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脑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7847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3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腹脑治疗装置,其特点是由治疗盒(1)、治疗模块(6)、电加热片(9)、温控器(10)、电源插座(5)、电源线插头组成。用于腹脑信息干预,治疗和预防人体动物疾病,以及人体美容与保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脑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人体腹脑治疗的工具,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现代医学已发现,腹部是人体的第二大脑,即“腹脑”。1907年美国医学博士拜伦罗宾逊出版的《腹部和盆腔脑》,公布了腹脑的发现。1998年美国哥伦毕业大学解剖学与细胞生理学教授迈克尔.歌松发表《第二大脑》,详述了腹脑的解剖发现与功能发现。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腹部为阴海,内纳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都与腹部有联系,腹部是全身经络走循最多的部分,也是经络“决生死,除百病”的治疗部位。已有的医学治疗工具与技术,主要针对腹部具体穴位点治疗,如脐疗是在肚脐即神闕穴上施治,包括各种脐疗药剂及各种针灸工具。中国薄智云教授专利技术的腹针疗法,是发现了腹部分布的八廓穴位分布图,用针刺其中穴位治疗多种疾病。以腹脑作为整体干预治疗的工具,目前尚未见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腹脑整体治疗的医疗装置,其技术方案是: 本专利技术由治疗盒(I)、治疗模块(6)、电加热片(9)、电加热温控器(10)、电源插座(5)、电源线插头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盒(I)是由塑料或橡胶或其他具有导热传热功能的材料制成,由盒体(2)与盒盖(3)构成,用于装置治疗模块(6)等。盒的内空直径3-30cm,内空高度是l-5cm,盒的一面布有若干孔隙(4),孔隙(4)直径0.5_5mm,盒的一侧有安装电源线插座的预留孔(5);盒壁的厚度是l_5mm。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加热片是硅胶电加热片(9),加热片上布有多个透气孔(11),力口热片(9)直径8-18cm,通电后即可加热,功率20-60 ,电加热器材厂有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加热温控器(10 )是连接电加热片(9 )与电源,能感应控制电加热片(9 )加热温度的温控器(IO ),温度控制范围为40-80°C,温控器材厂有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模块(6)由治疗药物、石蜡制成,所述的药物是为了治疗和预防人体与动物疾病,有目的调节人或动物生物机能或者为受孕或避孕以及美容而作用于人体或动物的单一化合物、生物制品和组合物,也包括天然植物与矿物及提取物。所述的石蜡是市售的通用固体石蜡,系自石油或负岩油中得到的各种固形烃的混合物。治疗模块的制备方法包括:①加热石蜡,温度70-90°C,时间20-40分钟,使其融化加入治疗药物粉体,加入的比例为:按重量百分比,石蜡10-40%,药物10-90% 加入后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再加热一次,加热温度70-90°C,加热时间10-30分钟,使物料软化。④将已充分软化的物料装入模具(其模具内空大小与治疗盒内空容积相匹配),先装入50%的物料压平成治疗模块上半层(7 ),放置电加热片(9 )(连接有温控器(10 ))在物料上,再装入余下50 %的物料压平成治疗模块下半层(8);⑤放置2-3小时后出模,即制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治疗模块(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插座(5 )是电器通用的2厢插座或DC插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源线为彡0.5cm2的普通电源线的插头,普通电器厂均有生产销售。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还包括:①按治疗盒(I)的尺寸要求制作模具,制造治疗盒(I);②在治疗盒(I)内装入治疗模快(6 )(内含电加热片(9 )与温控器(10 ));③在治疗盒(I)上安装电源插座(5),连接治疗模块内电加热片(9)的电源线;@盖上治疗盒盖(3),用与治疗盒(I)材质相匹配的粘胶剂将盒体(2)与盒盖(3)粘接为一个整体的治疗盒(I);⑤配置电源线插头,装入包装箱。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打开包装箱,将治疗盒插上电源线,接通电源,预加热20-40分钟,再将电源线拔掉,然后将治疗盒有孔隙(4)的一面贴腹部进行腹脑治疗,每次治疗1-2小时,每日治疗I次。治疗结束后,取下治疗盒,置于包装箱内保存。本专利技术的用途是置于腹部,用于腹脑靶向干预,治疗和预防人体与动物疾病,以及人体保健与美容。附图说明 图1.治疗盒示意图 1.治疗盒 2.盒体 3.倉盖 4.孔隙 5.电源插座预留孔 图2治疗模块示意图 6.治疗模块 7.治疗模块上半层 8.治疗模块下半层 图3硅胶电加热片示意图 9.硅胶电加热片 10.温控器 11.硅胶电加热片透气孔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用橡胶模具普通橡胶工艺加工制作硅胶治疗盒(1)48个,盒体(2)内空17cm,内空高度3cm,盒盖(3)有若干微小孔隙(4),孔隙(4)直径Imm,盒壁厚度2mm,盒的一侧有安装电源插座的预留孔。称取石蜡7公斤,置入烘箱,用80°C温度加热30分钟,使石蜡充分软化,再称取降血糖活性药物粉体即靶向信息干预剂15公斤,电气石粉3公斤,加入融化的石蜡中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再放入烘箱内,用80°C温度加热20分钟让物料充分软化后取出。然后将已软化的物料的50%分别装入48个与治疗盒(I)容积相同的模具中,压平成治疗模块上半层(7)在每个中间层放置硅胶电加热片(9)(带温控器(10),温控范围50-60°C),再分别装入余下50 %的软化物料,压平成治疗模块下半层(8),放置2小时后出模,制成治疗模块然后将治疗模块(6 )装入治疗盒(I)中,用硅酮胶将治疗盒体(2 )与盒盖(3 )粘接封口,在治疗盒(I)预留孔(5)安装电源插座,配上电源线插座,装入包装箱中供临床验证疗效。本实例产品对48例糖尿病降糖使用者腹脑靶向信息干预降血糖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48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诊断按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入选前空腹血糖(FBG)彡7.0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2hPBG)彡11.1mmol/L但〈16.7mmol/L0其中27例伴有肥胖和高脂血症,22例伴有肥胖和高血压。病程I个月-12年,平均(38.47±52.21)个月。入选前未用降糖药物治疗19例,已用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治疗29例。所患高脂血症、高血压在诊断糖尿病后或诊断前I年内发现,肥胖发病年龄均> 30岁。有严重代偿失调性酸中毒,糖尿病性昏迷,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妊娠及肝肾功能不良者;酗酒或吸毒史、严重应激状态、对磺胺类、磺脲类药物过敏史排除入选。1.2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测定FBG、2hPBG、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及C肽水平,并行血、尿常规和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曾服磺酰脲类药者停用I周。用本专利技术装置,先预加热20分钟,去掉电源线将其置于腹部治疗,每日I次,每次1-2小时。二周后对患者做各项指标检测。所有患者均控制饮食,有高血压者给予降压治疗。1.3 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FBG〈6.66mmol/L,2hPBG〈8.33mmol/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有效:治疗后症状改善,FBG〈8.33mmol/L,2hPBG<9.99mmol/L ;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变,血糖变化亦未达到标准。2、结果治疗2周后,显效20例(41.67%),有效23例(47.92%),无效5例(10.41%),总有效率89.59%。患者空腹、餐后2h的胰岛素和C肽水平均无显著升高。本组48例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未见毒副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腹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治疗盒(I)由治疗盒体(2 )、治疗模块(6 )、电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治疗盒(1)由治疗盒体(2)、治疗模块(6)、电加热片(9)、温控器(10)、电源插座(5)、电源线插头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孟君杨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卫神农慢性病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