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轮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913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6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力轮鞋,包括鞋体,所述鞋体底部设有鞋体支架,所述鞋体支架中部下方铰接有轮架,所述轮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所述鞋体支架前部之间设有前驱动机构,所述后轮与所述鞋体支架后部之间设有后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助力轮鞋结构简单,可以将人走路时脚跟和脚掌的起伏转化成能量,驱动轮鞋向前滚行。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人体平时走路自然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向前的动力,节省人体体力消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具体地说,是一种助力轮鞋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又称为脚踏车或单车,通常为一种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由脚蹬、曲柄、中轴、链轮、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自行车的驱动系统,以脚踩踏板为动力,并将该动力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等部件进行传动,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由于自行车具有操作简单,并具有助力装置等方面的优点,成为广泛使用的绿色环保型代步交通工具。但是,自行车也存在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等方面的不足。而作为另一种被普遍使用的代步及娱乐工具旱冰鞋,具有便于携带、操作简单等方面的优点,但旱冰鞋不具有助力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给使用者带来疲劳感,并且旱冰鞋的使用不易掌握,使用时也容易滑倒摔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助力轮鞋,可以将人体平时走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向前的动力,进而节省人体体力的消耗。本技术提供一种助力轮鞋,包括鞋体,所述鞋体底部设有鞋体支架,所述鞋体支架中部下方铰接有轮架,所述轮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所述鞋体支架前部之间设有前驱动机构,所述后轮与所述鞋体支架后部之间设有后驱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与所述鞋体支架前部铰接,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前轮的外边缘处。进一步地,所述后驱动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飞轮和齿条,所述飞轮设置在所述后轮的中部;所述齿条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鞋体支架的后部;所述齿条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轮架的后部。进一步地,所述前驱动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飞轮和齿条,所述飞轮设置在所述轮架上,所述飞轮通过换向传动机构与所述前轮连接;所述齿条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鞋体支架的前部;所述齿条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轮架的前部。进一步地,所述后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与所述鞋体支架后部铰接,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后轮的外边缘处。进一步地,所述鞋体支架上还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上设有输出接口。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接口为无线信号发射模块。进一步地,还包括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显示屏。进一步地,所述前轮有一个。进一步地,所述后轮有两个。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助力轮鞋结构简单,可以将人走路时脚跟和脚掌的起伏转化成能量,驱动轮鞋向前滚行。因此,本技术可以将人体平时走路自然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向前的动力,节省人体体力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助力轮鞋在后脚跟踩到最底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助力轮鞋在前脚掌平站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助力轮鞋在前脚掌处于最底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驱动杆;2_第一连杆;3_第二连杆;4_后轮;5_前轮;6_齿条;7_飞轮;8-鞋体;9_鞋体支架;10_轮架;11-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的助力轮鞋,包括鞋体8,鞋体8底部设有鞋底支架9,鞋底支架9中部下方铰接有轮架10,轮架10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前轮5和后轮4,前轮5和鞋底支架9前部之间设有前驱动机构,后轮4与鞋底支架9后部之间设有后驱动机构。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本技术的一实施例,该助力轮鞋包括鞋体8和设置在鞋体8底部的鞋体支架9,鞋体支架9中部下方铰接有轮架10,轮架10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前轮5和后轮4,前轮5和鞋体支架9前部之间设有前驱动机构,后轮4与鞋体支架9后部之间设有后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杆I,驱动杆I 一端与鞋体支架9前部铰接,另一端铰接在前轮5的外边缘处。后驱动装置包括相互啮合的飞轮7和齿条6,飞轮7设置在后轮4的中部;齿条6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杆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铰接在鞋体支架9的后部;齿条6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3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的另一端铰接在轮架10的后部。本技术所提供的助力轮鞋在使用时,当后脚跟向下运动时,如图1所示,通过第一连杆2推动齿条6向前下方运动,在齿条6的作用下,飞轮7向前转动,同时带动后轮4向前滚动,实现对后轮4的驱动。与此同时,前脚掌向上运动,带动驱动杆I由下向上运动,驱动杆I带动前轮5向前滚动,实现对前轮5的驱动。当后脚跟运动到最下端后,开始反向运动,后脚跟向上运动,前脚掌向下运动,参见图2和图3所示,此时驱动杆I向下运动,驱动杆I带动前轮5向前滚动,仍然可以实现对前轮5的驱动;在后脚跟向上运动过程中,齿条6在第一连杆2的带动下向后上方运动,齿条6带动飞轮7向后转动,但由于飞轮7的单向驱动的特性,此时的飞轮7不会对后轮4产生作用力,后轮4在前轮5的带动下向前滚动。如此循环,便可以提供一个不断向前的牵引力,因此不论是前脚掌向下运动还是后脚跟向下运动,总会有一个向前的作用力施加在前轮5或后轮4上,这样便使人体始终保持向前的运动方向,也可以获得向前的相对位移。当然,前驱动机构和后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式可以互换。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后驱动机构的驱动方式应用到前轮时,第一连杆的上端是铰接在鞋体支架前部的,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是铰接在轮架的前部的。此时,在前脚掌向下运动时,齿条是带动飞轮向后转动的,这就需要将飞轮通过一个换向传动机构与前轮连接,以便仍保证前轮向前滚动。另外,本技术还可以在鞋体支架上设置传感器11,传感器11上设有输出接口,传感器可以获得使用者体重、行进速度、环境温度、光线强度等信息,并通过输出接口输出。优选地,输出接口为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例如蓝牙模块等,将获得的使用者体重、行进速度、环境温度、光线强度等信息实时以无线信号的形式发射出去,然后利用显示终端接收并显示出来。显示终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显示屏,无线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的信号,显示屏用于将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信号显示出来,供使用者参考。显示屏优选采用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当然,对于不需要实时获得数据的应用场合,也可以在传感器中设置存储模块,将传感获得的各种信息存储下来,在需要时通过输出接口(例如USB接口等)输出。本技术中,鞋体8优选为护脚靴。前轮5优选有一个,后轮4优选有两个。本技术提供的助力轮鞋可以将人体平时走路消耗的能量转化为向前的动力,节省人体体力消耗,并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所需的各种信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助力轮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体,所述鞋体底部设有鞋体支架,所述鞋体支架中部下方铰接有轮架,所述轮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所述鞋体支架前部之间设有前驱动机构,所述后轮与所述鞋体支架后部之间设有后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轮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动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力轮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体,所述鞋体底部设有鞋体支架,所述鞋体支架中部下方铰接有轮架,所述轮架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所述鞋体支架前部之间设有前驱动机构,所述后轮与所述鞋体支架后部之间设有后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勇张鹏飞徐粤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维信诺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