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灿元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468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3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油水分离器,它包括收集浮油的集油体和锥体,锥体的顶端嵌入到集油体的底部,所述的锥体的顶端高于集油体的底部,在锥体的顶端处开有油溢出口,在油溢出口处设置有重力作用下紧压油溢出口的止回塞,该止回塞的下端连接有浮板,当锥体中涌入含油水的液体时,浮板将止回塞顶起,浮油流入集油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油水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速、易清理、去油效果好的优点,同时,还能作为漏斗和汤勺的使用等等,实现一物多用多功能环保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分离设备,具体是指一种实现油和水相互分离的分离器。
技术介绍
生活中人们常煲的猪骨汤、羊肉汤等汤水,都漂浮有一层浮油。浮油会给喝汤的人们造成肥腻感,而影响人们喝汤的兴致。现有的去除浮油的方式,主要是人手工拿汤勺去一勺勺去除,这种工作方式,效率低、去油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速、易清理、去油效果好的多功能油水分离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出、一种多功能油水分离器,包括收集浮油的杯体I和圆锥筒2,圆锥筒2的顶端嵌入到杯体I的底部,所述的圆锥筒2的顶端高于杯体I的底部,在圆锥筒2的顶端处开有油溢出口 10,在油溢出口 10处设置有重力作用下紧压油溢出口 10的止回塞9,该止回塞9的下端连接有浮板93,其特征是:所述杯体I的外侧壁设置有可活动插固手柄7的手柄固定扣4,手柄7上设置有延伸至杯体的可摆动的拨杆8,拨杆8下端插接有密封拨叉6 ;该密封拨叉6铰接于杯体I上的拨叉铰扣65上,密封拨叉6的弹片61延伸并封堵于杯体底部的杯体内底孔3上;或者该密封拨叉6的弹力插扣63插装在设置于圆锥筒2斜面上的拨叉固定扣5上,通过弹力插扣63末端的扣位扣合固定,密封拨叉6的弹片61延伸并封堵于杯体底部的杯体内底孔3上。进一步地,所述止回塞9与浮板93通过连杆92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浮板93为圆形。进一步地,所述的浮板93的外沿均匀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凸起94。进一步地,所述的凸起94为圆弧形凸起或方形凸起或锯齿形凸起。进一步地,所述连杆92靠近止回塞9的一端的横截面呈十字形或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拨杆8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插接密封拨叉6的C形拨叉固定扣82,上端设置有C形拨杆铰接扣81,拨杆铰接扣81的内弧对称地凸出设置有2个铰接销83。进一步地,所述的油杯I与圆锥筒2螺纹连接或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的圆锥筒2嵌入油杯I的高度为油杯I的1/3或1/2或相一致。本技术油水分离器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漏斗放入油汤中,迫使油汤中的浮油集中在上层,便于从油溢出口进入容器中,浮油还可以从油杯口进入。2、油杯与漏斗可以为拆卸式组合方式,也可以采用一体化的组合方式。3、在漏斗中设有止回塞和浮板,在非工作状态时,利用重力使止回塞紧压油溢出口 ;当工作状态时,浮板将止回塞顶起,浮油流进油溢出口并储存于油杯中,有时止回塞或可不用。4、在油杯或漏斗中设置有手柄,便于手持操作。5、将止回塞及手柄取掉后,再把手柄倒转插回手柄固定扣,,拿住手柄,油杯可当漏斗使用。6、油杯中的浮油或多余的汤水可经拨杆控制在杯体内底孔中流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第一实施例中密封拨叉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第一实施例中止回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第二实施例中止回塞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A-A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中的浮板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中的浮板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中的浮板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中拨杆结构主视图;图10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中拨杆仰视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倒转使用时第一实施例中止回塞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倒转使用时第二实施例中止回塞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倒转使用时第三实施例中止回塞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第二实施例中密封拨叉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第三实施例中密封拨叉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第四实施例中密封拨叉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第五实施例中密封拨叉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油水分离器第二实施例中密封拨叉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图14至图18所示,一种多功能油水分离器,包括收集浮油的杯体I和圆锥筒2,圆锥筒2的顶端嵌入到杯体I的底部,所述的圆锥筒2的顶端高于杯体I的底部,在圆锥筒2的顶端处开有油溢出口 10,在油溢出口 10处设置有重力作用下紧压油溢出口 10的止回塞9,该止回塞9的下端连接有浮板93,所述杯体I的外侧壁设置有可活动插固手柄7的手柄固定扣4,手柄7上可增设与杯体I扣合的扣位,手柄7上设置有延伸至杯体的可摆动的拨杆8,拨杆8下端插接有密封拨叉6,该密封拨叉6铰接于杯体I上的拨叉铰扣65上,密封拨叉6的弹片61延伸并封堵于杯体底部的杯体内底孔3上;或者该密封拨叉6的弹力插扣63插装在设置于圆锥筒2斜面上的拨叉固定扣5上,通过弹力插扣63末端的扣位扣合固定,密封拨叉6的弹片61延伸并封堵于杯体底部的杯体内底孔3上。杯体I的杯沿101可设为波浪式,以作浮油进入口。如图14所示,该密封拔插6的弹片61中设有一挖空的圆形,圆形位置与圆锥筒相抵,通过弹性固定该密封拔插的位置与封堵住杯体内底孔3。如图15所示,该密封拔插6的弹片61为S形,该密封拔插装在油水分离器上时,通过自身形状而具备的弹性将其固定在杯体I上,并能对杯体内底孔3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如图16、17所不,该密封拔插6设置有一向外伸出的弹力辅助支脚66,弹力辅助支脚66与圆锥筒相抵,从而将密封拔插6的位置固定,并通过弹力将弹片61末端的堵头62封堵住杯体内底孔3。所述止回塞9与浮板93通过连杆92相连接。如图11、12、13所示的止回塞为本技术倒转使用时的止回塞,图12所示止回塞整体结构如图3所示止回塞的倒置状态,所示止回塞浮板93与连杆92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当止回塞9被没有浮油的汤水压起后,没有浮油的汤水就会从止回塞9凹凸位进入到浮板,之后进入到漏斗大口内,然后提起油水分离器,重力作用下浮板93贴合紧压油溢出口10。如图11所示,止回塞9包括碗形的浮板93和连杆92上所设的凹凸位,具体工作原理类似图12所示止回塞,在此不再赘述。如图13所示,止回塞9为勺状结构,连杆92上设有倒扣95,将止回塞扣合固定在圆锥筒2的内底孔3上,浮板93呈碗状,碗底部分贴合紧压油溢出口 10上,将油水分离器向下按压时,无油汤水将浮板93升起,无油汤水进入杯体I,提起油水分离器时,浮板93贴合紧压油溢出口 10,可做汤勺使用,又可以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如图6及图7、图8所示,所述的浮板93的外沿或为光滑圆形;或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凸起94,所述的凸起94为圆弧形凸起或方形凸起或锯齿形凸起。如图5所示,所述连杆92靠近止回塞9的一端的横截面呈十字形或圆柱形,方便浮油从溢油出口 10中流入杯体如图9至图10所示,所述拨杆8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插接密封拨叉6的C形拨叉固定扣82,上端设置有C形拨杆铰接扣81,拨杆铰接扣81的内弧对称地凸出设置有2个铰接销83。所述的油杯I与圆锥筒2螺纹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所述的圆锥筒2嵌入油杯I的高度为油杯I的1/3或1/2或相一致,油杯I与圆锥筒2可采用透明材料制作,以便于观察油水分离情况,亦可采用其他非透明材料制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油水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油水分离器,包括收集浮油的杯体(1)和圆锥筒(2),圆锥筒(2)的顶端嵌入到杯体(1)的底部,所述的圆锥筒(2)的顶端高于杯体(1)的底部,在圆锥筒(2)的顶端处开有油溢出口(10),在油溢出口(10)处设置有重力作用下紧压油溢出口(10)的止回塞(9),该止回塞(9)的下端连接有浮板(93),其特征是:所述杯体(1)的外侧壁设置有可活动插固手柄(7)的手柄固定扣(4),手柄(7)上设置有延伸至杯体的可摆动的拨杆(8),拨杆(8)下端插接有密封拨叉(6);该密封拨叉(6)铰接于杯体(1)上的拨叉铰扣(65)上,密封拨叉(6)的弹片(61)延伸并封堵于杯体底部的杯体内底孔(3)上;或者该密封拨叉(6)的弹力插扣(63)插装在设置于圆锥筒(2)斜面上的拨叉固定扣(5)上,通过弹力插扣(63)末端的扣位扣合固定,密封拨叉(6)的弹片(61)延伸并封堵于杯体底部的杯体内底孔(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灿元
申请(专利权)人:陈灿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