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杰雄专利>正文

自动进料的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32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进料的抛光机,它包括具有导槽的机座,机座上导槽的一侧安装有抛光轮及其驱动电机,在所述导槽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抛光轮对应的导向偏心轮,偏心轮上设有穿过其偏心孔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呈旋动式分别穿套在轴承座上,所述机座上还设有一传动变速箱,传动变速箱由传动电机驱动,传动变速箱上设有与偏心轮主轴的一端联接的软体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抛光效果好、省时省力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抛光机
,具体属于一种可自动进料的抛光机
技术介绍
现有圆棒或圆管的抛光设备中,其结构包括具有导槽的机座,机座上导槽的一侧安装有抛光轮及其驱动电机,抛光时,人们把需要抛光的圆棒或圆管朝导槽方向插入机座内,并旋动圆棒或圆管,使抛光轮与圆棒或圆管磨擦,实现抛光圆棒或圆管表面之目的。上述结构的抛光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抛光时,需人工协助把圆棒或圆管插入机座内,并旋动圆棒或圆管让抛光轮打磨,受人手与抛光轮转速不协调影响,使圆棒或圆管的抛光滑度不均匀,甚至出现因过快推进圆棒或圆管,而造成圆棒或圆管表面出现漏抛的现象;再者,利用人工推进圆棒或圆管,其抛光效率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抛光效果好、省时省力且自动进料的抛光机。为实现上述目的自动进料的抛光机,包括具有导槽的机座,机座上导槽的一侧安装有抛光轮及其驱动电机,在所述导槽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抛光轮对应的导向偏心轮,偏心轮上设有穿过其偏心孔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呈旋动式分别穿套在轴承座上,所述机座上还设有一传动变速箱,传动变速箱由传动电机驱动,传动变速箱上设有与偏心轮主轴的一端联接的软体轴。所述软体轴由钢丝拧制而成的轴芯和缠绕在所述轴芯上的保护弹簧构成。所述轴芯的两端还设有接头,保护弹簧设置在轴芯两端的接头之间,所述保护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轴芯两端的接头。所述接头是由金属块包覆并固定在轴芯的端部构成。所述软体轴上的接头与偏心轮的主轴端部螺固在一起。所述导槽上沿其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抛光轮及与之相对应的偏心轮,相邻的两个偏心轮上的偏心孔呈错位对置,并由软体轴连接所述偏心轮上的主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改良抛光机的结构,在所述导槽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抛光轮对应的导向偏心轮,偏心轮由软体轴连接于传动变速箱,利用传动电机带动传动变速箱驱动偏心轮转动,转动时,偏心轮与偏心轮形成3~6度错位现象,使圆棒或圆管受偏心轮错位磨擦螺旋式轴向运动。这样圆棒或圆管抛光效果均匀,实现自动导向进料,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抛光机的立体图图2是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软体轴的示意图图中所述1为导槽,2为机座,3为抛光轮,4为驱动电机,5为偏心轮,501为主轴,6为轴承座,7为传动变速箱,8为传动电机,9为软体轴,901为轴芯,902为保护弹簧,903为接头,10为滑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自动进料的抛光机,包括具有导槽1的机座2,机座2上导槽1的一侧安装有可调滑动装置10,其滑动装置10可调整抛光轮对圆棒或圆管的表面磨擦。可调滑动装置10的一侧设有调整螺杆,螺杆的一端安装在滑动装置10上作为调整,另一端设有手动调整转盘。可调滑动装置10上安装有抛光轮3及其驱动电机4,抛光轮3经驱动电机4由皮带、轴连接。在所述导槽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抛光轮3对应的导向偏心轮5,偏心轮5上设有穿过其偏心孔的主轴501,所述主轴501的两端呈旋动式分别穿套在轴承座6上,所述机座2上还设有一传动变速箱7,传动变速箱7由传动电机8驱动,传动变速箱7上设有与偏心轮5主轴501的一端联接的软体轴9。所述软体轴9由钢丝拧制而成的轴芯901和缠绕在所述轴芯901上的保护弹簧902构成。所述轴芯901的两端还设有接头903,所述软体轴9上的接头903与偏心轮5的主轴501端部螺固在一起。接头903与主轴501是插入轴承座6上的接轴套,接轴套上开有贯通两端的套孔,套孔外壁开有螺孔,螺钉螺接在螺孔上。上述接头插入套孔内由螺钉螺固。所述导槽1上沿其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抛光轮3及与之相对应的偏心轮5,相邻的两个偏心轮5上的偏心孔呈错位对置,并由软体轴9连接所述偏心轮5上的主轴501。如图3所示,所述软体轴9由钢丝拧制而成的轴芯901和缠绕在所述轴芯901上的保护弹簧902构成。所述轴芯901的两端还设有接头903,保护弹簧902设置在轴芯901两端的接头903之间,所述保护弹簧902的两端分别固接轴芯901两端的接头903。所述接头903是由金属块包覆并固定在轴芯901的端部构成。工作原理开启抛光机,由抛光机一侧的进料口插圆棒或圆管,圆棒或圆管接触偏心轮,偏心轮由软体轴连接于传动变速箱,利用传动电机带动传动变速箱驱动偏心轮转动,转动时,偏心轮与偏心轮形成3~6错位现象,偏心轮转动与圆棒或圆管侧面磨擦,使圆棒或圆管以轴向螺旋式转动,相应同一偏心轮的粗糙抛光轮打磨圆棒或圆管表面,使圆棒或圆管最表面的尘锈磨掉;再传至下一个细抛光轮打磨,使圆棒或圆管表面的抛光;如此类推传至最近一个较细滑抛光轮,使圆棒或圆管抛光均匀细致,完成上述工序圆棒或圆管由出料口推出。权利要求1.自动进料的抛光机,包括具有导槽(1)的机座(2),机座(2)上导槽(1)的一侧安装有抛光轮(3)及其驱动电机(4),其特征是,所述导槽(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抛光轮(3)对应的导向偏心轮(5),偏心轮(5)上设有穿过其偏心孔的主轴(501),所述主轴(501)的两端呈旋动式分别穿套在轴承座(6)上,所述机座(2)上还设有一传动变速箱(7),传动变速箱(7)由传动电机(8)驱动,传动变速箱(7)上设有与偏心轮(5)主轴(501)的一端联接的软体轴(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进料的抛光机,其特征是所述软体轴(9)由钢丝拧制而成的轴芯(901)和缠绕在所述轴芯(901)上的保护弹簧(902)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进料的抛光机,其特征是所述轴芯(901)的两端还设有接头(903),保护弹簧(902)设置在轴芯(901)两端的接头(903)之间,所述保护弹簧(902)的两端分别固接轴芯(901)两端的接头(9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进料的抛光机,其特征是所述接头(903)是由金属块包覆并固定在轴芯(901)的端部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自动进料的抛光机,其特征是所述软体轴(9)上的接头(903)与偏心轮(5)的主轴(501)端部螺固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自动进料的抛光机,其特征是所述导槽(1)上沿其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抛光轮(3)及与之相对应的偏心轮(5),相邻的两个偏心轮(5)上的偏心孔呈错位对置,并由软体轴(9)连接所述偏心轮(5)上的主轴(50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进料的抛光机,它包括具有导槽的机座,机座上导槽的一侧安装有抛光轮及其驱动电机,在所述导槽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抛光轮对应的导向偏心轮,偏心轮上设有穿过其偏心孔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呈旋动式分别穿套在轴承座上,所述机座上还设有一传动变速箱,传动变速箱由传动电机驱动,传动变速箱上设有与偏心轮主轴的一端联接的软体轴。本技术具有抛光效果好、省时省力的优点。文档编号B24B39/00GK2772726SQ20052005414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徐杰雄 申请人:徐杰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进料的抛光机,包括具有导槽(1)的机座(2),机座(2)上导槽(1)的一侧安装有抛光轮(3)及其驱动电机(4),其特征是,所述导槽(1)的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抛光轮(3)对应的导向偏心轮(5),偏心轮(5)上设有穿过其偏心孔的主轴(501),所述主轴(501)的两端呈旋动式分别穿套在轴承座(6)上,所述机座(2)上还设有一传动变速箱(7),传动变速箱(7)由传动电机(8)驱动,传动变速箱(7)上设有与偏心轮(5)主轴(501)的一端联接的软体轴(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杰雄
申请(专利权)人:徐杰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