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模斜顶固定座旋转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1057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模斜顶固定座旋转式结构。所述后模斜顶固定座旋转式结构是由顶杆,弹性垫片,旋转轴,螺栓,滑动座,固定座组成,其特征在于:斜顶带有旋转轴,可自由旋转正负5°利用半圆弧形定位,用螺栓把顶杆固定在旋转轴上,旋转轴套在滑动座上,固定座两侧的T型台阶作为滑动导向。斜顶顶出时带有旋转的功能,使斜顶顶出时有自动补正的角度,保证模具的量产性能;从而为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模斜顶固定座旋转式结构
技术介绍
公知的普通斜顶顶出机构是由斜顶座、斜顶座垫片、斜顶滑动座和斜顶组成,在加工过程当中,同心度很难保证一致,斜顶顶出时,斜顶常常容易烧死与断裂的现象。通过旋转式斜顶座可以解除加工不同心而导致烧死与断裂的现象,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后模斜顶固定座旋转式结构,以达到保证产品品质稳定,降低模具的使用成本,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可以达到:这种新型后模斜顶固定座旋转式结构,优化传统的斜顶固定方式,顶出时带有旋转的功能,使斜顶顶出时有自动补正的角度,保证模具的量产性能;从而为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结构特点:斜顶带有旋转轴,可自由旋转正负5°利用半圆弧形定位,用螺栓把顶杆固定在旋转轴上,旋转轴套在滑动座上,固定座两侧的T型台阶作为滑动导向,斜顶的顶出动作来自于注塑机的顶出系统;注塑机的顶杆顶出顶针板,间接使斜顶运动顶出,通过固定旋转轴来达到自由旋转正负5°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请参阅图1分解图所示;旋转轴先套进滑动座;顶杆I靠平面11定位在旋转轴3,顶杆和旋转轴中间加弹性垫片2,避免松动,用螺栓4锁紧顶杆1,固定在滑动座5上,再把斜顶滑动座5靠T型槽套进固定在固定座6上,顶出时两侧T型槽52与固定座T型槽61配合滑动,而旋转轴3靠圆弧面32与滑动座配合旋转;旋转角度定位依靠旋转轴半圆形槽31与滑动座半圆形槽51配合定位;顶出时可达到自由旋转角度自动补正的效果,补正角度为正负5°,从而提高斜顶的使用寿命,保证模具的稳定量产,提高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后模斜顶固定座旋转式结构,包括:顶杆,弹性垫片,旋转轴,螺栓,滑动座,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斜顶带有旋转轴,可自由旋转正负5°利用半圆弧形定位,用螺栓把顶杆固定在旋转轴上,旋转轴套在滑动座上,固定座两侧的T型台阶作为滑动导向,斜顶的顶出动作来自于注塑机的顶出系统。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后模斜顶固定座旋转式结构。所述后模斜顶固定座旋转式结构是由顶杆,弹性垫片,旋转轴,螺栓,滑动座,固定座组成,其特征在于斜顶带有旋转轴,可自由旋转正负5°利用半圆弧形定位,用螺栓把顶杆固定在旋转轴上,旋转轴套在滑动座上,固定座两侧的T型台阶作为滑动导向。斜顶顶出时带有旋转的功能,使斜顶顶出时有自动补正的角度,保证模具的量产性能;从而为产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文档编号B29C45/40GK203031878SQ20122053508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俞汉昌, 吕孙赵, 朱文展, 杨绘 申请人:深圳市昌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后模斜顶固定座旋转式结构,包括:顶杆,弹性垫片,旋转轴,螺栓,滑动座,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斜顶带有旋转轴,可自由旋转正负5°利用半圆弧形定位,用螺栓把顶杆固定在旋转轴上,旋转轴套在滑动座上,固定座两侧的T型台阶作为滑动导向,斜顶的顶出动作来自于注塑机的顶出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汉昌吕孙赵朱文展杨绘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昌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