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领域,更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薄层水体培养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能源日益枯竭,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发展。但是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也同样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难以满足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规模和成本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不占用可耕地、淡水、化肥资源的新型生物能源技术,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具备现实可行性的手段,切实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传统工业体系向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工业体系转化。利用微生物来生产能源是能源产业中的一个发展方向。而对生物燃料生物源,例如藻类的培养系统和方法的关注也与日俱增。藻类储存丰富的油脂,因此被视为有潜力的生物原料,可用来转化成燃料。微藻的用途广泛,可应用的领域很多如医药工业、食品工业、动物饲料、环境检测\净化、生物技术、可再生能源的制造等。微藻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维生素类、氨基酸、色素类、蛋白质、多糖类、脂肪酸等有用成分,作为养殖用的饲料等被培养。在其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吸收,无形中放慢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脚步。为了有效的得到藻类等微生物所带来的价值,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培养系统,包括微生物生长系统、承载装置、支撑装置、营养供应循环装置、条件控制装置和采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生长系统为液相?固相的两相系统,微生物基本上在所述生长系统的固相中生长,液相用于向固相提供或补充水分和/或营养物质,其中液相和固相体积比小于10∶1,优选小于3∶1,最优选小于1∶1;承载装置,用以承载所述的微生物生长系统;所述支撑装置用以支撑所述的承载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所述的承载装置连接;营养供应循环装置包括供水装置和回水装置,用以形成循环管道用来为所述培养面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用来实现所述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条件控制装置与所述支撑装置连接,可以通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俊,郑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齐成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