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蓄能力的配电网储能装置选址定容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6289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8 02:06
一种基于供蓄能力的配电网储能装置选址定容方法,包括:S1计算一配电网的储能系统的供蓄能力指标,用于量化分析储能系统消除或削弱外部输入功率或内部系统的吸收功率;S2计算基于供蓄能力指标的电网转供能力安全运行目标函数,用于衡量兼容储能系统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配电网安全裕度,包括:基于供蓄能力的智能电网转供能力指标、模型;S3采用供蓄能力指标作为依据进行初始可行解筛选的依据并通过量化分析储能系统对网络安全与经济性的影响,计算储能装置的安装地点和容量配置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领域对于储能装置的兼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能源短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开发清洁能源、建设智能电网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大规模分布式储能系统(Distributed EnergyStorage System, DESS)和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的接入是智能电网发展的趋势。储能系统所具备的充放电能力,使智能电网成为具有柔性调节特性的网络,对于改善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特性、兼容间歇式电源接入具有重要作用。储能系统接入电网后,不仅可以实现电网削峰填谷、降低线损和减少输变配设施投资,还可以有效兼容分布式电源尤其是间歇性电源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性和需求侧用户可靠性。作为智能电网兼容性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关键问题,储能系统的选址定容技术,要综合考虑电网经济和安全需求。目前,国内外对储能系统的研究仍集中在对储能本身的输出功率控制即PCS控制上,而储能系统在电网中应用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缺乏,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仅仅初步展开储能接入电网方便的定性研究。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建立定量分析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供蓄能力的配电网储能装置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计算一配电网的储能系统的供蓄能力指标,用于量化分析储能系统消除或削弱外部输入功率或内部系统的吸收功率的能力;S2:建立基于供蓄能力指标的电网转供能力安全运行目标函数,用于衡量兼容储能系统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配电网安全裕度,包括:基于供蓄能力的智能电网转供能力指标、模型;S3:采用供蓄能力指标作为依据进行所述安全运行目标函数的初始可行解筛选的依据,并通过量化分析储能系统对网络安全与经济性的影响,计算储能装置的安装地点和容量配置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供蓄能力的配电网储能装置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计算一配电网的储能系统的供蓄能力指标,用于量化分析储能系统消除或削弱外部输入功率或内部系统的吸收功率的能力; 52:建立基于供蓄能力指标的电网转供能力安全运行目标函数,用于衡量兼容储能系统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配电网安全裕度,包括:基于供蓄能力的智能电网转供能力指标、模型; 53:采用供蓄能力指标作为依据进行所述安全运行目标函数的初始可行解筛选的依据,并通过量化分析储能系统对网络安全与经济性的影响,计算储能装置的安装地点和容量配置范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供蓄能力的配电网储能装置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包括: Al:初始化,设定时间步长△ T、充/放电倍数改变步长△ k,并把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倍数设定为额定最大充电倍数; A2:计算以最大充/放电倍数充电一个时间步长后储能系统的剩余能量,并判断剩余能量是否满足储能系统能量上下限约束; A3:若储能系统剩余能量不满足能量上下限约束,将储能系统充电系数减小Ak,重复步骤A2 ;若满足能量上下限约束,进行潮流计算,求解支路电流与节点电压; A4:判断支路电流是否满足电流约束,以及节点电压是否满足电压约束,若不满足任何一项约束,则将储能系统充电系数减小Ak,并重复步骤S2 ;若所有约束都满足,则计算结束,输出充电系数k ;若储能系统初始额定充电功率为P'则蓄电能力Pc=k Pcr ; A5:若储能系统剩余能量不满足能量下限约束,将储能系统充电系数减小Ak,重复步骤S2 ;若满足能量下限约束,进行潮流计算,求解支路电流与节点电压; A6:判断支路电流是否满足电流约束,以及节点电压是否满足电压约束,若不满足任何一项约束,则将储能系统放电系数减小Ak,并重复步骤S2 ;若所有约束都满足,则计算结束,输出充电系数k ;若储能系统初始额定放电功率为P'则供电能力Pd=k Pdr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黄玉辉廖怀庆尤毅翁嘉明陈飞潘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