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0249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它包括有机架、料斗、支撑料斗的支架、电动葫芦,支架的中部铰接在机架上,其右部与料斗的右部铰接,料斗的右部开口,其左部通过电动葫芦连接机架的顶部,支架的右部设有凸块,机架上固定有支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为料斗提升和料斗倒料两个工作过程,结构简单合理,其代替人工手动上料,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抛丸机
,特别涉及履带式抛丸机的自 动上料装置。技术背景抛丸机是将钢丸送至高速旋转的圆盘上,利用离心力的作用, 使高速抛出的钢丸撞击工件表面,达到处理工件表面的作用,能使 工件表面产生压应力,可提高它们的疲劳强度及抗拉应力和抗腐蚀 的能力,而且没有含硅粉末,对环境污染小。抛丸机一般用于电镀 行业的一些微型的、不规则的工件的抛光和打磨,或对压铸件、精 密铸件、精密锻件等的清理、光饰,也可加工磨砂面。抛丸机一般 包括台车式、履带式、滚筒式、吊钩式等类型,以适应各种工艺的 要求。履带式抛丸机是在抛丸室对工件进行抛丸处理,但是现有的履 带式抛丸机没有自动上料装置,只能利用人工的方式将工件送入抛 丸室,工作效率低,人工的劳动强度高,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自动将 工件送入抛丸室的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它包括有机架、通向抛丸室的 料斗、支撑料斗的支架、电动葫芦,支架的中部铰接在机架上,其 右部与料斗的右部铰接,料斗的右部开口,其左部通过电动葫芦连接机架的顶部,支架的右部设有凸块,机架上固定有可与凸块卡顶 的支撑块。所述料斗的左部通过连接架连接电动葫芦,连接架的底部与料 斗铰接,其顶部与电动葫芦连接。所述料斗上固定有限制连接架转动角度的挡块。 所述连接架与料斗的铰接部设有第一带座轴承。 所述支架与机架的铰接部设有第二带座轴承。 所述支架与料斗的铰接部设有第三带座轴承。所述料斗右部的底面设有支撑脚,料斗与支架的铰接部位于支 撑脚上。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有机架、通向抛丸室 的料斗、支撑料斗的支架、电动葫芦,支架的中部铰接在机架上, 其右部与料斗的右部铰接,料斗的右部开口,其左部通过电动葫芦 连接机架的顶部,支架的右部设有凸块,机架上固定有可与凸块卡 顶的支撑块,工件倒入料斗之前,料斗和支架的左部为水平放置, 料斗由支架支撑,往料斗倒入工件后,启动电动葫芦,料斗在电动 葫芦的拖动下先与支架一起绕支架与机架的铰接部翻转,当支架的 凸块卡顶机架的支撑块时,支架停止动作,而料斗则继续由电动葫 芦拖动上升,并绕其与支架的铰接部翻转,当料斗翻转倾斜到一定角度后,电动葫芦停止拖动上升,料斗停止动作,其内部装放的工 件就能够靠自重自动倒入抛丸室,即完成整个自动上料过程,本实 用新型分为料斗提升和料斗倒料两个工作过程,结构简单合理,其 代替人工手动上料,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 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2,履带式 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它包括有机架l、通向抛丸室10的料斗2、 支撑料斗2的支架3、电动葫芦4,支架3的中部铰接在机架1上, 其右部与料斗2的右部铰接,料斗2的右部开口,其左部通过电动 葫芦4连接机架1的顶部,支架3的右部设有凸块31,机架l上固 定有可与凸块31卡顶的支撑块11。料斗2的左部通过连接架5连接电动葫芦4,连接架5的底部与 料斗2铰接,其顶部与电动葫芦4连接,料斗2上固定有限制连接 架5转动角度的挡块21。电动葫芦4固定在机架1的顶部,电动葫 芦4输出端的链条41与连接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电动葫芦4通过 其自身的链条41拖动料斗2上升或下降。连接架5与料斗2的铰接部设有第一带座轴承6,支架3与机架 1的铰接部设有第二带座轴承7,支架3与料斗2的铰接部设有第三带座轴承8,第一带座轴承6、第二带座轴承7和第三带座轴承8可以减少传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使得传动过程更顺畅。料斗2右部的底面设有支撑脚22,料斗2与支架3的铰接部位 于支撑脚22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工件倒入料斗2之前,料斗2和支 架3的左部为水平放置,料斗2由支架3支撑,往料斗2倒入工件 后,启动电动葫芦4,料斗2在电动葫芦4的拖动下先与支架3 —起 绕支架3与机架1的铰接部翻转,当支架3的凸块31卡顶机架1的 支撑块11时,支架3停止动作,而料斗2则继续由电动葫芦4拖动 上升,并绕其与支架3的铰接部翻转,当料斗2翻转倾斜到一定角 度后,电动葫芦4停止拖动上升,料斗2停止动作,其内部装放的 工件就能够靠自重自动倒入抛丸室10,即完成整个自动上料过程, 本技术分为料斗2提升和料斗2倒料两个工作过程,结构简单 合理,其代替人工手动上料,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 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 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机架(1)、通向抛丸室(10)的料斗(2)、支撑料斗(2)的支架(3)、电动葫芦(4),支架(3)的中部铰接在机架(1)上,其右部与料斗(2)的右部铰接,料斗(2)的右部开口,其左部通过电动葫芦(4)连接机架(1)的顶部,支架(3)的右部设有凸块(31),机架(1)上固定有可与凸块(31)卡顶的支撑块(11)。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料斗(2)的左部通过连接架(5)连接电动葫芦(4), 连接架(5)的底部与料斗(2)铰接,其顶部与电动葫芦(4)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料斗(2)上固定有限制连接架(5)转动角度的挡块(21)。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连接架(5)与料斗(2)的铰接部设有第一带座轴承(6)。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支架(3)与机架(1)的铰接部设有第二带座轴承(7)。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支架(3)与料斗(2)的铰接部设有第三带座轴承(8)。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2)右部的底面设有支撑脚(22), 料斗(2)与支架(3)的铰接部位于支撑脚(22)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抛丸机
,特别涉及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它包括有机架、料斗、支撑料斗的支架、电动葫芦,支架的中部铰接在机架上,其右部与料斗的右部铰接,料斗的右部开口,其左部通过电动葫芦连接机架的顶部,支架的右部设有凸块,机架上固定有支撑块,本技术分为料斗提升和料斗倒料两个工作过程,结构简单合理,其代替人工手动上料,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24C9/00GK201227784SQ20082005101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关荣浣, 高洪峰 申请人:东莞市吉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履带式抛丸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机架(1)、通向抛丸室(10)的料斗(2)、支撑料斗(2)的支架(3)、电动葫芦(4),支架(3)的中部铰接在机架(1)上,其右部与料斗(2)的右部铰接,料斗(2)的右部开口,其左部通过电动葫芦(4)连接机架(1)的顶部,支架(3)的右部设有凸块(31),机架(1)上固定有可与凸块(31)卡顶的支撑块(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荣浣高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吉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