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法胜专利>正文

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104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包括一载座、一预定长度的第一导部、一射座、一座进退动力部,带动该射座在一进座位置与一退座位置间往复位移,其保持柱状射枪轴向与模具注料端面间的非垂直夹角的对应状态,并使射枪沿垂直于该注料端面的方向在一进座位置与一退座位置间往复位移,据以使位于射枪轴向端末用以与该注料端面抵接的射嘴,在该进座位置上而与该注料端面抵接时,可以确保射嘴与该注料端面间抵接的紧密性,降低熔融高分子原料渗流的可能,同时避免射嘴在进座过程中受到损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高分子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
技术介绍
按,在射出成型的高分子加工技术中,主要是利用射出成型机将高分子原料热熔后,以适当的压力将热熔后的高分子原料经由射嘴注入至与该射出嘴邻接的模具中,俾可通过模具模制成所需成品的特定形状,该等加工装置属该项
中已被广泛使用的工具机。而因应颜色、材料或密度相异的多组成成品型态的成型需求,射出成型加工技术中遂有利用多数的射枪将相异组成的高分子原料,分别进行热熔后同时注入同一模具中,据以进行多组成成品的成型作业,如中国台湾第79204674号新型专利前案中所揭露的多色非圆盘式塑胶鞋类射出成型机即属适例。进一步来说,已知多射枪的射出成型装置,其是使多数的柱状射枪以概呈扇形的排列方式,设置于成型模具的一侧,再通过进退座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各该射枪,令各该射枪可受控制地前进至一进座位置上,使位于射枪轴向端末的射嘴抵接于成型模具一侧的注料端面上,俾将原料射入成型模具中,或受控制地后退至一退座位置上而远离成型模具,使模具可以被开启,该等已知技术在控制射枪的进退座技术上,是沿用传统的技术,而使呈柱状的各该射枪分别轴向地于该进座位置与该退座位置间位移,然而,由于各该射枪彼此间是呈扇形排列,遂导致了各该射枪轴向与模具注料端面间是呈非垂直的斜角对应状态,如此一来,沿着轴向往复位移的各该射枪,在往该进座位置移动时,是将射嘴向该注料端面斜向推送,此际,射嘴固可因已知技术已赋予其可偏转的构造而可以因应而偏摆,但其所受施力仍与所对接的注料端面间非呈垂直,如此一来,将导致射嘴与模具注料端面间的抵接状态有产生未紧密贴接之虞,使得热熔原料在射嘴与模具间的流动有渗流之虞,也易造成射料在进座过程中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其保持柱状射枪轴向与模具注料端面间的非垂直夹角,使射枪沿垂直于该注料端面的方向在一进座位置与一退座位置间往复位移,据以使位于射枪轴向端末用以与该注料端面抵接的射嘴,在该进座位置上而与该注料端面抵接时,可以确保射嘴与该注料端面间抵接的紧密性,降低熔融高分子原料渗流的可能,同时避免射嘴在进座过程中受到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其用以驱动直柱状的射枪在一进座位置与一退座位置间位移,当位于该进座位置上时,位于该射枪柱轴一端的一射嘴与一模具的注料端面相向抵接,而包含了有一载座;一预定长度的第一导部,设于该载座上,并使长轴垂直于该模具的注料端面;一射座,滑设于该第一导部上,可沿该第一导部的长轴于该进座位置与该退座位置间位移,并使该射枪固设于该射座上,且维持该射枪轴向与该注料端面间相隔非直角的一进座角;以及,一座进退动力部,带动该射座于该进座位置与该退座位置间往复位移。据此,该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可使该射枪随该射座沿一垂直于模具注料端面的方向在该进座与该退座位置间位置,并在位移过程中,维持该射枪轴向与该模具注料端面间保持该进座角的夹角对应状态,从而可使该射枪所受进退座动力系与该模具料端面呈垂直,俾以如已知斜向推进施力所易衍生的缺失。用以导引该射座位移的该第一导部为提供直线导引滑动的技术,具体而言,该第一导部更包含有二预定长度的第一导杆,彼此平行地分设于该载座上,杆轴并垂直于该模具的注料端面。其中,该射座则具有一射座身,至少二滑套分别滑接于各该第一导杆上,并以一侧与该射座身固接。其中,该射座更包含以二射出导杆,彼此平行地分设于该射座身上,杆轴并与该射枪的柱轴平行对应,用以导引该射枪内部的螺杆进行往复的轴向位移。该座进退动力部可为如液体或气体等流体压力为动力源的流体压力缸件。进一步地,该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可以带动该射枪进行相异线性方向的往复位移,缘是,该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更包含了有一基座;一预定长度的第二导部,设于该基座上并连接该载座,用以导引该载座沿该第二导部的长轴方向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往复位移;一移座动力部,带动该载座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间往复位移。其中,该第二导部的长轴轴向与该第一导部的长轴轴向垂直对应。其中,该第二导部与该第一导部位于不同平面上,彼此的长轴轴向且不相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保持柱状射枪轴向与模具注料端面间的非垂直夹角的对应状态,并使射枪沿垂直于该注料端面的方向在一进座位置与一退座位置间往复位移,据以使位于射枪轴向端末用以与该注料端面抵接的射嘴,在该进座位置上而与该注料端面抵接时,可以确保射嘴与该注料端面间抵接的紧密性,降低熔融高分子原料渗流的可能,同时避免射嘴在进座过程中受到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顶视图,显示该射枪位于该退座位置上。图5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顶视图,显示该射枪位于该进座位置上。附图标号:1:射枪;2:注料端面;3:射嘴;α:进座角;10、20、30、40: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11:载座;111:下座身;112:上座身;12 第一导部;121 第一导杆;13:射座;131:射座身;132:滑套;14:座进退动力部;15:基座;16:第二导部;161:第二导轨;162:滑块;17:移座动力部。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至3所示,在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是以可驱动四不同射枪为其具体的实施态样,易言之,相较于本案权利要求书所请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言,本实施例是揭露了数量为四的第一至第四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10、20、30、40,并使该第一及该第二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10、20,是与该第三及第四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30、40呈镜像对应的配置,而与中国第201220076982.9号技术专利前案中所揭者相仿,但为便于说明,兹将仅就该第一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10予以详细说明,S卩,该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10主要包含了有用以带动柱状射枪I在一进座位置与一退座位置间往复直线运动的水平X轴方向位移的一载座11、一第一导部12、一射座13与一座进退动力部14,以及用以带动该射枪I沿垂直于该X轴但不相交而位于另一水平面上的X’轴上往复直线位移的一基座15、一第二导部16与一移座动力部17,具体而言:该载座11具有一板状下座身111,一矩框状上座身112以底侧端面相向于该下座身111的上侧端面,而以一端与该下座身111枢接,俾使该上座身111可以之为轴,而相对于该下座身111向上倾斜适当的角度。该第一导部12设于该上座身112的框状内部空间中,具有彼此平行的二适当长度的第一导杆121,以杆轴两端分别固接于上座身112的长轴两端上。该射座13滑设于该第一导部12上,具有一概呈板状的射座身131,平行位于该上座身112的顶侧端面上,二滑套132分别突伸于该射座身131的底端,并各自与该二第一导杆121滑接,据以使该射座13沿该二第一导杆121的长轴方向在该进座位置与该退座位置间往复线性位移。该座进退动力部14为流体压力缸件,固设于该载座11上,并以出力轴端与该射座身131连接,俾以提供动力以带动该射座13在该进座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出成型机的进退座机构,用以驱动直柱状的射枪在一进座位置与一退座位置间位移,当位于该进座位置上时,位于该射枪柱轴一端的一射嘴与一模具的注料端面相向抵接,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载座;一预定长度的第一导部,设于该载座上,并使长轴垂直于该模具的注料端面;一射座,滑设于该第一导部上,可沿该第一导部的长轴于该进座位置与该退座位置间位移,并使该射枪固设于该射座上,且维持该射枪轴向与该注料端面间相隔非直角的一进座角;一座进退动力部,带动该射座在该进座位置与该退座位置间往复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法胜
申请(专利权)人:陈法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