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中的纺织条的聚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1046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2:54
纺纱机的用于使纤维条聚集的聚集装置(2),包括主圆筒(4a)、第一压力圆筒(4b)、输出圆筒(4c)以及面朝主圆筒(4a)的外表面的吸嘴(30),以通过吸入空气来使条聚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纺纱机中的纺织条的聚集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纱机中的纺织条(textile sliver)的聚集装置(condensingdevice)。存在用于纺纱机的聚集装置的许多实施例。特别普遍的是使用吸入气流的实施例,该吸入气流作用在纤维上使纤维更紧密地聚在一起,从而使条聚集。这样的解决方案特别受重视,因为这些解决方案允许同时对条进行聚集以及从条去除灰尘,显著地改进了在纺纱机中获得的纱线的品质。然而,大多数这样的解决方案提供仅能应用于专用机器的部件,并且因而不允许在现有机器上进行改型翻新。其他已知的解决方案设想用于执行特别的维护活动的费力的拆除操作以及更换遭受磨损的活动部件的频繁的普通维护操作;此外,由于用于正确运行需要大量的空气,这些解决方案通常需要用于吸入气流的专用通道。另外,存在一些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执行机械聚集,即,这些解决方案大致将纤维的条引导到漏斗状管道中,以将纤维牵拉成更紧密地聚在一起,从而使条聚集。然而,这样的解决方案不允许从条去除灰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制造一种纺纱机中的纺织条的聚集装置,其克服了与现有技术相关的上述缺点。这一目的通过根据下面的权利要求1制成的聚集装置来达成。通过根据附图以非限制性实例的方式进行的以下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集装置的特性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其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安装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集装置的纺纱机的牵拉区的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牵拉区的等距视图;-图3示出了聚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后视图,S卩,从应用有牵拉圆筒的一侧来观察该聚集装置;-图4示出了聚集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后视图,S卩,从应用有牵拉圆筒的一侧来观察该聚集装置;-图5示出了根据图1中的剖面V-V的抽吸单元的横截面图。纺纱生产线上的纺纱机包括多个纺纱位置,每个纺纱位置均包括用于一卷纱线的成形的纺锤。每个纺纱位置进一步包括:牵拉装置1,粗纱Wl进入该牵拉装置中,并且牵拉的条离开该牵拉装置;以及聚集装置2,从该聚集装置排出聚集的条W3,该聚集的条通常预定被搓捻并卷绕以形成卷。根据一优选实施例,牵拉装置I在条的前进方向的相反方向上包括第一对圆筒,该第一对圆筒由第一牵拉圆筒4a和第一压力圆筒4b构成,第一压力圆筒位于第一牵拉圆筒上方并且在压力下与第一牵拉圆筒接触,以便对传输中的条进行牵拉。牵拉装置I进一步包括:第二对圆筒,位于第一对圆筒的上游,该第二对圆筒由第二牵拉圆筒6a和第二压力圆筒6b构成;以及第三对圆筒,位于第二对圆筒的上游,该第三对圆筒由第三牵拉圆筒8a和第三压力圆筒8b构成。这些对圆筒具有不同的转速,以便实现对向前移动的条进行牵拉;通常,第二对圆筒的转速大于第三对圆筒的转速,并且第一对圆筒的转速大于第二对圆筒的转速。转速之比确定牵拉比;通常,第二对圆筒与第三对圆筒之间的牵拉比比第一对圆筒与第二对圆筒之间的牵拉比小得多;这意味着,条在第二对圆筒与第三对圆筒之间被轻微地牵拉,并且在第二对圆筒与第三对圆筒之间被强烈地牵拉。优选地,牵拉装置I包括位于第三对圆筒与第一对圆筒之间的牵拉罩10,第二对圆筒是该牵拉罩的一部分。罩10包括:倒置抵接件12,位于第二压力圆筒6b的下游,与第二压力圆筒隔开;以及上部带14,缠绕在第二圆筒6b上(由此上部带在移动中被拖拉)并且缠绕在抵接件12上,从而形成闭合回路。罩10进一步包括:固定的下导向件16,定位在第二牵拉圆筒6a的下游,与第二牵拉圆筒隔开,该下导向件具有主要在条的前进方向上延伸的邻近抵接件12终止的主要部分18 ;以及下部带20,缠绕在第二牵拉圆筒6a上(由此下部带在移动中被拖拉)并且缠绕在主要部分18上,从而形成闭合回路。两个带14、20沿和第二对圆筒与第一对圆筒之间的间隙对准的部分接触,并且条在这两个带之间被拖拉。在罩10的出口处,条进入聚集装置2,该条作为聚集的条W3离开该聚集装置。聚集装置2包括:第一牵拉圆筒4a和第一压力圆筒4b ;吸嘴30,面朝第一牵拉圆筒4a ;以及输出圆筒4c,位于第一压力圆筒4b的下游,该输出圆筒在压力下与第一牵拉圆筒4a接触。通常,吸嘴30可安装至普通的主圆筒;换言之,吸嘴并非必须安装至牵拉装置。例如,在一个实施例变型中,纺纱机包括牵拉装置以及位于该牵拉装置的下游的主圆筒,该主圆筒接合至压力圆筒并且接合至输出圆筒,吸嘴与该输出圆筒协作。第一压力圆筒4b在输入接触区中与第一牵拉圆筒4a在外围协作,并且输出圆筒4c在输出接触区中与第一牵拉圆筒4a在外围协作,使得条沿这些圆筒之间的接触区行进,沿第一牵拉圆筒4a的外表面上的接触部分行进。第一牵拉圆筒4a上的在第一压力圆筒4b的接触区与输出圆筒4c的接触区之间限定的接触部分在第一牵拉圆筒上具有的角宽度介于45o至90o、优选地介于60o至75o、优选地等于68o。吸嘴30通过抽吸管道60连接至适于形成吸入气流的抽吸装置。根据一优选实施例,吸嘴30包括设置有主表面34的主体32,该主表面面朝第一牵拉圆筒4a的外表面,抽吸区在该主表面上延伸,该抽吸区设置有狭缝或孔的形式的至少一个抽吸孔36,抽吸装置从所述至少一个抽吸孔吸入空气。例如,狭缝为细长形状,例如狭槽式的;例如,孔为圆形或椭圆形。优选地,主体具有较大直径的一排中央圆孔,这排中央圆孔列沿条在第一压力圆筒上的接触部分延伸,并且沿任一侧具有较小直径的圆孔。优选地,主表面34为拱形,例如具有的曲率大致跟随与所述吸嘴30协作的第一牵拉圆筒的外表面的曲率。优选地,所述主表面34具有与第一牵拉圆筒4a的外表面相同的曲率半径。根据一优选实施例,吸嘴30进一步包括壳体38,主体容纳在该壳体中。根据一个实施例,壳体38包括上游壁40,该上游壁布置在抽吸区的上游,终止在上游终纟而表面42中。上游终端表面42优选地为拱形,以便跟随第一牵拉圆筒4a的外表面的曲率,例如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优选地,主表面34和上游终端表面42距离第一牵拉圆筒4a的外表面相同距离,也就是说,主表面和上游终端表面位于相同的圆柱表面上。根据一个实施例,上游终端表面42从主体32突出,以便面朝第一牵拉圆筒4a的外表面比主体32的主表面34更靠近所述外表面地终止,因此主体是凹入的。优选地,另外,壳体38包括下游壁44,该下游壁布置在抽吸区的下游,终止在下游终端表面46中。下游终端表面46优选地为拱形,以便跟随第一牵拉圆筒4a的外表面的曲率,例如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优选地,主表面34和下游终端表面46距离第一牵拉圆筒4a的外表面相同距离,也就是说,主表面和下游终端表面位于相同的圆柱表面上。根据另一实施例,下游终端表面46从主体32突出,以便面朝第一牵拉圆筒4a的外表面比主体32的主表面34更靠近所述外表面地终止,因此主体是凹入的。在后部(S卩,从相对于抽吸区与第一牵拉圆筒4a的外表面相对的一侧),吸嘴30包括底壁48,该底壁连接上游壁40和下游壁44。轴向地(S卩,在圆筒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上游壁40和/或下游壁44和/或底壁48与中央本体32的轴向延伸相比延伸更长的部分。换言之,在第一牵拉圆筒4a的外表面、底壁48、上游壁40与下游壁44之间形成隔室,主体32容纳在该隔室中。所述隔室在轴向方向上在抽吸区的两侧上具有横向入口 80、82,所述横向入口形成与正在加工的条的前进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西莫·加利
申请(专利权)人:马佐里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