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壳校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981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剥壳校直器,属于校直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第一调节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二调节板、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三轮轴、第四轮轴、第五轮轴、第六轮轴、第七轮轴、第一校直轮、第二校直轮、第三校直轮、第四校直轮、第五校直轮、第六校直轮、第七校直轮、第一调节螺杆、第二调节螺杆、第三调节螺杆、第四调节螺杆、第五调节螺杆、第六调节螺杆、第七调节螺杆、挡辊、圆辊、第一圆辊基座和第二圆辊基座,第一调节板内依次设有第一调节螺杆、第二调节螺杆、第三调节螺杆和第四调节螺杆。第二调节板内依次设有第五调节螺杆、第六调节螺杆和第七调节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校直效果好,位置可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剥壳校直器,属于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金属制品行业的发展,高速、高效、低成本、工艺适应性强已经成为生产企业的追求目标。剥壳机是一种在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收线电缆等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机械设备,其用于将线材或棒材进行剥壳处理,使线材或棒材的直径、圆度、内部金相结构、表面光洁度和矫直度都达到标准件等金属制品生产需要的原料处理要求。因此剥壳机对线材或棒材的预处理质量直接关系到金属制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剥壳机体积庞大,占地面积大,流水线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生产环境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拉拔速度并非均一的速度,从而导致最终产品在收线轮上卷绕不均匀,排列不整齐,因此需要一个能够正确校直钢丝的校直器对钢丝进行校直。目前的校直机结构复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导线角度误差和高度误差,最终影响到了校直钢丝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剥壳校直器,能够在钢丝进入拉丝机前对钢丝进行校直处理,校直效果好,位置可调,使用方便。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剥壳校直器包括底板、第一调节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二调节板、第一轮轴、第二轮轴、第三轮轴、第四轮轴、第五轮轴、第六轮轴、第七轮轴、第一校直轮、第二校直轮、第三校直轮、第四校直轮、第五校直轮、第六校直轮、第七校直轮、第一调节螺杆、第二调节螺杆、第三调节螺杆、第四调节螺杆、第五调节螺杆、第六调节螺杆、第七调节螺杆、挡辊、圆辊、第一圆辊基座和第二圆辊基座,底板上表面依次固定第一调节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二调节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位于第二调节板左右,其特征是:第一调节板内依次设有第一调节螺杆、第二调节螺杆、第三调节螺杆和第四调节螺杆,第一调节螺杆上螺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连接第一轮轴,第一轮轴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一校直轮。第二调节螺杆上螺接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连接第二轮轴,第二轮轴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二校直轮。第三调节螺杆上螺接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上连接第三轮轴,第三轮轴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三校直轮。第四调节螺杆上螺接第四滑块,第四滑块上连接第四轮轴,第四轮轴上通过轴承连接第四校直轮。第二调节板内依次设有第五调节螺杆、第六调节螺杆和第七调节螺杆,第五调节螺杆上螺接第五滑块,第五滑块上连接第五轮轴,第五轮轴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五校直轮。第六调节螺杆上螺接第六滑块,第六滑块上连接第六轮轴,第六轮轴上通过轴承连接第六校直轮。第七调节螺杆上螺接第七滑块,第七滑块上连接第七轮轴,第七轮轴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七校直轮。第一固定板上固定第一圆棍基座,第二固定板上固定第二圆棍基座,圆棍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圆辊基座和第二圆辊基座中。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固定多个挡辊,多个挡辊均匀分布在圆辊两侧。所述第一校直轮通过第一螺母紧固。所述第二校直轮通过第二螺母紧固。所述第三校直轮通过第三螺母紧固。所述第四校直轮通过第四螺母紧固。所述第五校直轮通过第五螺母紧固。所述第六校直轮通过第六螺母紧固。所述第七校直轮通过第七螺母紧固。所述圆辊上连接手柄。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校直效果好;位置可调;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_底板、2-第一调节板、3-第一固定板、4-第二固定板、5-第二调节板、6-第一轮轴、7-第二轮轴、8-第三轮轴、9-第四轮轴、10-第五轮轴、11-第六轮轴、12-第七轮轴、13-第一校直轮、14-第二校直轮、15-第三校直轮、16-第四校直轮、17-第五校直轮、18-第六校直轮、19-第七校直轮、20-第一调节螺杆、21-第二调节螺杆、22-第三调节螺杆、23-第四调节螺杆、24-第五调节螺杆、25-第六调节螺杆、26-第七调节螺杆、27-挡辊、28-圆辊、29-手柄、30-第一圆辊基座、31-第二圆辊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f 3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底板1、第一调节板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第二调节板5、第一轮轴6、第二轮轴7、第三轮轴8、第四轮轴9、第五轮轴10、第六轮轴11、第七轮轴12、第一校直轮13、第二校直轮14、第三校直轮15、第四校直轮16、第五校直轮17、第六校直轮18、第七校直轮19、第一调节螺杆20、第二调节螺杆21、第三调节螺杆22、第四调节螺杆23、第五调节螺杆24、第六调节螺杆25、第七调节螺杆26、挡辊27、圆辊28、第一圆辊基座30和第二圆辊基座31。底板I上表面依次固定第一调节板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和第二调节板5,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位于第二调节板5左右。第一调节板2内依次设有第一调节螺杆20、第二调节螺杆21、第三调节螺杆22和第四调节螺杆23,第一调节螺杆20上螺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连接第一轮轴6,第一轮轴6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一校直轮13,第一校直轮13通过第一螺母紧固。第二调节螺杆21上螺接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连接第二轮轴7,第二轮轴7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二校直轮14,第二校直轮14通过第二螺母紧固。第三调节螺杆22上螺接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上连接第三轮轴8,第三轮轴8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三校直轮15,第三校直轮15通过第三螺母紧固。第四调节螺杆23上螺接第四滑块,第四滑块上连接第四轮轴9,第四轮轴9上通过轴承连接第四校直轮16,第四校直轮16通过第四螺母紧固。第二调节板5内依次设有第五调节螺杆24、第六调节螺杆25和第七调节螺杆26,第五调节螺杆24上螺接第五滑块,第五滑块上连接第五轮轴10,第五轮轴10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五校直轮17,第五校直轮17通过第五螺母紧固。第六调节螺杆25上螺接第六滑块,第六滑块上连接第六轮轴11,第六轮轴11上通过轴承连接第六校直轮18,第六校直轮18通过第六螺母紧固。第七调节螺杆26上螺接第七滑块,第七滑块上连接第七轮轴12,第七轮轴12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七校直轮19,第七校直轮19通过第七螺母紧固。第一固定板3上固定第一圆棍基座30,第二固定板4上固定第二圆棍基座31,圆辊28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圆辊基座30和第二圆辊基座31中,圆辊28上连接手柄29。所述第二调节板5上固定多个挡辊27,多个挡辊27均匀分布在圆辊28两侧。本技术在工作时,、第一校直轮13、第二校直轮14、第三校直轮15、第四校直轮16、第五校直轮17、第六校直轮18和第七校直轮19的位置均可调节,用于调整钢丝的张力。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校直效果好,使用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剥壳校直器,包括底板(1)、第一调节板(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第二调节板(5)、第一轮轴(6)、第二轮轴(7)、第三轮轴(8)、第四轮轴(9)、第五轮轴(10)、第六轮轴(11)、第七轮轴(12)、第一校直轮(13)、第二校直轮(14)、第三校直轮(15)、第四校直轮(16)、第五校直轮(17)、第六校直轮(18)、第七校直轮(19)、第一调节螺杆(20)、第二调节螺杆(21)、第三调节螺杆(22)、第四调节螺杆(23)、第五调节螺杆(24)、第六调节螺杆(25)、第七调节螺杆(26)、挡辊(27)、圆辊(28)、第一圆辊基座(30)和第二圆辊基座(31),底板(1)上表面依次固定第一调节板(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和第二调节板(5),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位于第二调节板(5)左右,其特征是:第一调节板(2)内依次设有第一调节螺杆(20)、第二调节螺杆(21)、第三调节螺杆(22)和第四调节螺杆(23),第一调节螺杆(20)上螺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连接第一轮轴(6),第一轮轴(6)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一校直轮(13);第二调节螺杆(21)上螺接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连接第二轮轴(7),第二轮轴(7)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二校直轮(14);第三调节螺杆(22)上螺接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上连接第三轮轴(8),第三轮轴(8)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三校直轮(15);第四调节螺杆(23)上螺接第四滑块,第四滑块上连接第四轮轴(9),第四轮轴(9)上通过轴承连接第四校直轮(16);第二调节板(5)内依次设有第五调节螺杆(24)、第六调节螺杆(25)和第七调节螺杆(26),第五调节螺杆(24)上螺接第五滑块,第五滑块上连接第五轮轴(10),第五轮轴(10)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五校直轮(17);第六调节螺杆(25)上螺接第六滑块,第六滑块上连接第六轮轴(11),第六轮轴(11)上通过轴承连接第六校直轮(18);第七调节螺杆(26)上螺接第七滑块,第七滑块上连接第七轮轴(12),第七轮轴(12)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七校直轮(19);第一固定板(3)上固定第一圆辊基座(30),第二固定板(4)上固定第二圆辊基座(31),圆辊(28)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圆辊基座(30)和第二圆辊基座(31)中;所述第二调节板(5)上固定多个挡辊(27),多个挡辊(27)均匀分布在圆辊(28)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壳校直器,包括底板(I)、第一调节板(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第二调节板(5)、第一轮轴(;6)、第二轮轴(7)、第三轮轴(8)、第四轮轴(9)、第五轮轴(10)、第六轮轴(11)、第七轮轴(12)、第一校直轮(13)、第二校直轮(14)、第三校直轮(15)、第四校直轮(16)、第五校直轮(17)、第六校直轮(18)、第七校直轮(19)、第一调节螺杆(20)、第二调节螺杆(21)、第三调节螺杆(22)、第四调节螺杆(23)、第五调节螺杆(24)、第六调节螺杆(25)、第七调节螺杆(26)、挡辊(27)、圆辊(28)、第一圆辊基座(30)和第二圆辊基座(31),底板(I)上表面依次固定第一调节板(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和第二调节板(5),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位于第二调节板(5)左右,其特征是:第一调节板(2)内依次设有第一调节螺杆(20)、第二调节螺杆(21)、第三调节螺杆(22)和第四调节螺杆(23),第一调节螺杆(20)上螺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连接第一轮轴(6),第一轮轴(6)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一校直轮(13);第二调节螺杆(21)上螺接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连接第二轮轴(7),第二轮轴(7)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二校直轮(14);第三调节螺杆(22)上螺接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上连接第三轮轴(8),第三轮轴(8)上通过轴承连接第三校直轮(15);第四调节螺杆(23)上螺接第四滑块,第四滑块上连接第四轮轴(9),第四轮轴(9)上通过轴承连接第四校直轮(16); 第二调节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鸣裴尤青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常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