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塔壁下方设有加碱管路,吸收塔塔内的中部堆放有多面空心球,在喷淋塔上增设加碱系统,该加碱系统中的加碱管路与喷淋塔塔壁的底部贯通连接;吸收塔加碱管路上设置有pH控制系统,该pH控制系统将吸收塔的pH值控制在6-7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喷淋塔上增设了加碱系统,使废气进入喷淋塔中首先进行一定程度的中和处理,此后通入吸收塔的废气再得到吸收塔内的进一步处理。由于吸收塔的工作量得到了分担,所以只需加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较少的碱液,即可将吸收塔中的pH值控制在6-7的范围内。由于废气不会再生成结晶附属于吸收塔内的设施上,所以避免了设施的堵塞,进而延长了吸收塔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纤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光纤母棒的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废气和粉尘。其中,废气以HCl气体为主,粉尘以SiO2为主,SiO2伴随着废气向外排出。为了达到国家制定的排放标准必须对混有粉尘的废气进行处理。现有废气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喷淋塔和吸收塔。其中,喷淋塔的下方塔壁设有废气进入管,喷淋塔塔内的上方设有喷淋头。喷淋塔的上方塔壁与吸收塔的下方塔壁之间由通气管道进行连接。吸收塔塔内的中部堆放有多面空心球,多面空心球的作用在于分散气流增大废气与碱液接触面积。吸收塔塔内的上方设有喷淋头。吸收塔塔壁的底部连接有加碱管路。喷淋塔与吸收塔塔壁的下方分别设有水泵,水泵通过管道与喷淋塔和吸收塔内的喷淋头连接,以实现内循环喷淋。由图1可以看出,当含有HCl气体和SiO2粉尘的废气经过外部风机的吸抽进入喷淋塔时,喷淋塔内的喷淋头通过水泵进行内循环喷淋。虽然HCl气体极易溶于水,但是废气在喷淋塔内部受到喷淋的过程中,由于溶于水的HCl气体有限,所以废气中仍会有部分高浓度HCl气体进入到吸收塔内。为了使最终向外排出的废气符合国家标准,所以在吸收塔上设置了加碱系统,已达到中和HCl气体的目的,进而使得废气得到充分处理。为了使HCl气体得到充分中和,在现有废气处理装置中,吸收塔的加碱管路中碱液的浓度需要达到PH值为14左右,进而保证吸收塔内的pH值在10-13。虽然达到了中和吸收HCl的目的,这样所产生的问题是,由于废气中存在大量SiO2粉尘和HCl气体。在pH值达到10以上时,上述物质容易在吸收塔的管道、流量计、多面空心塑料球等设施上产生晶体。这些结晶的晶体附属在管道壁等设施,会造成设置在吸收塔上的喷淋水管、流量计及多面空心球上形成大量碱垢,进而堵塞吸收塔内的设施。特别是多面空心球堵塞后会造成废气管路负压不达标,会造成生产工艺参数不达标而影响到整个生产过程。并且由于碱垢的大量堆积,会对吸收塔内设备的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能够减轻吸收塔的工作负担,有效地避免吸收塔内的各项设施受到碱垢堵塞情况的发生。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塔壁下方设有加碱管路,吸收塔塔内的中部堆放有多面空心球,在喷淋塔上增设加碱系统,该加碱系统中的加碱管路与喷淋塔塔壁的底部贯通连接;所述吸收塔加碱管路上设置有PH控制系统,该pH控制系统将吸收塔的pH值控制在6-7之间。进一步,所述喷淋塔的加碱系统中的加碱管路上设有电磁阀,该电磁阀用于控制碱液的补充量。进一步,所述喷淋塔的加碱系统中设有pH控制系统,该pH控制系统将喷淋塔的pH值控制在7-9之间。进一步,所述pH控制系统包括电信号连接的pH计以及加减系统控制计量泵。进一步,所述吸收塔中的多面空心球的堆放体积为30±5m3。进一步,所述喷淋塔内喷淋头的设置为至少三排,吸收塔内的喷淋头设置为至少一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喷淋塔上增设了加碱系统,使废气进入喷淋塔中首先进行一定程度的中和处理,此后通入吸收塔的废气再得到吸收塔内的进一步处理。由于吸收塔的工作量得到了分担,所以只需加入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较少的碱液,即可将吸收塔中的pH值控制在6-7的范围内。因为吸收塔中pH值低于10,所以废气不会生成结晶附属于吸收塔内的设施上,避免了设施的堵塞,进而延长了吸收塔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不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流量计,2、废气进入管,3、喷淋头,4、通气管道,5、多面空心球,6、吸收塔加碱管路,7、喷淋塔加碱管路,8、喷淋塔,9、吸收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思路是,在喷淋塔上设置加碱系统,使废气在进入吸收塔之前,预先得到加碱中和处理,以此减轻吸收塔的工作压力。进而降低吸收塔内的PH值,使其pH值降低至10 —下,避免废气产生碱垢堵塞吸收塔内的设施。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2,本技术是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和吸收塔。其中,喷淋塔的下方塔壁设有废气进入管,喷淋塔塔内的上方设有喷淋头。喷淋塔的上方塔壁与吸收塔的下方塔壁之间由通气管道进行连接。吸收塔塔内的中部堆放有多面空心球。本技术的重点在于,在喷淋塔上增设了加碱系统,该加碱系统中的加碱管路与喷淋塔塔壁的底部贯通连接。吸收塔的加碱管路上设置有PH控制系统,该pH控制系统将吸收塔的pH值控制在6-7之间。pH控制系统包括电信号连接的pH计以及加减系统控制计量泵。这样就能够保证废气不会产生结晶,吸收塔内的设施不会被堵塞。从图2可以看出,当含有HCl和SiO2粉尘的废气经过外部风机的吸抽进入喷淋塔时,喷淋塔内的喷淋头通过水泵进行内循环喷淋。废气在喷淋塔内部受到喷淋的过程中,已经首先进过了由喷淋塔提供的废气中和处理的工序。剩下得到处理的废气由于HCl的浓度已经降低,所以在进入吸收塔后,吸收塔只需施加较现有技术中少量的碱液即可完成废气处理的目的。为了便于喷淋塔中pH值达到预定值,所以在加碱系统与喷淋塔连接的加碱管路上设有电磁阀,该电磁阀用于控制碱液的补充量。电磁阀根据喷淋塔PH值进行开度调节,当喷淋塔pH值低于设定值时电磁阀自动打开进行补充碱液,当pH值达到设定值时,电磁阀自动关闭。为了向电磁阀提供启闭依据,所以在加碱系统中设置有PH控制系统,该pH控制系统将喷淋塔的PH值控制在7-9之间。pH控制系统包括电信号连接的pH计以及加减系统控制计量泵。在本技术中,吸收塔中的多面空心球的堆放体积为30土5m3,一般可选用34m3,以此来保证分散气流增大废气与碱液接触面积。由于喷淋塔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在于使HCl气体溶于水,所以在喷淋塔内喷淋头的设置为至少三排,而相对的吸收塔内的喷淋头设置为至少一排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已达到了不会使得吸收塔内各项设施受到碱垢堵塞的目的,尤其是多面空心球能够正常工作,保证了废气管路负压能够达标,进而使整个生产工艺能够正常进行。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塔壁下方设有加碱管路,吸收塔塔内的中部堆放有多面空心球,其特征在于:在喷淋塔上增设加碱系统,该加碱系统中的加碱管路与喷淋塔塔壁的底部贯通连接;所述吸收塔加碱管路上设置有PH控制系统,该pH控制系统将吸收塔的PH值控制在6-7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的加碱系统中的加碱管路上设有电磁阀,该电磁阀用于控制碱液的补充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塔的加碱系统中设有PH控制系统,该PH控制系统将喷淋塔的pH值控制在7-9之间。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喷淋塔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塔壁下方设有加碱管路,吸收塔塔内的中部堆放有多面空心球,其特征在于:在喷淋塔上增设加碱系统,该加碱系统中的加碱管路与喷淋塔塔壁的底部贯通连接;所述吸收塔加碱管路上设置有pH控制系统,该pH控制系统将吸收塔的pH值控制在6?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何长明,何学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富通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