形成的织物上,临近织口处,所述轴角编码器与所述滚轮相连,所述轴角编码器将所述滚轮的转角信号经过后续的放大电路,传输给处理电路进行处理。优选的,还包括一托架,所述托架固定于把柄上,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托架一端,所述轴角编码器设置于所述托架另一端,所述轴角编码器与所述滚轮通过传动机构相连。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及皮带,所述托架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所述第一轴两端连接有一对滚轮及第一带轮,所述一对滚轮与所述第一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所述一对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托架两侧,所述托架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所述第二轴两端连接有轴角编码器及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设置于所述托架同一侧,通过所述皮带相连。优选的,所述滚轮为圆柱形,采用橡胶材料,表面均匀布置有多根小针,所述小针高出所述滚轮表面2-4毫米。优选的,所述皮带为圆形皮带。优选的,所述皮带为平皮带。优选的,所述轴角编码器为绝对式轴角编码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织口位移的测试方法为用一个带小针的滚轮,滚轮随刚织成的织物运动,滚轮的转动角度通过皮带传动到轴角编码器上。采用绝对式轴角编码器作为轴角编码器,把角位移信息转换成数字格雷码,然后与计算机和显示装置连接后实现动态测量,结构简单、分辨率高、精度高,广泛应用在精密角位置的测量中。用轴角编码器记录多圈旋转过的总角度,可以做超过360°的角度测量,满足多个织造循环下织口运动的位移测量要求。2、测试装置满足了可测性,测试装置能长时间浮悬在织物面之上,并能在近织口的位置测量,方便地可重复测量,操作简单实用。织口位移曲线以织机循环为测量周期。3、在织口位移曲线上可以清楚观察到纬密的尺寸,仔细观察织造循环中任意测试点的曲线,那么两个相邻的测试值之差必然等于每个织造循环的织物卷取量。打纬瞬间织口运动振幅相当于纬密,存在纬密误差,打纬时织口运动的幅度大于纬密。每个织造循环的织口运动振幅是运动的标志值。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滚轮设置位置示意图;图2皮带传动实施例示意图; 图3织口位移曲线图;图4滚轮及小针结构示意图;图5滚轮表面展开图。图中标号说明:1、滚轮,101、小针,2、轴角编码器,3、托架,4、把柄,5、第一带轮,6、第二带轮,7、皮带,8、第一轴,9、第二轴,10、轴承,11、织物,12、织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照图1所示,一种织口位移的测量装置,包括滚轮I及轴角编码器2,所述滚轮I放置于刚形成的织物11上,临近织口 12处,所述轴角编码器2与所述滚轮I相连,所述轴角编码器2将所述滚轮I的转角信号经过后续的放大电路,传输给处理电路进行处理。为了将滚轮I及轴角编码器2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托架3,所述托架3固定于把柄4上,所述滚轮I设置于所述托架3 —端,所述轴角编码器2设置于所述托架3另一端,所述轴角编码器2与所述滚轮I通过传动机构相连。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5、第二带轮6及皮带7,所述托架3 —端连接有第一轴8,所述第一轴8两端连接有一对滚轮I及第一带轮5,所述一对滚轮I与所述第一轴5之间通过轴承10相连,所述一对滚轮I分别设置于所述托架3两侧,所述托架3另一端通过第二轴9,所述第二轴9两端连接有轴角编码器2及第二带轮6,所述第一带轮5与所述第二带轮6设置于所述托架3同一侧,通过所述皮带7相连。参照图4、图5所示,为防止滚轮I相对于织物11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I为圆柱形,采用橡胶材料,表面均匀布置有多根小针101,所述小针101高出所述滚轮I表面2-4毫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皮带7为圆形皮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皮带7为平皮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角编码器2为绝对式轴角编码器。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滚轮I随刚织成的织物11运动,滚轮I的转动角度通过皮,7传动到轴角编码器2上。采用绝对式轴角编码器作为轴角编码器2,把角位移信息转换成数字格雷码,然后与计算机和显示装置连接后实现动态测量。用轴角编码器记录多圈旋转过的总角度,可以做超过360°的角度测量,满足多个织造循环下织口运动的位移测量要求。由于滚轮I上设置有小针101,防止滚轮I相对于织物11滑动。参照图4所示,横坐标是曲柄的转角,纵坐标是织口位移。曲线从曲柄转角0°开始,O。是打纬的前死心,筘位移的最前位置,也是织口的极限位置。平综位置在290° -320°,平综位置在打纬点之前约40° — 70°。0 - a,表示从前死心往后,织口 12随钢筘一起后撤,纬纱已织入经纱中,织口贴近钢筘,a称为复位点,织口移动长度为I/纬密。a-b,区间长度约30°,梭口快速张开,上下层经纱伸长,经纱有弹性,随经纱的伸长上下层经纱张力在增大,织口位置后移。b - c,b对应综框满开期,c对应综框进入满开后期,梭口张开了,b — c对应引纬阶段,在引纬区,织口 12运动量很小。处在满开期,经纱的伸长度保持基本不变,经纱总张力在最高值附近,两力平衡,织口 12位置变化很小。c - d,引纬阶段进入尾期,上下层经纱合拢,梭口从满开开始缩小,梭口快速闭合。纬纱已引入梭口内,经纱的绷紧度减小相对松弛,经纱张力减小。这段时期,卷取运动继续进行,织口 12被卷取力拉向前方。d对应平综位置,梭口处于闭合期。d — e,从平综到打纬,上下层经纱反向运动,纬纱夹在上下层经纱中间。上下层经纱反向运动,经纱张力有所增大,织口 12又往后移动,移动量不大,约0.3毫米。e - f,对应打纬区域,在打纬区域,钢筘推着纬纱前进,织口 12移动到前心。打一次纬形成一小段织物,经向织物的运动是间歇运动,织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口位移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1)及轴角编码器(2),所述滚轮(1)放置于刚形成的织物(11)上,临近织口(12)处,所述轴角编码器(2)与所述滚轮(1)相连,所述轴角编码器(2)将所述滚轮(1)的转角信号经过后续的放大电路,传输给处理电路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祝章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