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包括面透明基板、底透明基板和液晶层;所述面透明基板的内侧面设有面电极,面电极的内侧面设有面排列涂层;所述底透明基板的内侧面设有底电极,底电极的内侧面设有底排列涂层;所述液晶层设于面排列涂层和底排列涂层之间;且所述面透明基板的外侧面设有面偏光片,底透明基板的外侧面没有底偏光片;所述面偏光片与面透明基板之间设有补偿膜;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为对称的曲列排列结构,且所述面透明基板/底透明基板的擦膜方向一致,且为45°/4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3D液晶显示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及3D液晶显不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IX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已经替代CRT成为主流,在商业或消费者使用上渐趋普遍,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大多用于如桌上型屏幕、家庭式3D投影机,电影院3D投影机等。通常IXD器件通过用电场控制液晶的透光率的方法显示图像。为此,液晶显示器包括:LCD面板(显示屏),提供按阵列结构排列的液晶单元;驱动电路,用来驱动LCD面板;以及背光,用来向LCD面板发射光。随着显示屏技术的发展,扭曲向列型(TN)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例如使用于3D立体显示器中。但是,扭曲向列型(TN)的最快反应速度只有2.5毫秒以上,并不足够做出优质的立体画面,同时扭曲向列型液晶的串扰比较严重,这个也是会影响到三维效果的一个要点。因此,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屏只能适应一般的3D电影,即一秒24帧率乘以2 (左眼画面+右眼画面),如要利用现有技术的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屏表现出更优质的三维效果(如,一秒144帧率规格的3D电影画面)则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 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及3D液晶显示系统,能够将液晶显示屏的反应速度提升到有效配合一秒144帧率规格的3D电影画面,从而显示更优质的三维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包括面透明基板、底透明基板和液晶层;所述面透明基板的内侧面设有面电极,面电极的内侧面设有面排列涂层;所述底透明基板的内侧面设有底电极,底电极的内侧面设有底排列涂层;所述液晶层设于面排列涂层和底排列涂层之间;且所述面透明基板的外侧面设有面偏光片,而底透明基板的外侧面没有偏光片;所述面偏光片与面透明基板之间设有补偿膜;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为对称的曲列排列结构,且所述面透明基板/底透明基板的擦膜方向一致,且为45° /4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面排列涂层和底排列涂层为高透过率排列涂层,且通过擦膜使液晶层在所述面排列涂层和底排列涂层表面有4飞度的预倾角。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面排列涂层和底排列涂层的表面颜色呈淡黄。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介电各向异性为正性。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率An的范围为0.19至0.21 ;显示屏的盒厚D的范围为3.0um至6.0um ;从而使显示屏的延迟量为570nm至 1260nm。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介电常数A 范围为6.7 9.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方案,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封闭在所述面排列涂层和底排列涂层之间的密封胶框。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显示屏的总开合时间少于2ms。一种3D液晶显示系统,包括立体影像转换器、数码投影机、相对设置的反射棱镜和半透式反射棱镜、与所述反射棱镜和半透式反射棱镜对应的上液晶显示屏和下液晶显示屏、被动式圆偏振眼镜以及银幕;其中,所述上液晶显示屏和下液晶显示屏为上述实施例的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所述上液晶显示屏和下液晶显示屏与所述数码投影机的播放速度同步,且控制所述上液晶显示屏和下液晶显示屏错开开合;影片通过所述立体影像转换器转换后同时输出左、右眼影像到所述数码投影机,所述数码投影机将所述左、右眼影像以每秒144帧率的速度播放并将左、右眼影像依次循环传输到所述半透式反射棱镜和反射棱镜上,从而传射到所述上液晶显示屏和下液晶显示屏上,并形成左旋、右旋影像,并通过所述银幕反射到所述被动式圆偏振眼镜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及3D液晶显示系统,通过使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的面透明基板/底透明基板的擦膜方向一致(为45° /45° )以及配合低预倾角可有效维持显示屏的高反应速度,使显示屏的总开合时间少于2ms。从而将液晶显示屏的反应速度提升到有效配合一秒144帧率规格的3D电影画面,以显示更优质的三维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显示屏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 图3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显示屏的第一状态图,显示了液晶分子在断电状态下的排列; 图3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显示屏的第二状态图,显示了液晶分子在亮态状态下的排列; 图3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显示屏的第三状态图,显示了液晶分子在暗态状态下的排列;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3D液晶显不系统的结构不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如图1、2和3a 3c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300包括面透明基板1、底透明基板2和液晶层5,该面透明基板I的内侧面设有面驱动电路电极6,面驱动电路电极6的内侧面设有面排列涂层8。底透明基板2的内侧面设有底驱动电路电极7,底驱动电路电极7的内侧面设有底排列涂层9。液晶层5设于面排列涂层8和底排列涂层9之间;面透明基板I的外侧面设有面偏光片3,底透明基板2则没有底偏光片。在面偏光片3与面透明基板I之间设置1/4波长补偿膜4。上述内侧面是指朝向液晶层5的一面,外侧面是指远离液晶层5的一面。所述液晶层5的液晶分子的介电各向异性为正性,且液晶分子为对称的曲列排列结构。另外,对称的曲列排列结构的液晶层5的上下表面分别由上胶框10和下胶框11进行封闭。液晶显示器平面上能够控制光线通断的区域称为活动区。活动区的剖面上具有由上述依次排列的面偏光片3、面透明基板1、面驱动电路电极6、面排列涂层8、负性液晶层5、底排列涂层9、底驱动电路电极7、和底透明基板2构成的层状结构。其中,所述面驱动电路电极6、底驱动电路电极9都为由透光导电材料(如IT0)制成的薄膜,分别附着于上透明基板1、底透明基板2的内侧面。面偏光片2贴附于面透明基板I。面排列涂层8、底排列涂层9分别附着于面驱动电路电极6、底驱动电路电极7的内侧面,具有使液晶层5的液晶分子(参考图3a 3c)按照预倾角进行排列的配向作用。其中,液晶层5中的液晶分子排列的方式为曲列排列,液晶层5与面排列涂层8和底排列涂层9形成一夹角(预倾角),以保证外加电场时液晶分子以一致的方式倾斜。液晶分子的介电各向异性为正性,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率An的范围为0.19至0.21,介电常数A 的范围为6.7至9.6,显示屏的盒厚D的范围为3.0um至6.0um。因此,显示屏的液晶延迟量(液晶双折射率*盒厚)约为570nm至1260nm。本实施例的显示屏通过调整液晶的双折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透明基板、底透明基板和液晶层;?所述面透明基板的内侧面设有面电极,面电极的内侧面设有面排列涂层;?所述底透明基板的内侧面设有底电极,底电极的内侧面设有底排列涂层;所述液晶层设于面排列涂层和底排列涂层之间;?且所述面透明基板的外侧面设有面偏光片;所述面偏光片与面透明基板之间设有1/4波长补偿膜;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为对称的曲列排列结构,且所述面透明基板/底透明基板的擦膜方向一致,?且为45°/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偉文,
申请(专利权)人: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