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装置,尤其是指用于金属表面强化处理的一种卧式大容量等离子体金属表面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在金属表面沉积一层BN-SiN陶瓷强化层,可以大大提高金属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能、抗腐蚀性能等,中国专利CN89103515.X对此作了充分的说明。但现有的金属表面强化设备均采用上钟罩式升降开合的立式结构,装置的底板为固定的圆盘形状,因底板需要固定连接各种管道、电缆线及检测器,所以底板不能移动,而同时又要作为工件的放置位置,因此,加工的品种、形状、尺寸严重受限。如目前使用的金属表面强化设备,其最大有效直径为1000mm,这样单个工件的外形最大尺寸就必须小于圆内正方形边长650mm。同时,传统的金属表面强化设备,加热器设置在底板下,热量由下往上传导,因此,工件的顶部面和底面有较大温差,不利于工件加工过程中气相的均匀沉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产品的加工范围广、功效高的卧式大容量等离子体金属表面加工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卧式大容量等离子体金属表面加工装置,包括卧置的圆筒形壳体,壳体的其中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大容量等离子体金属表面加工装置,包括卧置的圆筒形壳体(1),壳体(1)的其中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密封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下方设有底板(3),在底板(3)上设有沿壳体(1)轴向延伸的导轨(4),在导轨(4)上设有可沿导轨(4)移动的承载托盘(5);壳体(1)设有与真空泵连接的抽气管(6),在壳体(1)顶部连接有工作气体进气管(7),在壳体(1)下部连接有工作气体出气管(8);在壳体(1)内设有至少一组电加热器(9),在壳体(1)的内设有与高频电源连接的正电极板(10)、在承载托盘(5)上设有负电极连接座(11)。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