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强度低模量的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369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低模量的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Ti-Cu-Nb)。所用原料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铌0.1~2.0%,铜6.5%~7.5%,余量为海绵钛。其制备方法是先按照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称取相应的原料,将原料充分混合,然后利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进行熔炼,冷却得到组织均匀的金属铸锭。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传统医用钛合金的优点,同时解决了传统医用钛合金在杨氏模量与人体自然骨骼不匹配的问题,有望解决替代材料因力学性能不匹配而对人体造成的损伤。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原位自生的Ti2Cu作为增强相,铌作为合金化元素,对钛基体进行强化,有效的提高了钛基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同时通过调节铌的含量来改变钛基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塑性、杨氏模量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高强度低模量的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医用材料包括医疗上能够植入生物体或能够与生物体组织相结合的材料,生物材料用来治疗或替换生物机体中原有的组织和器官,修正和提高其功能。目前生物医用金属材料是广泛应用外科植入材料,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韧性、抗弯曲疲劳强度以及良好的加工成型性能,具有其它类型医用材料难以替代的优良性能。金属材料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必须满足严格的生物学要求:(1)组织相容性好、无毒性,不致畸变,不引起过敏反应和干扰基体的免疫,不破坏临近组织等;(2)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强度、弹性、尺寸、耐腐蚀、耐磨性等性质稳定;(3)易于加工成型,容易制成各种需要的形状。目前金属材料钛及其合金在生物医用植入材料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 -钛合金的应用更广泛。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钛合金在生物医学的应用上存在的不足逐渐体现出来,其中之一就是弹性模量与天然骨骼的弹性模量不够匹配,容易引起应力屏蔽效应,不利于骨骼愈合和植入体的长期稳定,对人体容易造成损伤。所以,开发新型的生物医用合金材料成为现今生物医用材料的一个最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低模量的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用原料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铌0.1~2.0%,铜6.5%~7.5%,余量为海绵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湛永钟聂礼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