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脉冲式气流混合机械搅拌轴,针对小颗粒固体与液体的高强度搅拌,提供一种既能使两相充分混合又不会使小固体颗粒在高强度搅拌下不断细化的搅拌方式。其特征是配置脉冲气流室,脉冲气流室连接进气管道和中空转轴,利用搅拌转速及压差自动对进气量进行脉冲式调节。中空转轴和下桨叶中间是空心的,下桨叶底部设置一系列小孔。通过桨叶和气流的混合搅拌,沉淀的固体颗粒都能均匀散开并与上方的液体充分混合,提高搅拌效果。混合液在这样的搅拌下,不易形成旋涡,能够均匀分布且不会造成固体颗粒的细化,从而提高了固体颗粒(如固体催化剂)的回收率及重复使用的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搅拌轴领域,涉及一种固体与液体混合的搅拌,尤其针对一种既需要多次回收利用又需要高强度搅拌但是颗粒强度低、易细化的固体与液体的混合搅拌。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固液混合生产中大都采用传统的搅拌器,这样的搅拌产生的搅拌能量是不均匀的,且固液接触不完全,所以需要加快转速或者延长搅拌时间。在中心轴位置,由于选择线速度较低,混合液所获能量较低,就容易造成固体颗粒的沉聚;经过加快转速或延长搅拌时间后,一个是造成能源上的浪费,还有容易切碎固体颗粒或者反应的生成物,不仅造成反应的产率、转化率下降,还会严重影响固体颗粒(如催化剂)的回收利用以及再次使用的化学性能。虽然也有一些搅拌桨采用中空结构,但桨叶底部仍然容易沉淀,而且混合液顶部固液接触也不完全,整体效果都不理想;也有一些单单只采用气体搅拌,这会造成单出口处搅拌较厉害而离出气管较远的地方则容易产生死角,且混合液的顶部和底部不易均匀混合。这些都严重造成产能的下降和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验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式气流混合机械搅拌的方式,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搅拌不匀和固体回收困难的问题,并且是提高产率、转化率、节省能耗、优化资源的有效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的方式实现:本技术采用上下桨叶搅拌并往中空转轴和下桨叶通入气流的混合搅拌方式。中空转轴顶部配置脉冲气流室,脉冲气流室连接进气管和中空转轴。中空转轴和下桨叶都是中间空心可通气流的,下桨叶底部设置一系列小孔,且下桨叶为弧形的,加大了气流的作用范围。搅拌在一定的转速下通过桨叶和气流的混合作用,使沉淀在一块的固体颗粒都能均匀散开并鼓至上方混合液,再经过桨叶的作用产生轴向和径向的力,使固体与液体的接触更加充分,达到固液完全混合,提高搅拌效果。通过气流的吹鼓和桨叶搅动的双重作用,混合液不易形成旋涡,能够均匀分布且不会造成固体颗粒的细化,从而提高了固体颗粒(如固体催化剂)的回收率及重复使用的化学性能,改善了两相接触,促进了反应。附图说明图1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中空转轴(I)、上桨叶(2)、下桨叶(4)、桨叶托套(3)、进气管(5)、脉冲气流室(6)、电机及减速机(7)的正视图;图2是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下桨叶连接中空转轴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出的脉冲式气流混合机械搅拌轴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本技术脉冲式气流混合机械搅拌轴的正视图,电机及减速机(7)固定在支撑架(8)上,带动搅拌转轴(I)转动。中空转轴(I)的中间是空心的,顶部接脉冲气流室,底部为半球形,在中空转轴(I)顶部设有脉冲气流室¢),脉冲气流室(6)上下两端各设有密封套,脉冲气流室(6)与中空转轴通过孔道通气,脉冲气流室(6)利用搅拌转速和压差自动对进气量进行脉冲式调节。上桨叶(2)为桨叶是平直的,边缘为弧形,且有左右各一片,与中空转轴(I)通过桨叶托套(3)连接,下桨叶(4)为桨叶侧面是圆柱状且俯视为弧形的,桨叶柱体中间是空心的,左右各一片桨叶,整体下桨叶俯视是S形的,且底部开设一系列的小孔,桨叶与中空转轴相通,通过焊接实现连接。 如图1所示,当搅拌混合液体时,气流通过气枪打入进气管再进入脉冲气流室,然后打入中空转轴和下桨叶,再由下桨叶透过小孔鼓吹反应釜底下的固体颗粒。转动中空转轴并通入气流时,气流迅速分布到反应釜底的各个部位,并且迅速带动釜底上的固体颗粒分散、移动,特别是那些靠近中空转轴的由于旋转线速度较低所获机械搅拌能量较低而较难混合的颗粒,同时配合桨叶的搅拌,底层固体基本可以在较低转速下迅速实现固液混合并且融入上层液体。上层的固液混和物则通过上桨叶的搅拌实现固液的充分接触混合。这样的设计,通过气流和桨叶的混合搅拌即使在转速较低的情况下,都可以实现固液的充分混合。对于生产是节省了成本 ,优化了资源,提高了产能。权利要求1.一种脉冲式气流混合机械搅拌轴,它主要包括中空转轴、上下桨叶、脉冲气流室、进气管、搅拌电机及支架,其特征是使用脉冲气流室控制进气量,脉冲气流室连接进气管和中空转轴,气流通过进气管打入脉冲气流室经中空转轴打入下桨叶再进入混合液配合上下桨叶搅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式气流混合机械搅拌轴,其特征是:所述中空转轴的中间是空心的,顶部接脉冲气流室,底部为半球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式气流混合机械搅拌轴,其特征是:所述上桨叶的桨叶是平直的,边缘为弧形,且左右各一片,与转轴通过轴套锁紧或者直接焊接在转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式气流混合机械搅拌轴,其特征是:所述下桨叶的桨叶侧面是圆柱状且俯视为弧形的,桨叶柱体中间是空心的,左右各一片桨叶,整体下桨叶俯视是S形的,且底部开设一系列小孔,桨叶与中空转轴相通,通过焊接实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式气流混合机械搅拌轴,其特征是:所述脉冲气流室的上下两端各设有密封套,脉冲气流室与中空转轴通过孔道通气,利用搅拌转速及压差自动对进气量进行脉冲式调节。专利摘要本技术是脉冲式气流混合机械搅拌轴,针对小颗粒固体与液体的高强度搅拌,提供一种既能使两相充分混合又不会使小固体颗粒在高强度搅拌下不断细化的搅拌方式。其特征是配置脉冲气流室,脉冲气流室连接进气管道和中空转轴,利用搅拌转速及压差自动对进气量进行脉冲式调节。中空转轴和下桨叶中间是空心的,下桨叶底部设置一系列小孔。通过桨叶和气流的混合搅拌,沉淀的固体颗粒都能均匀散开并与上方的液体充分混合,提高搅拌效果。混合液在这样的搅拌下,不易形成旋涡,能够均匀分布且不会造成固体颗粒的细化,从而提高了固体颗粒(如固体催化剂)的回收率及重复使用的性能。文档编号B01F3/12GK203030213SQ20122038778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邱小民 申请人:新洲(武平)林化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脉冲式气流混合机械搅拌轴,它主要包括中空转轴、上下桨叶、脉冲气流室、进气管、搅拌电机及支架,其特征是使用脉冲气流室控制进气量,脉冲气流室连接进气管和中空转轴,气流通过进气管打入脉冲气流室经中空转轴打入下桨叶再进入混合液配合上下桨叶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小民,
申请(专利权)人:新洲武平林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