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轴机浆轴退绕张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337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并轴机浆轴退绕张力控制装置,属于纺织机械中的并轴机张力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机头和若干个浆轴,所述的各浆轴均配置有独立的退绕张力检测辊,退绕张力检测辊连接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邻浆轴之间的距离相同,机头包括织轴和导纱辊,织轴和导纱辊之间设置有测长辊和总张力检测辊,测长辊和总张力检测辊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独立的退绕张力检测辊对各浆轴的经纱张力进行监控,具有测量精度高、控制便捷、经纱不易扭结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浆丝机和喷水织机配套的、对并轴机的浆轴上的经纱退绕张力控制装置,属于纺织机械中并轴机张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喷水织机的织前准备主要包括整经、浆纱和并轴,其中,并轴的目的是将经过上浆工序后的成批的浆轴绕到织轴上,从而形成更大的织轴。为了保证织轴卷绕品质,满足后续的高品质织造需要,要求在并轴过程中,确保经纱的张力应均匀、恒定。并轴过程主要分成浆轴退绕和织轴卷绕两个阶段。早期的并轴机浆轴退绕张力控制系统采用浆轴摩擦制动装置,对并合后的丝片张力进行检测,但无法对每个浆轴进行单独控制,且张力反馈响应慢,张力监控滞后,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因而已逐渐被淘汰;采用磁粉制动器的方式来控制张力时,其原理是以磁粉制动器退绕轴架为主,组成浆轴退绕张力自动控制系统能,该方式够独立检测每个浆轴的张力变化,并能迅速做出响应,但使用过程中,存在发热严重、张力控制不均匀、控制精度较差、维护成本高、无法胜任高速并轴等缺点;而钢带阻尼控制张力的轴架结构或传感器等方式则因存在控制延迟等问题,无法真正满足生产的需求。有基于此,做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且能使浆轴退绕时保持片纱张力恒定的一种并轴机浆轴退绕张力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并轴机浆轴退绕张力控制装置,包括机头和若干个浆轴,所述的各浆轴均配置有独立的退绕张力检测辊,退绕张力检测辊连接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的相邻浆轴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的机头包括织轴和导纱辊,织轴和导纱辊之间设置有测长辊和总张力检测辊,测长辊和总张力检测辊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纱线经各浆轴导出,经各自的退绕张力检测辊后,再由导纱辊、总张力检测辊、测长辊后,经卷取装置卷取到织轴上,其中,退绕张力检测辊对各浆轴上的纱线张力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测到的张力值输送至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该张力值与设定初值进行比较,根据计算出来的差值,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主动给驱动浆轴的矢量变频电机发送指令,矢量变频电机根据指令,自动改变转速:当张力值大于设定初值时,矢量变频电机的转速增加,反之则减小,从而使丝片张力自动保持在预设值附近,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矢量变频电机和退绕张力检测辊组成了闭环负反馈,与单纯的总张力检测辊相比,测量精度更高,控制更便捷;由于相邻浆轴之间的配置采用了各浆轴间距相等的方式,因此也不容易产生扭结,为高质量的长丝并轴创造重要的基础。采用本技术,可避免了磁粉制动器发热严重、张力控制不均匀、控制精度较差、维护成本高等缺点,使每个浆轴的退绕张力均能保持恒定,再配上织轴的恒线速恒张力控制,就达到了优质并轴的效果。其中,织轴由主电机控制,总张力检测辊由张力电机控制,浆轴则由矢量变频电机控制,以及退绕张力检测辊等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可参考现有设备,此处不做详细陈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并轴机浆轴退绕张力控制装置。图中标号:1、退绕张力检测辊,2、浆轴,3、导纱辊,4、总张力检测辊,5、测长辊,6、卷取装置,7、总张力驱动辊,8、机头,9、织轴;10、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并轴机浆轴退绕张力控制装置,结合图1,包括机头8和若干个浆轴2,各浆轴2均配置有独立的退绕张力检测辊I,退绕张力检测辊I连接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其中,相邻浆轴2之间的距离相同,机头8包括织轴9和导纱辊3,织轴9和导纱辊3之间设置有测长辊5和总张力检测辊4。纱线经各浆轴2导出,经各自的退绕张力检测辊I后,再由导纱辊3、总张力检测辊4、测长辊5后,经卷取装置6卷取到织轴9上,其中,退绕张力检测辊I对各浆轴2上的纱线张力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测到的张力值输送至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将该张力值与设定初值进行比较,根据计算出来的差值,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主动给驱动退绕张力检测辊I的矢量变频电机发送指令,相应浆轴2改变转速:当张力值大于设定初值时,相应的浆轴2转速增加,以减小经纱张力,反之则相应的浆轴2转速减小,从而使该浆轴2上的丝片张力自动保持在预设值附近,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矢量变频电机和退绕张力检测辊组成了闭环负反馈,与单纯的总张力检测辊4相比,测量精度更高,控制更便捷;由于相邻浆轴2之间的配置采用了各浆轴2间距相等的方式,因此也不容易产生扭结,为高质量的长丝并轴创造重要的基础。在运行过程中,测长辊5将实时检测经纱的线速度,一并将其发送给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对主电机进行调整和控制;而总张力检测辊4也将实时检测片纱的张力值,并将其发送给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0对总张力驱动辊7进行调整和控制。检测过程中,优先根据各退绕张力检测辊I进行经纱张力调整。权利要求1.并轴机浆轴退绕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和若干个浆轴,所述的各浆轴均配置有独立的退绕张力检测辊,退绕张力检测辊连接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轴机浆轴退绕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浆轴之间的距离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轴机浆轴退绕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头包括织轴和导纱辊,织轴和导纱辊之间设置有测长辊和总张力检测辊,测长辊和总张力检测辊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并轴机浆轴退绕张力控制装置,属于纺织机械中的并轴机张力控制装置
包括机头和若干个浆轴,所述的各浆轴均配置有独立的退绕张力检测辊,退绕张力检测辊连接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邻浆轴之间的距离相同,机头包括织轴和导纱辊,织轴和导纱辊之间设置有测长辊和总张力检测辊,测长辊和总张力检测辊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本技术采取独立的退绕张力检测辊对各浆轴的经纱张力进行监控,具有测量精度高、控制便捷、经纱不易扭结等优点。文档编号D02H13/26GK203034198SQ201220748750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李明强 申请人:浙江博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并轴机浆轴退绕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和若干个浆轴,所述的各浆轴均配置有独立的退绕张力检测辊,退绕张力检测辊连接有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