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永闵专利>正文

直槽与螺旋槽的磨削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87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槽与螺旋槽的磨削工具,包括一心轴,所述心轴经调节可作螺旋转动与往复运动;一转子,该转子以一定的接触压力与心轴外表面啮合并可绕心轴径向的轴线旋转与调整,且通过第一启动装置前后移动作轴向调整,并抵抗弹簧力而保持与心轴摩擦接触啮合,一用于固定心轴角位置的锁定装置,可通过第二启动装置由其释放心轴的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将心轴锁定,且第一启动装置可视心轴的轴向推进位置而可自动释放。(*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刀具刀角再研磨并配用于刃具磨削机的直槽与螺旋槽的磨削工具。一般磨削工具的主体包括一可旋转与往复(但不包括接纳待磨削刃具的机械转动)的心轴,磨削期间可使心轴带动刃具产生所需的螺旋动作(可通过改变与心轴磨擦啮合的转子的设定角来调整螺距),此种类型的装置揭示于德国专利第3232689号。在对一具有数个螺旋状刀刃的刃具如一圆柱形端面铣刀进行磨刃时,必须在第一刃磨削后使旋转心轴以相对第一刃转过一定角度磨削其它刃,该第一刃对应于一个通过心轴纵轴的假想零平面,以美国专利第2503926号而论,必须使心轴与转子间的摩擦啮合关系分离开,并由一充当标示装置的锁定装置将心轴转动到新的角位置,心轴在新的角位置通过锁定装置再次使心轴固定,对于后续各刃的磨削则通过将转子装在心轴上并安装分离式的锁定装置来弥补,调整操作十分耗时。因此,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装置,该装置的构成与操作相对简单,调整刃刀角度较现有装置更为迅速与安全并在事实上不可能产生操作操作失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直槽与螺旋槽的磨削工具,包括一外罩,一具一主轴与一外表面的工件或工具心轴,所述心轴为可旋转并可贯穿该外罩,以使所述心轴可进行一螺旋与推进运动,一转子,界定一调整轴,所述转子以一可调整的接触压力与心轴的外表面啮合,所述转子为可旋转并可围绕一相对心轴径向延伸的轴来调节,一标示装置,用于固定所述心轴的不同的角度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被设置为可通过一第一启动装置沿着该调整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转子抵抗弹簧装置的弹力而保持与该心轴的摩擦接触啮合,所述标示装置可通过一第二启动装置自心轴的一第一位置释放并移动至心轴的第二位置予以锁定,所述标示装置为在第一位置以弹簧所偏置,而该标示装置更包括用于依据所述标示装置的所述第二位置释放所述第一启动装置的装置。在上述的工具中所述第一启动装置可包括一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包含至少由一根弹簧而保持在静止位置的第一开关装置,将转子保持在一操作位置,且其中所述第二启动装置包括一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铁包括至少由一根弹簧而保持于静止位置的第二开关装置,以将一标示脚保持于一操作位置;其还包括一用于对所述第一启动装置提供电流的常闭接点,所述常闭接点可通过心轴依轴向移动至一初始磨削位置而被断开,且在接通一第一常开接点之后,所述第二启动装置可经一第二常开接点、所述用于旁通所述第二常开接点的第一常开接点而被通电作用。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可通过电磁铁控制转子的升降,而且所形作的角度锁定装置可当心轴处于适当位置时适时地将心轴在某一角度,从而可在自动控制回路的配合下,使工件各刀面的调整步骤更趋简便与迅速。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两启动装置的概略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控制面板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路板的元件配置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路板的电源部分的电路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路板的控制电路图(1)。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路板的控制电路图(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磨削工具包括一可调整角度的基座42、一设置在基座42上的承座41、一设置在承座41上的外罩4、设置在外罩4顶部的螺距调整钮22、一横向贯穿外罩4的心轴14、一通过连杆144连接而可转动该心轴14的转钮143、一位于心轴14前端用于夹紧欲磨削的工件142(如铣刀)的夹头141、一设置在该夹头141后方的可供检视心轴14角度的刻度盘581以及一可将心轴14锁定在特定角度的锁定装置53。上述磨削工具形成一种锁定工件142的夹具,而在相应于该工件142位置经一磨削机对此工件进行刀面的磨削,以使工件142各刀面形成特定角度,而工件142上各刀面的螺旋线由机体顶部的螺旋调整钮22进行调整,并且在对各刀面进行磨削时,通过转动后方的转钮143并检视刻度盘581的转角予以设定,而本技术磨削工具内部还设置有内含电磁铁及微动开关的两组启动装置,可自动控制螺旋调整钮22及锁定装置53的动作与否,而在调整期间,仅需通过移动工件142至最内侧位置,便可通过触及内部的微动开关而可进行一连串的自动化的锁定及释放动作,以使调整工件角度的作业更为简便迅速,同时并降低错误率。如图2所示,一两片式导刷5、6安装在一外罩4中,可接纳一心轴14以便于通过滚珠盘7、8而在导刷5、6中轴向地移动与滚动,心轴14的外表面15通过一轴承螺栓而与可旋转安装于一轴承叉18内的转子16连接,轴承叉18通过一滚珠轴承20支承并可在外罩4内上下移动,该两相对的导刷5、6之间有一自由空间9,轴承叉18被设置在外罩4中的凹槽19中,并具有一凸柱21,该凸柱21与一安置在外罩4上的调整盘22紧密连结,通过一锁定件32供固定调整盘22,并通过一压片21a与一弹簧平盘21b而连接轴承叉18的凸柱21,这种结构构成一种可将转子16从心轴14的外表面举起但不改变转子16偏转角度的纵向运动方式。一推力轴承25设置在凸柱21处,一作为开关元件的压板26作用于推力轴承25上,压板26置于外罩4的另一凹槽28内,凹槽28比凹槽19更宽,另一比凹槽28更宽的凹槽29接纳一隔板30,隔板30上可调地安装一锁定件32,因此,凹槽19、28与29在外罩4内形成一延伸到导刷5、6的阶梯状凹槽。与压板26连接的是四个设置在导刷5、6外部并通过外罩4内的孔延伸的分隔开的隔离螺栓35,隔离螺栓35的相对端被螺入一锚定板36,此锚定板36形成一第一启动装置B1的一部份,并安置成与一电磁铁M1相邻,该启动装置B1被设置于外罩4的凹槽38内并由一直接沿外罩延伸的盖板39封闭。弹簧43与隔离螺栓35在盲孔41内同轴设置,如图2所示,压板26被弹簧43向上顶起而形成约2mm的缺口(间隙),在启动装置B1的电磁铁M1处于未激磁状态时,压板26自轴承叉18上举起,因此,转子16与心轴14外表面之间不存在接触压力,在启动装置B1的电磁铁M1处于被激磁的状态下,转子16可在锁定件32被释放之后,调整至待磨削工件所需的螺旋角状态,在调整后亦由锁定件32加以固定。待磨削工件所需的螺旋角可自图表获知,工件每旋转一圈的毫米距离对应于调整盘22的一特定的调整角度,然而,工件处一现有螺旋倾角所需的调整盘22的角位亦可由一标度范围被直接调整,当启动装置B1的电磁铁M1被激磁时,锚定板36与隔离螺栓35将压板26与轴承25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转子16可与心轴14的外表面15接触。在如图2右侧所示的外罩4的端面处,相对于心轴14可旋转地安装有一承板50,承板50可由与一半圆槽啮合的定位螺钉52锁定于相对的调整位置,一供锁定该心轴14的锁定装置53被固定连接到承板50,该锁定(或标示)装置53包括一标示脚54,该标示脚54设置成可相对心轴14的直径方向作上下伸缩移动,标示脚54由一弹簧55保持在其静止位置(回缩),在该静止位置,标示脚54的锥形端56可移离一固定在心轴14上的标示盘58圆周上均匀分布的锥形凹槽59,从而松开对心轴14的锁定。锁定装置53更包括一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槽与螺旋槽的磨削工具,包括:一外罩,一具一主轴与一外表面的工件或工具心轴,所述心轴为可旋转并贯穿所述外罩,一转子,界定一调整轴,所述转子以一可调整的接触压力与心轴的外表面啮合,所述转子围绕一相对心轴径向延伸的轴来加以调节, 一固定所述心轴的不同的角度位置的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被设置为通过一第一启动装置沿着所述调整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转子抵抗弹簧装置的弹力而保持与所述心轴的摩擦接触啮合,而所述标示装置通过一第二启动装置自心轴的一第一位置释放并移 动至心轴的第二位置予以锁定,所述标示装置为在第一位置以弹簧所偏置,而所述标示装置更包括依据所述标示装置的所述第二位置释放所述第一启动装置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克詹克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