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外磁干扰的磁保持电磁开关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802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2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外磁干扰的磁保持电磁开关元件,它包括电磁线圈,在电磁线圈的中孔内插有衔铁,在衔铁(2)上连接有绝缘传动杆(3),绝缘传动杆(3)与开关元件配合;在电磁线圈(1)上装有磁极指向衔铁(2)柱面的永磁体(4),在设有永磁体(4)的电磁线圈(1)侧部及的外部套有轭铁(5),永磁体(4)的另一端磁极与轭铁(5)接触。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殊动作过程,针对电力系统,特别是针对智能电表的抗外磁场干扰需求能很好的满足,由于轭铁、衔铁和永磁体组合成封闭环路结构,此封闭环路结构提高了抗外磁场干扰能力,且通过对磁路气隙的控制以及各部件科学合理的分布,提高了线圈驱动效率及外加强永磁体的抗干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外磁干扰磁保持电磁开关元件,属于电磁开关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磁保持电磁开关元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磁保持电磁开关元件采用开放式双桥结构,极易受到外磁力影响,阻碍双桥气隙中的磁势,导致线圈激励后衔铁不动作; 2、为满足双桥式设计最低驱动行程,双桥式设计需要更大的气隙,磁通损耗较大,线圈驱动效率低,在外加强永磁体干扰时,此现象更为明显、甚至直接导致不动作;此种磁保持电磁开关元件组成的继电器或开关,其用在电力系统电表中,一些人会利用这种现象偷电,此现象时常放生; 3、现有磁保持电磁开关元件的设计中,可动衔铁部分的装配十分烦复,且需通过镶件注塑方可成形,易造成不同模穴衔铁部分尺寸的偏差。在实际装配中,由于磁路可动、不可动零部件的装配基准不同,从而导致衔铁不能完全闭合,降低了产品磁保持力。4、现有工艺条件无法解决永磁体部件与其它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仅能通过不同模穴配合、更换零件来解决,导致生产一致性差,人力成本高昂,零件精度要求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驱动效率高,损耗低的抗外磁干扰的磁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外磁干扰的磁保持电磁开关元件,它包括电磁线圈(1),其特征在于:在电磁线圈(1)的中孔内插有衔铁(2),在衔铁(2)上连接有绝缘传动杆(3),绝缘传动杆(3)与开关元件配合;在电磁线圈(1)上装有磁极指向衔铁(2)柱面的永磁体(4),在设有永磁体(4)的电磁线圈(1)侧部及的外部套有轭铁(5),永磁体(4)的另一端磁极与轭铁(5)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伟明何君黄万敏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锐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