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建良专利>正文

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638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其是接设于一义肢小腿部向下延伸的一接管下端,其特征在于:该义足包括:    一义足本体,外形仿似人体足部而于其内部界定一容置空间;    一中座构件,设于该义足本体内部的容置空间,该中座构件具有一缸体及一容置且密封于该缸体内部的流体,该缸体内部的流体通道并限缩形成一通孔;    一接管座构件,具有一枢设于该缸体而可相对该缸体前后枢转的枢转部、一容设于该缸体内部并与该枢转部固定的旋转部,及一自该枢转部向上延伸以供该接管接设的接管部,该旋转部挤压该缸体内部的流体。(*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义足,特别是涉及一种于各种起伏地形下具良好缓冲效果的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
技术介绍
义足设计制造上,主要以软硬适中、穿戴舒适及行走便利等为主要考量。如图1所示的一以往义足91,其构造主要是于一义足本体911内部设有一弯弧状弹片912,并借弹片912上方一接管座913供一义肢小腿段92的一接管921接设。当义肢穿戴者行走时,其身体重量将借由接管921、接管座913及弹片912,并借义足本体911本身软性材料特性,获得一缓冲吸震效果。而当义肢穿戴者于爬山或于其他起伏较大地面行走时,由于弹片912连同义足本体911于前后弯曲方向提供的挠性有限,而无法配合地面坡度适当弯曲,不但使穿戴者行走步态明显异常,也由于吸震缓冲效果不佳,而易导致穿戴者无预防下意外跌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良好缓冲吸震效果,且具较大前后弯曲幅度及适当紧度的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其是接设于一义肢小腿部向下延伸的一接管下端,其特征在于该义足包括一义足本体,外形仿似人体足部而于其内部界定一容置空间;一中座构件,设于该义足本体内部的容置空间,该中座构件具有一缸体及一容置且密封于该缸体内部的流体,该缸体内部的流体通道并限缩形成一通孔;一接管座构件,具有一枢设于该缸体而可相对该缸体前后枢转的枢转部、一容设于该缸体内部并与该枢转部固定的旋转部,及一自该枢转部向上延伸以供该接管接设的接管部,该旋转部挤压该缸体内部的流体所述的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其特征在于该义足本体是由挠性材料制成,该义足还包括一较该义足本体硬度高而容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以供该中座构件接设的底座。所述的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其特征在于该中座构件是通过一万向轴承接设于该底座。所述的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其特征在于该中座构件还具有位于该缸体前后侧的一前抵压部及一后抵压部,该义足则还包括分别位于该前、后抵压部与该底座间的一前弹性件及一后弹性件。所述的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其特征在于该缸体内部供该流体流动的该流体通道是呈圆环形,而该接管座构件的旋转部则为一密接于该缸体内缘并可相对该缸体旋转的半圆形片体。所述的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其特征在于该中座构件还具有一凸出于该缸体内部,并插入该通孔内的调整件,可调整通孔截面积,以改变流体通过通孔的速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其是包括一义足本体、一中座构件及一接管座构件,义足本体的外形仿似人体足部且内部界定有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并设有一中座构件,而中座构件具有一缸体及一容置且密封于该缸体内部的流体,该缸体内部的流体通道并经限缩而形成一通孔,另外,接管座构件则具有一枢设于该缸体而可相对该缸体前后枢转的枢转部、一容设于该缸体内部并受该枢转部带动旋转的旋转部,及一自该枢转部向上延伸以供该接管接设的接管部,该旋转部的旋转将挤压该缸体内部的该流体,使该流体通过该通孔而相对提供该旋转部一缓冲作用。附图说明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一种以往义足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较佳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侧向局部剖视图,以显示一接管座构件构造图4是自图3剖线IV所得的前视剖视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于脚尖着地状态侧向剖视示意图。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于脚跟着地状态侧向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4所示,本技术可适用于不同地形的义足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义足本体1、一底座2、一中座构件3、一前弹性件41、一后弹性件42及一接管座构件5,而供接设于一义肢小腿部6向下延伸的一接管61下端。义足本体1是由发泡PU(聚氨酯)或其他挠性材料制成,其外形仿似人体足部而于其内部界定一容置空间11,并于容置空间11后上方大约对应脚踝部位形成一开口12。底座2是由较义足本体1具较高硬度,如碳纤、工程塑胶或其他适当材料制成,而容置于容置空间11内底缘上方,底座2对应开口12下方处并向上凸设一供中座构件3对应部位设置的轴承座21,其细节容后详述中座构件3设于容置空间11内,而具有一接设于底座2的轴承座21的万向轴承31、一自万向轴承31向上延伸的缸体32、一容置且密封于缸体32内部的流体33、一凸出于缸体32内部以调整流体33通道的调整件34,及位于缸体32前后侧的一前抵压部35及一后抵压部36。万向轴承31借一固定螺栓311活动穿设于轴承座21,而与轴承座21间具有一前后左右及水平面等多方向枢转作用,由于其属以往构件而不另详述。本实施例中流体33为液压油,然其他适当的液体或气体也可适用。缸体32包含一圆形中空壳体321、一自壳体321一侧径向向外凸设的阀座322、一自阀座322向内凸伸至壳体321内部以阻隔流体33流动的阻隔块323、一自阻隔块323向内形成的圆形固定环324,及一对借任何以往方式封闭壳体321内的流体33并可相对壳体321旋转的封盖325。中空壳体321内缘与固定环324外缘间形成一供流体33流动的圆环形通道。阀座322内部开设一贯孔326,调整件34则为一穿设于贯孔326且可沿贯孔326径向调整位置的阀杆,阻隔块323上下并开设一可供流体33流通而具限缩流体33通道作用的通孔327,借调整件34于贯孔326内的内外移动并插入通孔327,可调整通孔327截面积以改变流体33通过通孔327速度。固定环324内部形成一供补注流体33且连通至流体33通道的补油缸328,且补油缸328于一般未使用状态下是呈紧密封闭。前抵压部35及后抵压部36分别自缸体32前后凸伸,前弹性件41及后弹性件42则分别位于前、后抵压部35、36下缘与底座2间,以提供前、后抵压部35、36向上的回复弹力。本实施例中前、后弹性件41、42皆为弹性胶制成,然其他适当弹性构造也可适用。接管座构件5具有一枢设于缸体32而可相对缸体32前后枢转的枢转部51、一容设于缸体32内部并受枢转部51带动旋转的旋转部52,一对连接枢转部51及旋转部52的固定件53,及一自枢转部51向上延伸以供接管61接设的接管部54。枢转部51包含一对平行设置于壳体321相反两外侧的枢转片511,而借呈螺栓状的两固定件53水平穿过两枢转片511、两封盖325及密接于壳体321内缘并可相对壳体321旋转的半圆形片体状旋转部52,使枢转部51及旋转部52得同步前后转动。旋转部52与壳体321内缘及固定环324外缘间并各设有一止漏橡胶轴521,以防止流体33于其间隙泄漏。借上述构造,如图5、6所示,接管座构件5相对底座2的前、后枢转作用,可配合各种起伏地形而提供一较大的前后弯曲幅度;且当义肢小腿部6经由接管61带动接管座构件5相对底座2前、后枢转时,旋转部52将压送流体33通过通道限缩的通孔327,而相对提供旋转部52连同接管座构件5及义肢小腿部6一缓冲作用,并确保义足与义肢小腿部6间维持一适当的紧度而不致过度摆动增加穿戴者不适,同时借调整件34更可视个人体能及习惯进一步调整其缓冲效果。尤其当义足着地或离地时,更借前、后弹性件41、42的弹性缓冲作用提供一吸震效果,除提升义肢穿戴舒适度外,更具避免穿戴者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良陈建全陈怡君
申请(专利权)人:陈建良陈建全陈怡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