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离合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904887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离合器系统,其中电机连接减速器,执行气缸包括缸体、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第一和第二活塞沿缸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缸体内,第一和第二活塞杆分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活塞上并朝向相反穿设缸体,减速器通过传动元件连接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连接离合器的分离叉,气源通过电磁开关阀连接缸体上第一和第二活塞之间的第一位置,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电机和电磁开关阀。较佳地,传动元件是凸轮机构或涡轮蜗杆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洁,能够实现对离合器的接合状态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使离合器满足各种工作要求;稳定可靠,便于维修更换,有效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离合器系统
,具体是指一种自动离合器系统,适于气压助力制动车辆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递与分离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混合动力客车的离合系统中,有的采用手动离合系统(即传统的离合控制方式:纯机械动力离合、带气动或液压助力系统的离合),有的采用电磁离合系统,也有采用利用液压泵作为动力源依靠液压系统的作用,通过液压油缸与传统离合器的机械连接,作用于传统离合器分离杠杆上来实现离合片与发动机的飞轮盘结合和分开。这些离合系统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领域。上述离合系统主要是应用于轻型混合动力和中型混合动力车辆,或者纯电动车辆,其发动机(或电动化助力离合系统)一直处于常工作状态。对于插电式重型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和能量系统的工作策略来说,上述离合系统存在以下方面的缺点: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拥有两个主要的动力源(发动机、驱动电机),二者是可以不同时工作的,这就是说原来依靠发动机动力的离合助力系统在发动机停车后就不可再用,如果采用常态电动化助力离合系统,那么在发动机工作后原离合助力系统的动力源就无法使用(在现有技术方案中,有的去除了发动机的离合助力油泵);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离合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器和离合器,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离合器系统还包括执行气缸、传动元件、电磁开关阀、气源和控制装置,所述执行气缸包括缸体、第一活塞、第二活塞、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沿所述缸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缸体内,所述第一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活塞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上并朝向相反穿设所述缸体,所述减速器通过所述传动元件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连接所述离合器的分离叉,所述气源通过所述电磁开关阀连接所述缸体上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之间的第一位置,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所述电机和所述电磁开关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杰李剑张洪川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