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8726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6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料装置,包括料罐、过滤器、加料泵和喷嘴,其中:所述料罐、所述过滤器和所述加料泵通过管线相连接,所述加料泵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喷嘴,所述料罐中的料液经由所述过滤器进入所述加料泵,并从所述喷嘴喷出;其中,还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连通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料罐,所述连通管的竖向高度高于所述料罐的工作液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混有空气的料液吸入到齿轮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有空气的料液吸入到加料泵而造成加料泵输出压力下降、工作可靠性低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草机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加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烟草制丝加工工艺中,为改善香烟的吸味,都要对烟叶进行一道加料工艺处理。在加料控制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加料泵无法将料液泵出的情况发生,造成生产过程中断,需要加料的烟叶工作人员将料液卸出来再重新加料,因而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还会对产品的工艺质量产生很大影响。现在使用的加料泵主要是采用控制精度高的齿轮泵。产生加料不正常的原因,经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于加料管线中有空气无法排出,当混有空气的料液吸入到齿轮泵时,由于空气是可压缩的,使得加料泵输出的压力下降,导致料液无法泵出。具体如下:图1示出的是现有技术中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加料装置包括料罐I’、过滤器3’、加料泵4’和喷嘴5’,其中:料罐I’顶壁具有料液进口 11’。料罐I’、过滤器3’和加料泵4’通过管线相连接,加料泵4’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喷嘴5’,料罐I’中的料液经由过滤器3’进入加料泵4’,并从喷嘴5’喷出。在料罐I’和过滤器3’相连通的管线上设置有阀门2’。现有的加料装置的工作过程是:生产之前,阀门2’处于关闭状态,首先将料液加入到料罐I’中,加热并搅拌。生产时,阀门2’和加料泵4’处于开启状态,料液经由加料管线,通过过滤器3’流入到其后方的管线中,并逐渐填满其后方的管线,再流入到加料泵4’中,最终从喷嘴5’喷出。当过滤器3’两端的管线都充满料液时,原来管线和过滤器3’中没有排出的空气将没有通道可以排出,这部分空气将会主要集中在过滤器3’中。而一旦过滤器3’中的空气被吸入到加料泵4’中,由于空气可以压缩,则会造成加料泵4’的输出压力降低,料液流量大小发生大幅波动,加料泵的工作频率变得极为不稳定,甚至会出现料液无法泵出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加料装置,其能够防止混有空气的料液吸入到齿轮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有空气的料液吸入到加料泵而造成加料泵输出压力下降、工作可靠性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料装置,包括料罐1、过滤器3、加料泵4和喷嘴5,其中:所述料罐1、所述过滤器3和所述加料泵4通过管线相连接,所述加料泵4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喷嘴5,所述料罐I中的料液经由所述过滤器3进入所述加料泵4,并从所述喷嘴5喷出;其中,还包括连通管6,所述连通管6连通所述过滤器3和所述料罐I,所述连通管6的竖向高度高于所述料罐I的工作液面。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3侧壁的中上部开设有通孔31,所述通孔31与所述连通管6的一端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料罐I顶壁具有料液进口 11,所述料液进口 11与所述连通管6的另一端相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阀门2,所述阀门2设置在所述料罐I和所述过滤器3相连通的管线上。进一步,所述加料泵4为齿轮泵。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增设一根连通管,将过滤器和料罐连通起来,利用连通器原理使得聚集在过滤器的容纳空间上方的空气能够通过料罐排出,因此消除了齿轮泵因吸入空气导致输出压力降低、工作稳定性差的问题,从而使得料液的流量和输入到加料泵的频率变得非常稳定,进而保证了加料泵工作的可靠性,解决了因加料泵输出压力降低而导致的料液泵出不稳定甚至无法泵出的问题;此外,本技术在过滤器中充满料液溢出的时候,还能避免溢出的料液被直接排放在外部环境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便于每批次生产结束后将管线吹出的料液吹回到料罐中。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采用现有技术中加料装置的加料运行趋势图;图4为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加料装置的加料运行趋势图。图中标记:1’、料罐;11’、料液进口 ;2’、阀门;3’、过滤器;4’、加料泵;5’、喷嘴;1、料罐;11、料液进口 ;12、料液排出口 ;2、阀门;3、过滤器;31、通孔;4、加料泵;5、喷嘴;6、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加料装置的过滤器中容易聚集空气而造成加料泵输出压力下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利用连通器原理使得聚集在过滤器中的空气能够自动排出。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加料装置包括料罐1、过滤器3、加料泵4和喷嘴5。其中:料罐I具有料液进口 11,料液进口 11设置在料罐I的顶壁。料罐I具有料液排出口 12,料液排出口 12设置在料罐I的底壁。料罐I的料液排出口 12通过出料管线与过滤器3相连通,从料液排出口 12排出的料液通过出料管线进入过滤器3中。过滤器3通过管线与加料泵4相连通,加料泵4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喷嘴5。加料泵4工作时,过滤器3中的料液和空气均会通过管线吸入加料泵4中,并从喷嘴5喷出。连通器原理指的是几个底部互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时候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将过滤器3中的空气自动排出,本技术还包括连通管6,并使连通管6将过滤器3和料罐I连通起来,并且连通管6的竖向高度高于料罐I的工作液面。料罐I中的料液经过过滤器3后进入连通管6中,连通管6中的料液的工作液面逐渐上升,直至与料罐I中的工作液面同高,料液中的空气则会通过连通管6排放出去。尽管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将过滤器3中聚集的空气自动排放出去,但是,在过滤器3中充满料液的时候,过滤器3中的料液也会通过连通管6溢出,而料液是带有腐蚀性的液体,直接排放到外部环境会污染环境,因此,本技术可以将连通管6与料罐I的料液进口 11连通。这样不仅能够使过滤器3中聚集的空气通过连通管6进入料液进口 11,然后再通过料液进口 11散发在大气中而起到自动排出过滤器3中聚集的空气的作用,还能够避免溢出的料液直接排放在外部环境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此外,将连通管6与料罐I相连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每批次生产结束后,为保持将管线中的料液充分回收并清洗干净,工作人员需要用压缩空气对管线进行吹扫,利用将连通管6便可以将管线吹出的料液吹回到料罐I中。因此,在加料泵4工作时,过滤器3中的空气不会被吸入到加料泵4,从而保证了加料泵4工作的可靠性,解决了因加料泵4输出压力降低而料液无法泵出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空气通常是聚集在过滤器3的上方,因此在过滤器3侧壁的中上部开设一通孔31,并使通孔31与连通管6相连通,从而便于空气的自动排出。上述各实施例中,本技术还包括阀门2,阀门2设置在料罐I的料液出口 12和过滤器3相连通的管线上,用于控制料罐I中料液的排出。上述各实施例中,加料泵4采用的是齿轮泵,齿轮泵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工艺性较好,成本较低。2、与同样流量的其他各类泵相比,结构紧凑,体积小。3、自吸性能好,无论在高、低转速甚至在手动情况下都能可靠地实现自吸。4、转速范围大,因泵的传动部分以及齿轮基本上都是平衡的,在高转速下不会产生较大的惯性力。5、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料装置,包括料罐(1)、过滤器(3)、加料泵(4)和喷嘴(5),其中:所述料罐(1)、所述过滤器(3)和所述加料泵(4)通过管线相连接,所述加料泵(4)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所述喷嘴(5),所述料罐(1)中的料液经由所述过滤器(3)进入所述加料泵(4),并从所述喷嘴(5)喷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管(6),所述连通管(6)连通所述过滤器(3)和所述料罐(1),所述连通管(6)的竖向高度高于所述料罐(1)的工作液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天勤陈守义郭剑华黄闽龙温炜琼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