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有色金属选矿过程中,I吨矿石采用浮选法处理一般用水4 7m3,重选法用水20 26m3,浮选-磁选法用水23 27m3,重选-浮选法用水20 30m3,用水量巨大。大量的选矿废水伴随尾矿以尾矿浆形式从选矿厂流出。由于选矿废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高,所含浮选药剂种类多且浓度高,重金属种类多且毒性大,如果将选矿废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中,必然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潜在危害。常用的选矿废水处理工艺一般是在废水中投加石灰乳,再将废水和尾砂一起送往尾砂库。但该技术不能很好地解决废水中固体悬浮物浓度高、絮凝沉降时间长、出水浊度和COD超标、出水pH值偏高等问题;加上选矿废水中含有部分难降解的有机药剂,废水中水玻璃和有机药剂去除不彻底而影响选矿指标,导致废水难以回用。针对上述问题,孙水裕等根据铅锌硫化矿选矿废水特点,将锌尾水直接回用于选锌作业,尾矿水直接回用于选硫作业,选矿废水经pH值调节、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回用于磨矿、选铅和其他选矿作业。刘兴宇等采用臭氧反应器和生物活性炭反应器联合处理铅锌硫化矿选矿废水,处理后废水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金属矿选矿废水混凝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反应池、絮凝?沉降?分离一体化装置和阻隔墙;所述的混凝反应池、絮凝?沉降?分离一体化装置和阻隔墙依次串联;所述的混凝反应池的入口并联有设置了计量泵的第一药剂槽;所述的絮凝?沉降?分离一体化装置的入口并联有设置了计量泵的第二药剂槽;所述的絮凝?沉降?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底部为倒锥形的外壳、固定在外壳内且顶端封闭的直圆柱状的反应筒体、带电机驱动的搅拌桨、进水管、溢水槽、用于阻抑污泥浓缩沉淀区污泥返混的多孔底板;所述的进水管连接混凝反应池和第二药剂槽并穿过外壳顶部伸入反应筒体的内腔,搅拌桨设置于反应筒体内,反应筒体上部为絮体粗化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朝晖,李康康,蒋凯琦,肖细元,姜智超,袁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