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2941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氢气发生器,主要由反应釜(5)、高位槽(1)和管道(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带氢气出口管阀(4)的反应釜(5)上方,增设高位槽(1),高位槽(1)的底部连接管道(2)上端,靠近管道(2)下端处与反应釜(5)壁相连,管道(2)下口深入到反应釜(5)下部1/6处,在反应釜(5)底部,管道(2)下口上方设置筛板(6)。高位槽(1)的高度可以改变。它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能避免氢气浪费和影响环境,还可以调节氢气输出压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可调式液-固接触产气装置,特别涉及为罐装氢气球提供氢气源的压力可调式氢气发生器。二
技术介绍
目前,为罐装氢气球提供氢气源主要有高压氢气钢瓶和密闭氢气发生器两种方式。高压氢气钢瓶易发生爆炸,必须专车运送,专业人员操作;密闭氢气发生器易受腐蚀,必须定期作耐压检测,而且容易超压,必须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由于压力表和安全阀也易受腐蚀而失灵,须经常检查更换十分麻烦。投料过量时,安全阀将超量氢气放走,造成浪费,并影响环境。安全阀放走的是可燃的氢气,同样容易发生危险。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避免氢气浪费和影响环境的氢气发生器。本技术提出的氢气发生器主要由反应釜、高位槽和管道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带氢气出口管阀的反应釜上方,增设高位槽,高位槽的底部连接管道上端,靠近管道下端处与反应釜壁相连,管道下口深入到反应釜下部1/6处,在反应釜底部,管道下口上方设置筛板。高位槽的高度可以改变。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能避免氢气浪费和影响环境,还可以调节氢气输出压力。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图图中,1、高位槽,2、管道,3、爸盖,4、管阀,5、反应爸,6、筛板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带氢气出口管阀4的反应釜5上方,增设高位槽1,高位槽I的底部连接管道2上端,靠近管道2下端处与反应釜5壁相连,管道2下口深入到反应釜5下部1/6处,在反应釜5底部,管道2下口上方设置筛板6。高位槽I的高度可以改变。使用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关闭管阀4,向高位槽I中加水,当高位槽I底部有水时关闭管阀4,静置片刻,观察高位槽I底部水面是否下降,如下降说明漏气。漏气处可能是釜盖3和管阀4密封垫圈破损,应及时更换。使用时,将固体药物(如:铝)放在筛板6上,盖好釜盖3,再关闭管阀4。接着由高位槽I 口加入适量液体药品(如:氢氧化钠溶液)。使用时,扭开管阀4,液体药品由高位槽I流到反应釜5的底部,再上升到筛板6上方跟固体药物接触而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从导气管放出。不用时关闭管阀4,反应釜5内继续反应产生的气体使容器内压强加大,把液体药品压回高位槽1,使液体药品与固体药物脱离接触,反应自行停止。使用本技术制取气体十分方便,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还能通过改变高位槽I的高度,调节氢气输出压力。权利要求1.一种氢气发生器,主要由反应釜(5)、高位槽(I)和管道(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带氢气出口管阀(4)的反应釜(5)上方,增设高位槽(1),高位槽(I)的底部连接管道(2)上端,靠近管道(2)下端处与反应釜(5)壁相连,管道(2)下口深入到反应釜(5)下部1/6处,在反应釜(5)底部,管道(2)下口上方设置筛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氢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高位槽(I)的高度可以改变。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氢气发生器,主要由反应釜(5)、高位槽(1)和管道(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带氢气出口管阀(4)的反应釜(5)上方,增设高位槽(1),高位槽(1)的底部连接管道(2)上端,靠近管道(2)下端处与反应釜(5)壁相连,管道(2)下口深入到反应釜(5)下部1/6处,在反应釜(5)底部,管道(2)下口上方设置筛板(6)。高位槽(1)的高度可以改变。它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能避免氢气浪费和影响环境,还可以调节氢气输出压力。文档编号C01B3/08GK203033762SQ20122044881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曾舟华, 兰智高, 杨水彬, 曾昆, 曾小芹 申请人:黄冈银河阿迪药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氢气发生器,主要由反应釜(5)、高位槽(1)和管道(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带氢气出口管阀(4)的反应釜(5)上方,增设高位槽(1),高位槽(1)的底部连接管道(2)上端,靠近管道(2)下端处与反应釜(5)壁相连,管道(2)下口深入到反应釜(5)下部1/6处,在反应釜(5)底部,管道(2)下口上方设置筛板(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舟华兰智高杨水彬曾昆曾小芹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银河阿迪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