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轮-弹性刮板式排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70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导轮—弹性刮板式排肥器。属于农业机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弹性刮板轮式排肥器做了改进,在肥箱中设置一导肥盒,导肥盒由进肥板、导轮和出肥板组成,进肥板的底部有一圆弧形进肥口,出肥板的底部有一圆弧形出肥口。导肥盒将肥箱隔成两部分,可用来装两种化肥。本排肥器不需更换零部件,利用一个排肥箱和一个排肥口就能排施两种流动性差别较大的化肥,具有排肥量和配比可调,不堵塞,不架空不自流,断条率为零等优点。(*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目前我国机械排肥器有搅龙式、刮刀式、刮板轮式,以及中国专利局公布的第85100820号专利申请“搅刀-拨轮式排肥排种器。这些排肥器都是为了解决潮湿粉肥排施时发生的架空、堵塞以及排放流动性较好的颗粒化肥(如尿素)发生的自流等化肥排施的技术关键问题但这些排肥器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在排施不同流动性的化肥时需要更换零部件,这就为做业带来了麻烦,很不方便;另外,有些化肥(如硝酸铵)的流动性很容易受到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在排施过程中其流动性会发生变化,将出现堵塞架空、排施量不稳定,均匀性显著恶化等现象;其次,这些排肥器不能同时排施任意配比的两种流动性差别较大的化肥。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更换零部件,利用一个排肥器和排肥口就能可靠的同时排施两种流动性差别较大的化肥的排肥器。如附图所示,本技术在带有弹性刮板槽轮4的刮板轮式排肥器的肥箱1中设置一导肥盒,导肥盒由进肥板7、Z形叶片导轮6和出肥板5构成,导肥盒的底部为半圆形,与肥箱的底部吻合,将肥箱分成两部分。在进肥板的下部前方有一个圆弧形进肥口10,圆弧的圆心在肥箱轴9的轴心上,圆弧的角度为70°~90°,进肥口的上端边与通过肥箱轴轴心的水平线向下成15°~25°角。出肥板的下部后方有一个圆弧-->形出肥口11,圆弧的圆心在肥箱轴的轴心上,圆弧的角度为30°~50°,出肥口的上端边与通过肥箱轴轴心的水平线重合。在进肥板上还有一个控制门8,用以控制进肥量。采取上述的结构后,肥箱被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有弹性刮板槽轮及搅拌推肥杆2和充肥勺3,这部分用来装流动性较差的化肥(如碳酸氢铵)和化肥块,利用搅拌推肥杆和充肥勺将化肥块打碎并推到弹性刮板槽轮的叶片中间,通过排肥口排出。另一部分有导肥盒,可以放置流动性较好的化肥(如尿素、二铵),由导轮经弹性刮板槽轮的叶片通过排肥口排出。本排肥器可以排施两种流动性差别很大的化肥,肥箱两部分的化肥可同时排出,也可单独排出,无需更换零部件,操做简单方便。调节导肥盒的控制门,可以改变流动性较好的化肥的进肥量,再调节排肥口的插片,可以得利两种化肥不同配比的排肥量本排肥器排肥时不堵塞,不架空,不自流,不研肥,排肥量控制可靠,断条率为零。本排肥器还可以排施高梁、大豆、谷子等条播种子。图1为肥箱的俯视图;图2为导肥盒进肥板的主视图;图3为导肥盒出肥板的主视图;图4为导轮的主视图;图5为导轮的左视图。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导肥盒由铁板制成,底部呈圆形,半径为100毫米,进肥口呈圆弧形,弧的角度为80°,底弧的半径为90毫米,上弧的半径为70毫米,进肥口的上端边与通过肥箱轴轴心的水平线向下成20°角,出肥口呈圆弧形,圆弧的角度为40°,底弧的半径为90毫米,上弧的半径为70毫米,出肥口的上端边与通过肥箱轴轴心的水平线重合。导肥盒的进肥板和出肥板底部呈圆形,半径为100毫米,两个板之间的距离为50毫米,用螺丝固定在肥箱上。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圆或圆弧的圆心,都在肥箱轴轴心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有弹性刮板槽轮的排肥器,其特征在于肥箱内有一个将肥箱隔成两部分的导肥盒,导肥盒由进肥板、Z形叶片导轮、出肥板和控制门组成,Z形叶片导轮设置在进肥板和出肥板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弹性刮板槽轮的排肥器,其特征在于肥箱内有一个将肥箱隔成两部分的导肥盒,导肥盒由进肥板、Z形叶片导轮、出肥板和控制门组成,Z形叶片导轮设置在进肥板和出肥板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肥器,其特征在于进肥板的下部前方有一圆弧形进肥口,圆弧的圆心在肥箱轴的轴心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相礼梁其成王敬秋刘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