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凝胶切胶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0943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泳凝胶切胶刀,属于化学分析器械技术领域,壳体为中空矩形体,其一端设有环绕壳体一周的切刀片,壳体中间安有活塞杆,活塞杆与壳体内侧滑动配合,活塞杆的上部设有手柄。可以方便、快速、安全的切下凝胶中的目的条带,提高工作效率50%,降低试验误差,加快试验进程,不用直接接触到凝胶,有效地保护试验人员不受紫外线的伤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泳凝胶切胶刀,属于化学分析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经常要通过凝胶电泳对核酸进行验证、分离和回收,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入核酸染料如EB才能在紫外灯下观察到核酸分子,并在紫外灯下切下目的条带;在切胶操作过程中由于切胶过程繁琐费时,DNA分子在紫外线照射时间较长,容易对碱基造成破坏,影响后续试验;切胶时(试)实验人员需要把手伸入到紫外分析仪中,在紫外灯下进行操作,紫外线会对实验人员的手和眼睛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泳凝胶切胶刀,该电泳凝胶切胶刀不仅能顺利的将胶条切下,还能避免试验人员受到紫外线的伤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壳体为中空矩形体,其一端设有环绕壳体一周的切刀片,壳体中间安有活塞杆,活塞杆与壳体内侧滑动配合,活塞杆的上部设有手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快速、安全的切下凝胶中的目的条带,提高工作效率50%,降低试验误差,加快试验进程,不用直接接触到凝胶,有效地保护试验人员不受紫外线的伤害。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泳凝胶切胶刀结构图。图中1、手柄,2、活塞杆,3、壳体,4、切刀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壳体3为中空矩形体,其一端设有环绕壳体3—周的切刀片4,壳体3中间安有活塞杆2,活塞杆2与壳体3内侧滑动配合,活塞杆2的上部设有手柄I。在电泳结束后将凝胶转移到凝胶铲中,操作者拿着铲柄将凝胶转移到紫外成像系统中观察、拍照;在精确定位凝胶中条带的位置后,使用本切胶刀一次切下目的条带,向上拉动手柄I带动活塞杆2将目的条带吸到壳体3中,转移到离心管中时,向下推动手柄I带动活塞杆即可将切下的目的条带推出、落下进入到离心管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泳凝胶切胶刀,其特征在于:壳体(3)为中空矩形体,其一端设有环绕壳体(3)一周的切刀片(4),壳体(3)中间安有活塞杆(2),活塞杆(2)与壳体(3)内侧滑动配合,活塞杆(2)的上部设有手柄(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泳凝胶切胶刀,其特征在于:壳体(3)为中空矩形体,其一端设有环绕壳体(3)—周的切刀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晶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医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