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咏秋专利>正文

一种教师用简易圆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013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30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教师用简易圆规,其结构包括通过旋转机构活动连接的上推杆、下推杆,所述上推杆的上端部、下推杆的下端部均活动套接有粉笔套,所述粉笔套呈管状且其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内螺纹,相对应的,上推杆的上部外侧壁上、下推杆的下部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外螺纹。该一种教师用简易圆规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教师在不画圆时可将其作为单纯的粉笔套使用,适用范围广泛,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因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育用品,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简单、可快速画圆的教师用简易圆规
技术介绍
圆规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现有技术的教师用圆规通常由木质材料制成,通过一个铰链连接两根木杆,其中一根木杆可绕另一根木杆调整。目前,在很多人的努力下,出现很多优秀的关于圆规的技术方案。但这些圆规的结构较为单一,功能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齐全的教师用简易圆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一种教师用简易圆规,其结构包括通过旋转机构活动连接的上推杆、下推杆,所述上推杆的上端部、下推杆的下端部均活动套接有粉笔套,所述粉笔套呈管状且其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内螺纹,相对应的,上推杆的上部外侧壁上、下推杆的下部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外螺纹。这样粉笔从粉笔套内推出就能够通过推杆的移动来实现。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块、旋转槽和转轴,旋转块设置在上推杆的下端部且与下推杆活动连接,旋转槽设置在下推杆的上端部且与旋转块配合使用,转轴顺序穿过旋转槽和旋转块且转轴的两端设置在旋转槽外侧壁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教师用简易圆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思巧妙、功能齐全等特点,教师在不画圆时可将其作为单纯的粉笔套使用,适用范围广泛,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因而本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粉笔,2、上推杆,3、转轴,4、旋转槽,5、内螺纹,6、外螺纹,7、下推杆,8、旋转块,9、粉笔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教师用简易圆规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该一种教师用简易圆规,其结构包括通过旋转机构活动连接的上推杆1、下推杆7,所述上推杆I的上端部、下推杆7的下端部均活动套接有粉笔套9,粉笔套9内固定有粉笔1,所述粉笔套9呈管状且其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内螺纹5,相对应的,上推杆I的上部外侧壁上、下推杆7的下部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外螺纹6。此处之所以将粉笔套9设置成内螺纹5的结构,是为了增加粉笔I与粉笔套9内壁接触部分的摩擦,保证粉笔I不会轻易从粉笔套9内掉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块8、旋转槽4和转轴3,旋转块8设置在上推杆I的下端部且与下推杆7活动连接,旋转槽4设置在下推杆7的上端部且与旋转块8配合使用,转轴3顺序穿过旋转槽4和旋转块8且转轴3的两端设置在旋转槽4外侧壁上。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旋转块8在旋转槽4内的转动,一般的,旋转块8可通过转轴3在旋转槽内作近360度旋转,方便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使用。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师用简易圆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通过旋转机构活动连接的上推杆、下推杆,所述上推杆的上端部、下推杆的下端部均活动套接有粉笔套,所述粉笔套呈管状且其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内螺纹,相对应的,上推杆的上部外侧壁上、下推杆的下部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外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师用简易圆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通过旋转机构活动连接的上推杆、下推杆,所述上推杆的上端部、下推杆的下端部均活动套接有粉笔套,所述粉笔套呈管状且其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内螺纹,相对应的,上推杆的上部外侧壁上、下推杆的下部外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外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咏秋刘锋
申请(专利权)人:张咏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