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淑明专利>正文

播肥机排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3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播肥机排肥器,特点是在主要由肥箱排肥轮,漏斗组成的已有排肥器中,在排肥轮的下方装有一悬臂。悬臂同机体铰接,与排肥轮的距离根据排肥量的大小确定后,同机体固定,固定方式,一种是用顶丝,再一种是用一手柄机构,第三种是用一由螺杆、弹簧,螺母,导孔组成的机构。本排肥器可用于粉末和颗粒化肥的播施。(*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播肥机排肥器,尤其是其排肥量控制装置。已有的排肥器主要由肥箱,排肥轮,漏斗,橡胶镶块组成。橡胶块镶在排肥轮周围,起控制排肥量的作用。但由于其易磨损,又不易调整,所以大多用户不用,导致排肥量与预定量相差很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排肥器,它的排肥量控制装置使用方便,耐用,控制精度高,且零件不多,粉末和颗粒化肥都可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在排肥轮的下方加装一个悬臂,化肥被排肥轮带到悬臂上,再掉向输送管。只要调整悬臂与排肥轮的距离,就可调整和控制化肥的排量。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图1至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已有排肥器由肥箱〔1〕,排肥轮〔2〕,漏斗〔3〕组成,本技术在排肥轮〔2〕下方装一悬臂〔4〕。悬臂与机体铰接,根据预定的排肥量调整与排肥轮〔2〕的距离后与机体固定。调整和固定的方式本技术荐举三种。-->图1所示是用顶丝〔5〕调整和固定。图2所示是用一手柄机构调整和固定。手柄机构包括带螺杆的手柄〔8〕,导槽〔7〕,螺母〔6〕。图3所示是用一螺杆弹簧机构调整和固定。这一机构包括螺钉〔9〕,二个螺母〔10〕,导孔〔11〕,弹簧〔12〕,板〔13〕。图1和图3所示,悬臂〔4〕还与一位置指示器〔14〕联接。本排肥器是以下述方式工作的。肥箱〔1〕中的化肥,在转动着的排肥轮〔2〕轮齿的拨动下先运动到悬臂〔4〕上,再从漏斗〔3〕掉向输送管。调整悬臂〔4〕到排肥轮〔2〕的距离就可以改变排肥量;距离大,则排肥量大。距离根据预定的排肥量确定后,悬臂〔4〕要与机体固定。调整和固定的方式本技术荐举了3个。图1是用顶丝〔5〕固定,图2是用手柄机构调整和固定,图3是用螺杆弹簧机构调整和固定。图2中的手柄〔8〕可以沿导槽〔7〕移动,带动悬臂〔4〕移动。在适当位置旋转手柄〔8〕,手柄上的螺杆在螺母〔6〕中拧紧,从而手柄在导槽〔7〕上固定,悬臂〔4〕随之固定。松开手柄,可以使悬臂下垂,倒空悬臂上的化肥。图3中,调整二个螺母〔10〕在螺钉〔9〕上的位置,在-->弹簧〔12〕的协助下,即可达到调整螺钉〔9〕在导孔〔11〕右侧长度的目的;越长,则悬臂〔4〕距排肥轮〔2〕越近。向左压螺钉〔9〕,并使之与板〔13〕脱离接触,则悬臂〔4〕自然下垂,即可倒空悬臂上的化肥。在播粉末化肥,如不需悬臂〔4〕时,可用上述方法使悬臂下垂。图1和图3中的位置指示器〔14〕,可以帮助以预定的排肥量确定悬臂〔4〕的位置。图2中,可以在导槽〔7〕上做刻度线,达到这一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由肥箱[1],排肥轮[2],漏斗[3]构成的排肥器,其特征是,在排肥轮[2]下方还装有一个悬臂[4]。

【技术特征摘要】
1、由肥箱[1],排肥轮[2],漏斗[3]构成的排肥器,其特征是,在排肥轮[2]下方还装有一个悬臂[4]。2、按权利要求1规定的排肥器,其特征是悬臂〔4〕与机体成铰链联接,并可在选定位置与机体固定。3、按权利要求2规定的排肥器,其特征是悬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淑明
申请(专利权)人:许淑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