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补偿功效的轨道式运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0575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3:00
一种具有自动补偿功效的轨道式运行机构,包括有一导轨、一移动座与一顶升手段。其中该移动座通过至少一上滚轮组与至少一下滚轮组呈上、下夹持该导轨,而可滑移地与该导轨结合。该顶升手段是提供一向上的力,促使该下滚轮组的滚轮保持抵接该导轨。由此,可避免该下滚轮组的滚轮与导轨之间产生间隙,据以提高该移动座位移时的稳定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自动化机具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具有自动补偿功效的轨道式运行机构
技术介绍
已知自动化机具的轨道式运行机构,用途在于将对象移动于两个位置之间,例如当自动化机具为一种具有刀仓结构的综合切削加工机时,所指物件即为收纳于刀仓内的各式刀具。因此,该已知运行机构的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对象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图1所示的运行机构包括一导轨I与一移动座2,该移动座2上安装有依任务需求而配置的专用机构,例如应用于综合切削加工机时,该专用机构即为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换刀臂。由于该移动座2必须支撑起前述专用机构的重量,因此是以多个滚轮3呈上、下、左、右包夹该导轨1,且采前、后各设置至少一组滚轮的方式为之,据以提高该移动座2位移时的稳定度。诚然上述已知运行机构能达成将对象搬移的目的,但于长时间运作后,容易因该移动座2的载重而导致该导轨I上方滚轮3的轮径因磨损而减缩,该情形将使得该导轨I下方的滚轮3与导轨I下表面Ia之间产生间隙SI,除此之外,位于左、右侧的滚轮3亦将与导轨I的侧壁存有间隙S2,前述间隙SI与间隙S2的存在,将使得该移动座2在滑行过程中有发生晃动或颤抖之虞,该情形将降低该移动座2位移时的稳定度,并潜藏安全隐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补偿功效的轨道式运行机构,其可提高移动座位移时的稳定度,以确保对象运送的顺利及使用安全。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具有自动补偿功效的轨道式运行机构包括有一导轨、一移动座与一顶升手段。其中,该导轨具有一上接触面与一下接触面;该移动座具有至少一上滚轮组与至少一下滚轮组,该上、下滚轮组的滚轮分别抵触该上接触面与该下接触面,使得该移动座可滑移地与该导轨结合;以及该顶升手段用以提供一向上的力促使该下滚轮组的滚轮保持抵接该下接触面。其中,该导轨的上、下接触面分别为两个相邻的斜面构成;该上、下滚轮组分别具有一接头与二滚轮,该接头上装设该二滚轮,各该滚轮分别抵接一该斜面,其中,该下滚轮组还包括有一顶杆,该顶杆上段具有一该接头;该顶升手段包括有至少一结合于该移动座的固定单元,该固定单元具有一轴孔供该顶杆可移动地穿设其中,以及至少一顶推单元设置于该固定单元座内部,用以提供该向上的力作用于该顶杆上。其中,该顶杆下段具有一抵接面;该固定单元包括有一轴管与一底盘,该轴管具有该轴孔,该底盘设置于该轴孔下段处;该顶推单元设置于该轴管的轴孔中,其具有两端分别抵触于该顶杆的抵接面与该底盘的顶面。其中,该固定单兀包括有一外壳与一止挡环,该外壳固接于该移动座,该轴管穿设该外壳,且顶部穿出于外并具有一外螺纹段,该止挡环具有一螺孔锁接于该轴管的外螺纹段上,且止于该外壳。其中,该固定单元还包括有一上轴套与一下轴套,该上、下轴套分别具有一折缘,且分别套设于该轴管上,其中该上轴套的折缘抵于该外壳顶面,该下轴套的折缘抵于该轴管的一肩部上。其中,该顶推单元包括多个相互迭设的板型弹簧,各该板型弹簧具有一穿孔供该顶杆穿过。其中,该顶推单元为一压缩弹簧。其中,该上滚轮组具有一轴杆连接一该接头,该轴杆与该顶杆位于同一轴线上。其中,分别构成该上、下接触面的各该二斜面是面朝外设置,且各该二斜面之间夹设90度角。由此,利用该顶推单元提供向上的力持续作用于该顶杆,即可促使该下滚轮组的各该滚轮确实抵触于该导轨的下接触面,以避免间隙的产生。附图说明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一侧视图,说明已知自动化机具运行机构的导轨与各滚轮的配合关系;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自动补偿功效的轨道式运行机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具有自动补偿功效的轨道式运行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固定单元与顶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一侧视图,说明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导轨与滚轮的位置关系;图6为一俯视图,说明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滚轮行经导轨的弯曲段;以及图7为一剖视图,说明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固定单元与顶推单元的结构关系。具体实施方式请参图2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自动补偿功效的轨道式运行机构,揭示包括有一导轨10、一移动座20与一顶升手段,在本实施例中,该顶升手段包括有二固定单元30与二顶推单元40。以下说明各构件的结构特征与位置关系如后,其中:该导轨10具有良好刚性,在自动化机具为一综合切削加工机时,导轨10的两端分别通向刀仓及旋转主轴(图未示)。又该导轨10具有一上接触面与一下接触面,在本实施例中,该上、下接触面分别为两个相邻且面朝外设置的斜面所构成,请配合图5所示,于此定义斜面IOa与斜面IOb构成该上接触面,斜面IOc与斜面IOd则构成该下接触面。且前述两两相邻的斜面之间以夹设90度角的方式制作。该移动座20具有一侧向凹入部20a,于自动化机具为综合切削加工机时,其上安装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换刀臂50。该移动座20具有二上滚轮组22与二下滚轮组24,前述各该滚轮组分别具有一接头22a、24a与二滚轮22b、24b,每一接头22a、24a上装设该二滚轮22b,24bo又,每一滚轮组22、24的该二滚轮22b、24b是以图5所示的倾斜状态摆设,较佳的是,两两相邻滚轮之间的转动中心线是以夹设90度角的方式制作,即中心线LI与中心线L2夹设90度角、中心线L3与中心线L4亦夹设90度角,由此,以使各滚轮的轮面能分别且确实抵触于该导轨10的对应斜面上,并确保该移动座20可滑移地与该导轨10结合。在上述中,各滚轮组22、24的接头22a、24a是以可转动的方式设计,即接头22a连接在一圆柱形轴杆26 —端、接头24a连接在一圆柱形顶杆28的上段,且该轴杆26与该顶杆28位于同一轴线L上,由此,在各滚轮组22、24行经弯曲路段时,可通过该轴杆26与该顶杆28的自动修正转向,使得位处内、外侧的滚轮自动修正位置,如图6所示,以确保轮面保持于抵接该导轨10的斜面,进而促使该移动座20能平稳地过弯。又,该顶杆28下段外径收束而于外径变化处形成有一抵接面28a (参阅图7)。该二固定单元30分别结合于该移动座20的下段,并呈左右设置,每一固定单元30包括有一外壳31、一轴管32、一上轴套33、一下轴套34、一止挡环35与一底盘36,请参图4并配合图7所示,其中:该外壳31固设于该移动座20上;该轴管32穿设该外壳31,且顶部穿出于外并具有一外螺纹段32a,该轴管32具有一轴孔32b供该顶杆28可移动地穿设其中,该轴孔32b下段孔径加大,并于底缘设有一螺孔32c。该上轴套33与下轴套34分别套设于该轴管32,且各具有一沿着径向朝外设置的折缘33a、34a,其中上轴套33的折缘33a抵于该外壳31顶面,下轴套34的折缘34a则抵于该轴管32的一肩部32d上。该上轴套33与下轴套34具有保护该轴管32的作用。该止挡环35具有一螺孔35a锁接于该轴管32的外螺纹段32a上,止挡环35的底面抵接该上轴套33的折缘33a,使得该轴管32不会相对该外壳31向下脱离。而该底盘36的周面设有一螺纹段36a以便锁入该轴管32的螺孔32c中,使得该底盘36位于该轴孔32下段处。该二顶推单元40分别配合着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动补偿功效的轨道式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导轨,具有一上接触面与一下接触面;一移动座,具有至少一上滚轮组与至少一下滚轮组,该上、下滚轮组的滚轮分别抵触该上接触面与该下接触面,使得该移动座可滑移地与该导轨结合;以及一顶升手段,用以提供一向上的力促使该下滚轮组的滚轮保持抵接该下接触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补偿功效的轨道式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导轨,具有一上接触面与一下接触面; 一移动座,具有至少一上滚轮组与至少一下滚轮组,该上、下滚轮组的滚轮分别抵触该上接触面与该下接触面,使得该移动座可滑移地与该导轨结合;以及 一顶升手段,用以提供一向上的力促使该下滚轮组的滚轮保持抵接该下接触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自动补偿功效的轨道式运行机构,其中该导轨的上、下接触面分别为两个相邻的斜面构成;该上、下滚轮组分别具有一接头与二滚轮,该接头上装设该二滚轮,各该滚轮分别抵接一该斜面,其中,该下滚轮组还包括有一顶杆,该顶杆上段具有一该接头;该顶升手段包括有至少一结合于该移动座的固定单元,该固定单元具有一轴孔供该顶杆可移动地穿设其中,以及至少一顶推单元设置于该固定单元座内部,用以提供该向上的力作用于该顶杆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自动补偿功效的轨道式运行机构,其中该顶杆下段具有一抵接面;该固定单元包括有一轴管与一底盘,该轴管具有轴孔,该底盘设置于该轴孔下段处;该顶推单元设置于该轴管的轴孔中,其具有两端分别抵触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三
申请(专利权)人:圣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