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5654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5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假足,具有基体弹簧(23),该基体弹簧具有前足区域(231)和足跟区域(232),该假足还具有设置在基体弹簧(23)上方用于将假足固定在假肢上的连接装置(9,10)并且还具有正面支撑装置(25,26,27),在该正面支撑装置的上端部(140)上设置有所述连接装置(9,10)并且在该正面支撑装置的下端部(250)上固定在一可绕假足纵轴线(230)扭转的扭转元件(28)上,其中,所述扭转元件(28)构造成单侧地在足跟区域(232)中或在前足区域(231)中固定在所述基体弹簧(23)上的板簧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假足,具有一基体弹簧,该基体弹簧具有前足区域和足跟区域,该假足还具有设置在基体弹簧上方、用于将假足固定在假肢上的连接装置,还具有正面支撑装置,在其上端部上布置有所述连接装置并且在其下端部上固定有在可绕假足纵轴线扭转的扭转元件。本专利技术同样涉及一种假足,具有一基体弹簧,该基体弹簧具有前足区域和足跟区域,该假足还具有设置在基体弹簧上方的连接装置,用于将假足固定在假肢上。
技术介绍
DE 10 2006 004 132 Al描述了一种人工足,具有从足跟区域延伸到足趾区域的弹性的足底结构,该足底结构具有一纵轴、到小腿的连接装置、在高度上延伸的上支撑结构以及设置在上支撑结构与足底结构之间的弹性连接元件。上支撑结构大致在纵向上大致在足中心与足底结构通过耦合装置连接,该耦合装置允许在足底结构与支撑结构之间的相对翻转运动。在此,支撑结构与足底结构之间的距离在连接结构的中心至少在患者站立时在重量负荷下保持恒定。关节装置由弹性的塑料缸筒组成,该缸筒以下端面支承在足底结构上并且以上端面支承在支撑结构的下侧面上。柱装置补充该塑料缸筒并且在其两个端部上具有球头,这些球头一方面支承在足底结构上并且另一方面支承在支撑结构上,并且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同样可行的是,关节装置以球冠的形式构成,具有相应地共同作用的球套,用于由此形成支撑结构与足底结构之间的可翻转的连接。通过按照该现有技术的人工足能够改进行走期间的可翻滚性,此外通过向前移位的力导入点而存在良好限定的站立静态。但通过弹性塑料缸筒只能实现小的复位力,因此在行走时必需仅通过足底结构来实现该人工足的弹性特性。此外通过塑料缸筒使用了易磨损的元件,这不利于力导入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假足,它提供用于协调假足翻滚特性的更好可能性并且即使在地面变化的情况下也提供站立期间的精确静态。按照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具有主权利要求或并列权利要求的特征的假足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给出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扩展结构和改进方案。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假足具有基体弹簧,该基体弹簧具有前足区域和足跟区域,该假足还具有设置在基体弹簧上方、用于将假足固定在假肢上的连接装置,还具有正面支撑装置,在正面支撑装置的上端部上设置有该连接装置并且在正面支撑装置的下端部上固定在一可绕假足纵轴线扭转的扭转元件上,本专利技术规定,所述扭转元件构造成单侧在足跟区域中或在前足区域中固定的板簧装置。通过夹紧扭转元件在足跟区域中的单侧夹紧能够实现,在足跟区域落下时除了绕足纵轴线的扭转外还可以进行绕横向于该足纵轴线延伸的轴线的弯曲,使得扭转元件除了在行走方向上的角度补偿可能性外还提供附加的弹性元件,以便能够实现相对柔和的足跟踩地。然后在前足区域落下以后并且在假足翻滚期间,扭转元件的自由前端部就支承在基体弹簧上,由此通过基体弹簧与扭转元件的并联产生加固作用。通过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假足能够实现,良好限定的静态通过力导入点向前移位而转变到动态结构,同时在地面变化或者鞋子不同的情况下也保证站立稳定。扭转元件通常防止在假足的纵向延伸长度上的可移位性或可变形性,通过该扭转元件使支撑结构在足底结构上的支承点精确地、位置持久地保持,不会产生由磨损引起的力导入位置变化。在本专利技术的替换方案中规定,一种假足,具有基体弹簧,该基体弹簧具有前足区域和足跟区域,该假足还具有设置在基体弹簧上方的连接装置,用于将假足固定在假肢上,其中,所述连接装置固定在可绕假足纵轴线扭转的扭转元件上,该扭转元件构造成单侧在足跟区域中固定在基体弹簧上的板簧装置。所述扭转元件作为板簧仅固定在基体弹簧的足跟区域中,由此在足跟踩地时所述扭转元件的前端部离开基体弹簧并且使扭转元件前端区域中与基体弹簧的距离增大。在此,所述连接装置安置在扭转元件在基体弹簧上的固定部位之前,使得所述扭转元件在足跟踩地时同样弹动地一起作用。在进一步的站立阶段的过程中,所述基体弹簧下降到完全接触到地面上。紧接着,所述扭转元件继续向基体弹簧方向下降,直到扭转元件的前端部支承在基体弹簧的上侧面上。在前足负荷增加时,不仅所述基体弹簧而且所述扭转元件共同地向地面方向弯曲,由此所述基体弹簧与所述扭转元件共同作用并且并联。在此所述扭转元件支承在基体弹簧上的侧面上,并且,在扭转元件后端部上起作用的力在固定器件、例如螺钉(扭转元件通过它们固定在基体弹簧上)继续导引到基体弹簧上。为了避免扭转元件的前端部分硬碰撞到基体弹簧上,设有衬垫元件,例如泡沫材料或类似物。通过扭转元件在足跟区域中的单侧固定,不仅可以实现绕足纵轴线的可扭转性,而且可以实现绕在中间-侧面延伸的轴线的弹性,由此也可以在站立期间、即在站立阶段中使基体弹簧简单地适配于不平的地面。在扭转元件在前足区域中单侧铰接时,发生基体弹簧和扭转元件在足跟踩地时的并联,由此保证稳定踩地。在翻滚运动过程中,在前足负荷增加时,扭转元件可以绕横交于纵向的轴线弯曲,使得存在用于协调假足弹性的附加弹簧。所述扭转元件的可扭转性在站立阶段期间根据铰接位置不同而变化。通过扭转元件的单侧铰接可以使不固定在基体弹簧上的另一端部在弯曲负荷下离开基体弹簧,即基体弹簧与扭转元件之间的距离增大,或者如果在初始位置中已存在向基体弹簧方向的移位则该距离减小。在扭转元件与基体弹簧之间可以形成一自由空间,以便一方面能够允许向基体弹簧方向移位,另一方面在基体弹簧与扭转元件之间存在台阶或者支座情况下在扭转元件贴靠在台阶或者支座上的状态下也能提供扭转元件的附加弯曲。在扭转元件与基体弹簧之间可以设置一缓冲元件,用于在翻滚或踩地期间阻尼扭转元件在基体弹簧上的碰撞。所述缓冲元件可以具有允许扭转元件即使在贴靠与基体弹簧上的状态下也能扭转的形状,例如倒圆的或者作为连接条。替换地,扭转元件与基体弹簧之间的接触面也可以构造成平面,使得在站立阶段期间在扭转元件贴靠在基体弹簧上时不能扭转。由此提供假足的更大稳定性。基于扭转元件的构造为板簧装置、即构造为一体式的或者多体式的板簧的构型,规定,所述扭转元件可以绕在中间-侧面延伸的轴线扭转,使得产生各个弹簧元件、即扭转元件和基体弹簧分级地变得有效。从连接装置、例如连接适配器引向扭转元件的正面支撑装置同样可以构造成弹簧或者弹簧组,以便提供附加的弹性部件,通过该弹性部件可以调整对于对应的假足使用者和对应的使用领域或者假足使用者的喜好的适配。所述正面支撑装置最好构造成板簧或者板簧组。所述正面支撑装置可以构造成可绕垂直轴线扭转,由此在站立阶段中即使在绕垂直轴线的旋转负荷下也有一定的可退让性,使得即使在假足完全与地面接触时也能实现绕垂直轴线的可扭转性和可退让性。由此可以使假足在行走或站立期间的行为对于假足使用者而言更舒适。所述正面支撑装置在行走方向上优选终止在连接装置之前,即大致在该区域中:在站立期间的地面反作用力的力矢量通过该区域穿过假足延伸。因此所述正面支撑装置大约在连接装置之前面3至5厘米处终止。所述正面支撑装置可以在基体弹簧上支撑在支撑区域,该支撑区域在行走方向上位于连接装置之前。支撑区域可以通过扭转元件或通过连接条、衬垫、阻尼器或类似物在扭转元件下方或在基体弹簧上构成。所述正面支撑装置可以在基体弹簧的中部支撑在基体弹簧上,其中,不仅在纵向上而且在横向上的中心支撑是有利的。在基体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莫斯勒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博克保健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