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服役于高电场的铋铁系多铁性薄膜的合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02442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FTO(掺氟的SnO2)导电玻璃上,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得的可应用于高电场(2300kV/cm)的铋铁系多铁性薄膜,属于制备无机非金属多铁性薄膜材料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旨在导电玻璃上,设计溶胶前驱体配置,制备出高度绝缘的铋铁系多铁性薄膜材料。工艺过程为: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溶胶前驱液中,引入了小比例的ZnO成复合溶胶,经涂覆、热处理等工艺后,合成了主相属铋铁系氧化物薄膜材料,与以纯BFO-PT合成的薄膜相比,具有明显多铁性能与高度绝缘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计量配比容易控制、实施方便、周期短等优点,此类薄膜具多铁性与高度绝缘性,可应用于航天、汽车工业、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在FTO (掺氟的SnO2)导电玻璃衬底上,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得的可服役于高电场(2300kV/cm)的铋铁系多铁性薄膜,属于无机非金属多铁性薄膜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随着器件向着微型集成化的发展,使得多功能薄膜材料的研究广受关注,铁酸铋(BiFeO3,简写为:BF0,下同)是一种典型的钙钛矿型_多铁性材料,即同时具有铁电性、铁磁性或铁弹性。其多功能性通过铁电、铁磁、铁弹性之间的协同作用得以实现。可用于开发磁一电、光一电多自由度互控的存储器、传感器、探测器等,多功能光、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航天、汽车工业、生物医学、信息等
然而,影响其主要应用的是它们具有较大的漏电流。为了提高薄膜的绝缘性,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性研究。其中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BiFeO3-PbTiO3 (简写为:BF0-PT,下同)固溶体系,具有较高的绝缘性和强铁电性,可以作为用于上述提及的微型多功能器件的薄膜候选材料。其中组分为0.7BF0-0.3PT(即铁酸铋-钛酸铅的摩尔比:0.7 (BFO): 0.3 (PT)构成,下同)薄膜,具有优化的铁电、介电性能,而且0.7BF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服役于高电场的铋铁系多铁性薄膜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合成工艺和步骤:?a.?FTO?导电玻璃衬底的预处理:用丙酮按同一方向轻擦洗衬底表面,再经过丙酮、无水乙醇3次超声振荡,每次至少5分钟,酒精浸泡12h,最后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备用;b.?铁酸铋?钛酸铅?(即0.7BFO?0.3PT)?溶胶的制备:(1)?首先用分析天平称取一定量的钛酸正四丁酯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乙二醇甲醚;然后称取一定量醋酸铅加入上述溶液中,并于600C下油浴搅拌至澄清,之后加入一定量摩尔比的混合液;搅拌均匀得到钛酸铅的前驱体溶液;(2)?将油浴温度调节至900C,持续搅拌前驱体溶液2小时后取下放置常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冬梅赵保杰程芳俞圣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