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球墨铸铁管液压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6872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30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小型球墨铸铁管液压校直装置,属于球墨铸铁管校直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球墨铸铁管液压校直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型球墨铸铁管液压校直装置,包括液压校直机、升降托辊、拔管装置、和无驱动轨道架,所述液压校直机安装在球墨铸铁管精整生产线上,液压校直机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升降托辊,每个升降托辊的一侧都安装有一个无驱动轨道架,两个升降托辊之间安装有拔管装置,所述拔管装置为拔管机上安装有拔管油缸,所述球墨铸铁管精整生产线上安装有控制校直机、升降托辊和拔管装置的电控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安装在球墨铸铁管精整线上对球墨铸铁管进行校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小型球墨铸铁管液压校直装置,属于球墨铸铁管校直

技术介绍
在球墨铸铁管生产企业中,往往会遭遇这样的麻烦,即:DN80-400X6000mm离心铸铁管生产的小规格铸管,它从离心铸管机拔出时多数会呈弯曲状,这类铸管经石墨化退火处理后,其弯曲状虽然有好转,但如DN80、DN100、DN125和DN150等小规格铸管仍有一定量的弯曲现象不能完全消除,这类管的弯曲部位主要集中在靠铸管承、插口两端约800mm长的位置上。弯曲管流入到球墨铸铁管精整生产线后,若不作处理而直接在涂衬工序进行水泥内衬作业时,其作业难度较大,承、插口两端明显存在内衬厚度不匀,涂衬质量不好,表面有较多缺陷影响铸管的外观质量,在生产过程中时常需进行返工或采用人工进行修补,给生产带来了较大麻烦;若对这类管进行处理,在国内多数生产厂家中均是采用人工方法用千斤顶进行校直,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校直处理时,弯曲管须从生产线中吊出,校直处理时间长、效率差,且不能将弯曲管完全校好并达标准要求,这种处理方式也不理想。小规格管弯曲现象目前在国内生产厂家中均普遍存在,个别厂家弯曲管比例甚至达到了 20%,属弯曲原因而导致产品报废比例达到了 5%,管子弯曲变形给企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球墨铸铁管液压校直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型球墨铸铁管液压校直装置,包括液压校直机、升降托辊、拔管装置、和无驱动轨道架,所述液压校直机安装在球墨铸铁管精整生产线上,液压校直机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升降托辊,每个升降托辊的一侧都安装有一个无驱动轨道架,两个升降托辊之间安装有拔管装置,所述拔管装置为拔管机上安装有拔管油缸,所述球墨铸铁管精整生产线上安装有控制校直机、升降托辊和拔管装置的电控系统。所述液压校直机的结构为:校直底座上安装有托管支块,校直底座的上方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下压油缸,下压油缸的活塞杆向下且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管压块,所述管压块位于托管支块的正上方,托管支块和管压块上均设有半圆槽且托管支块和管压块上的半圆槽相配合。所述的管压块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导向柱,两个导向柱均套装在支撑架上并与下压油缸平行设置。所述升降托辊的结构为:托辊底座上安装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且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转动托辊。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液压校直机、升降托辊和拔管机等均安装在球墨铸铁管精整生产线上,并通过电控系统控制,就可直接在生产线上较快地对弯曲管进行处理,避免了校直时将球墨铸铁管从生产线上吊上吊下的麻烦,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方便高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本技术的校直机为电控系统控制液压动力源提供动力下压校直,液压校直机上的托管支块和管压块压紧球墨铸铁管弯曲部进行校直,液压校直机的向下压力可根据球墨铸铁管管型及其弯曲程度进行调节,使弯曲的球墨铸铁管经处理后能达到产品的工艺控制要求,保证产品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液压校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升降托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液压校直机,2为升降托辊,3为无驱动轨道架,4为拔管机,5为拔管油缸,6为校直底座,7为托管支块,8为支撑架,9为下压油缸,10为管压块,11为导向柱,12为托辊底座,13为升降油缸,14为转动托辊。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3所示,本技术小型球墨铸铁管液压校直装置,包括液压校直机1、升降托辊2、拔管装置、和无驱动轨道架3,所述液压校直机I安装在球墨铸铁管精整生产线上,液压校直机I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升降托辊2,每个升降托辊2的一侧都安装有一个无驱动轨道架3,两个升降托辊2之间安装有拔管装置,所述拔管装置为拔管机4上安装有拔管油缸5,所述球墨铸铁管精整生产线上安装有控制校直机1、升降托辊2和拔管装置的电控系统。所述液压校直机I的结构为:校直底座6上安装有托管支块7,校直底座6的上方设有支撑架8,支撑架8上安装有下压油缸9,下压油缸9的活塞杆向下且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管压块10,所述管压块10位于托管支块7的正上方,托管支块7和管压块10上均设有半圆槽且托管支块7和管压块10上的半圆槽相配合。所述的管压块10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导向柱11,两个导向柱11均套装在支撑架8上并与下压油缸9平行设置。所述升降托辊2的结构为:托辊底座12上安装有升降油缸13,所述升降油缸13的活塞杆向上伸出且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转动托辊14。所述的托管支块7和管压块10有多种不同型号,在进行校直时可根据被加工的球墨铸铁管的型号来选择。拔管机4和拔管油缸5为现有技术。工作过程根据精整生产线上所加工的球墨铸铁管15的型号,选择合适型号的托管支块7和管压块10安装在液压校直机I上;操作电控系统,启动升降托辊2的升降油缸13上升,将待处理的球墨铸铁管15抬起,再启动升降托辊2的转动托辊14将球墨铸铁管15带动向液压校直机I的方向平移,当球墨铸铁管15需校直的弯曲部位到达液压校直机I的工作位置时,停止转动托辊14,升降托辊2的升降油缸13下落将球墨铸铁管15放到液压校直机I的托管支块7上,并使球墨铸铁管15的上拱部位朝上;操纵电控系统上控制液压校直机I的液压控制阀,使液压校直机I的下压油缸9下降,管压块10落到球墨铸铁管15的上拱部位,继续操纵液压控制阀,管压块10则按设定的液压力对球墨铸铁管15进行下压直至校直达标(该过程可以一次或多次完成),校直完成后再操纵液压控制阀带动管压块10上升放开球墨铸铁管15 ;将升降托辊2的升降油缸13启动上升将已校直的球墨铸铁管15抬起,启动升降托辊2的转动托辊14将已校直的球墨铸铁管15从液压校直机I中移出,停止转动托辊14,操纵升降托辊2的升降油缸13下落至初始位置,再启动拔管油缸5带动拔管机4将已校直的球墨铸铁管15拔起并将其沿无驱动轨道架3送入到下道工序;至此,一次校直加工完成,再操作电控系统重新转入另一支待校直的球墨铸铁管,重复上述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型球墨铸铁管液压校直装置,包括液压校直机(1)、升降托辊(2)、拔管装置、和无驱动轨道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校直机(1)安装在球墨铸铁管精整生产线上,液压校直机(1)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升降托辊(2),每个升降托辊(2)的一侧都安装有一个无驱动轨道架(3),两个升降托辊(2)之间安装有拔管装置,所述拔管装置为拔管机(4)上安装有拔管油缸(5),所述球墨铸铁管精整生产线上安装有控制校直机(1)、升降托辊(2)和拔管装置的电控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型球墨铸铁管液压校直装置,包括液压校直机(I)、升降托辊(2)、拔管装置、和无驱动轨道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校直机(I)安装在球墨铸铁管精整生产线上,液压校直机(I)的一侧安装有两个升降托辊(2),每个升降托辊(2)的一侧都安装有一个无驱动轨道架(3),两个升降托辊(2)之间安装有拔管装置,所述拔管装置为拔管机(4)上安装有拔管油缸(5),所述球墨铸铁管精整生产线上安装有控制校直机(I)、升降托辊(2)和拔管装置的电控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球墨铸铁管液压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校直机(I)的结构为:校直底座(6)上安装有托管支块(7),校直底座(6)的上方设有支撑架(8),支撑架(8)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银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光华铸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