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注入式磨料射流连续供料装置,它通过采用双磨料罐(1)和(6)以及相同组成并与之配合的回水管路、进水管路、混合磨料输出管路来实现磨料射流的连续供料:同时通过利用在供料头(7)的侧壁开孔以及采用由调整手轮(8)转动控制的计量控制套(34)来实现磨料的简单、准确的计量及杜绝磨料堵塞现象,达到了结构简单,供料均匀、连续稳定、易于准确计量的效果。(*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接注入式磨料射流、用于清洗或切割机械的磨料供给装置。它可配套用于各行各业的磨料射流清洗和切割工作。目前使用的磨料射流供料装置,如英国流体力学研究会的试验装置及中国淮南矿院与焦作矿院合作研究的试验装置,都采用单罐正面底孔供料及由闸阀控制磨料供给量。其缺点是磨料射流供料装置的正面底孔供料在供料过程有间歇时,因磨料自重而直接压结在进料孔口处,易出现磨料板结而堵塞底孔;同时磨料量的闸阀控制则存在标定次数频繁,磨料供给量不易直接读出等问题,单罐磨料供给失去连续性,造成因磨料装罐而延长工作时间,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的磨料射流连续供料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是通过采用双磨料罐轮流供料,侧孔供料以及由带刻度的调整手轮转动计量控制套来控制计量的方式实现的。当一个磨料罐供料工作时,另一个磨料罐利用球形截止阀控制卸载并加装新磨料入罐,从而可以保证系统工作的连续性;侧孔供料的方式是在供料头侧壁开孔,使磨料不会因自重而直接压结在进料孔处,从而可克服磨料板结堵塞的缺陷;磨料供给量的调整计量是由外径与供料头内径相贴合的计量控制套来完成。在控制套壁周围开出与供料头侧壁孔相贴合的一组直径大小不同的孔,而每个孔均与下方手轮上的刻度相对应,则调整手轮就可以改变磨料进口截面积大小,从而达到简单、准确获得磨料供给量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由回水管4经三通36、球形截止阀3、5后分别与两个对称放置形状相同的耐高压磨料罐1,6上端相连接的管所组成的回水管路,是为了用于装料前的卸载和排气。进水管路是由与水泵相连接的高压入水软管24经三通14后分别与球形截止阀12,18以及磨料罐1,6的入水管10,20相连组成,入水管10,20又分别与两磨料罐的供料头7的入水口29相通。混合磨料输出管路是由位于入水管10,20下方的混合磨料输出管11,19一端分别与供料头7的混合磨料输出口32相连,另一端经球形截止阀13,17后与三通16以及通往喷嘴的高压软管15连接,另外,在磨料罐1,6的右下方分别开一孔口经管路25,23及球形截止阀9,21而与供料头7的进水管10,20相连。如图2所示,磨料罐1,6的下部各焊接一个接头座33,接头座33与供料头7的螺纹连接是由“0”型橡胶密封圈27密封,供料头7是用45#钢加工而成套筒状,其内部装有一计量控制套34,计量控制套34的外径与供料头7的内径配合间隙为0.01~0.15mm,计量控制套34的套柄与供料头7的底孔由“0”型橡胶密封圈35密封,柄下端利用螺栓26固定一带有刻度的调整手轮8,在供料头7的侧壁上钻有混合通道31、磨料入口30、与入水管10,20相接的入水口29、与混合磨料输出管相连的混合磨料输出口32,在计量控制套34的周壁上开有一组直径大小不同并与磨料入口30相贴合的磨料控制孔28;磨料控制孔28与调整手轮8上的刻度相对应。磨料供给量的指示是以供料头7外表面底部所刻22与调整手轮8上刻度相对为准。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打开加料密封盖2,各磨料罐1,6中同时加料后将加料密封盖2封闭,为使磨料罐1处于工作状态,打开球形截止阀3,12,13,由水泵来的高压水经高压软水管24三通14,入水管10、进水口29后,一部分经混合磨料入口30以及磨料量控制孔28进入磨料罐1的内腔;另一部分则经混合通道31,经混合磨料输出口32、混合磨料输出管11,球形截止阀13、三通16、高压水管15通向工作喷嘴。当有水从回水管4流出时,说明磨料罐1内空气已排尽,此时关闭球形截止阀3,然后打开球形截止阀9,则系统可进入正常工作。由于喷嘴工作,所以在混合通道31处产生了一定的低压区,因此经管路25进入磨料罐1的水流便会向下进入供料头7,经磨料量控制孔28、磨料入口30进入混合通道31,由于水的流动带动了磨料颗粒的运动,使高压容器下部磨料部分流态化,从而使磨料利用压力水流作为载体被均匀的输送到混合通道31,并在此处与进水口29来的纯水流充分混合后经管路11、球形截止阀13、三通16经高压软管15输送至喷嘴,而磨料罐1内的磨料依靠自己的重力作用而流向供料头7。当磨料罐1内的磨料将用完时,打开球形截止阀18,然后同磨料罐1的操作过程相同,依次打开球形截止阀17,21,使磨料罐6开始供料,然后依次关闭球形截止阀9,13,12,最后再打开球形截止阀3使磨料罐1内压力卸载,打开加料密封盖2加料备用,从而可以实现磨料的连续供给。磨料量的控制是通过调整手轮8使其上刻度与头22相对准,即可获得一定磨料供给量。本技术具有结构单单,操作方便,供料均匀、连续、稳定、易于准确计量、直接读数的优点,并且杜绝了磨料的堵塞问题,实现了系统的连续供料的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直接注入式磨料射流连续供料装置,主要由相互对称的磨料罐1、6,供料头7、回水管路、进水管路、磨料输出管路以及磨料计量控制套34组成,其特征在于回水管路是由三通36经球形截止阀3、5分别与磨料罐1、6在其上部相连,三通36的另一端与回水管4相连,进水管路是由入水管10,20一端与供料头7上所开入水口29相接;另一端经球形截止阀12,18,三通14与高压软管24相连;管25、23一端与磨料罐1、6下方开孔相接,一端经球形截止阀9、21与入水管10,20连接,所述磨料输出管路是由位于入水管10,20下方的混合磨料输出管11,19一端与供料头7所开混合磨料输出口32相连,另一端经球形截止阀13、17、三通16与高压软管15相连接,在磨料罐1、6下方焊接有接头座33,其下部由螺纹与供料头7连接,在供料头7内部装配有一个磨料计量控制套34。2.按权利要求1所述直接注入式磨料射流连续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料头7的形状为一套筒状,其内径与计量控制套34外径相配合,间隙为0.01~0.15mm,供料头7侧壁上开有水平磨料入口30、入水口29、混合磨料输出口32及垂直混合通道31;另外,供料头7的底部也钻有一个直径可以允许计量控制套柄通过的孔口3.按权利要求1所述直接注入式磨料射流连续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计量控制套34为一园筒形,其壁周围开有一组直径大小不同并可与供料头7上磨料入口30相贴合的控制孔28,同时,控制孔28的每个孔口均与由螺栓26固定于计量控制套柄末端的调整手轮8上的某一刻度相对应。专利摘要一种直接注入式磨料射流连续供料装置,它通过采用双磨料罐(1)和(6)以及相同组成并与之配合的回水管路、进水管路、混合磨料输出管路来实现磨料射流的连续供料;同时通过利用在供料头(7)的侧壁开孔以及采用由调整手轮(8)转动控制的计量控制套(34)来实现磨料的简单、准确的计量及杜绝磨料堵塞现象,达到了结构简单,供料均匀、连续稳定、易于准确计量的效果。文档编号B24C7/00GK2042774SQ8921132公开日1989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刘林生 申请人:刘林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直接注入式磨料射流连续供料装置,主要由相互对称的磨料罐1、6,供料头7、回水管路、进水管路、磨料输出管路以及磨料计量控制套34组成,其特征在于:回水管路是由三通36经球形截止阀3、5分别与磨料罐1、6在其上部相连,三通36的另一端与回水管4相连,进水管路是由入水管10,20一端与供料头7上所开入水口29相接;另一端经球形截止阀12,18,三通14与高压软管24相连;管25、23一端与磨料罐1、6下方开孔相接,一端经球形截止阀9、21与入水管10,20连接,所述磨料输出管路是由位于入水管10,20下方的混合磨料输出管11,19一端与供料头7所开混合磨料输出口32相连,另一端经球形截止阀13、17、三通16与高压软管15相连接,在磨料罐1、6下方焊接有接头座33,其下部由螺纹与供料头7连接,在供料头7内部装配有一个磨料计量控制套3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生,
申请(专利权)人:刘林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