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924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包括导磁体本体(1),所述的导磁体本体(1)为冷锻成型的具有内凹空腔(2)的碗状。所述的导磁体本体(1)的与空腔(2)相反的端面上具有环形凹槽(3)。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在导磁体本体的中间部分设置了内凹的空腔,相当于挖去了导磁体的中间部分,因此,原本分布在这些地方的磁力线也集中在碗状的导磁体侧壁上,使磁力线分布更加集中,从而增加磁场的强度;同时,内凹空腔的设置,使整个导磁体的重量减轻,节省了材料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声器的
,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喇叭是由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和支撑系统组成。而通常,喇叭的磁路部分主要由磁体及夹板构成,内磁喇叭的磁体一般由U铁、磁钢和导磁体组成,磁钢放置于U铁内凹的空间底部,磁钢上放置导磁体,导磁体与U铁具有空隙,并且导磁体与U铁相对的侧壁集中分布磁力线。现有技术的导磁体就是一块实心的圆柱块。因此,这种结构的导磁体具有的缺点是:I)由于导磁体是个实心的圆柱块,因此,导磁体中间部分也分布了一些磁力线,使导磁体的磁力线并不集中,减弱了磁场的强度;2)同时,实心的导磁体整体重量重,中间部分的磁力线分布稀疏,因此,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使磁力线分布集中,又能减轻重量、节约材料成本的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包括导磁体本体,所述的导磁体本体为冷锻成型的具有内凹空腔的碗状。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由于在导磁体本体的中间部分设置了内凹的空腔,相当于挖去了导磁体的中间部分,因此,原本分布在这些地方的磁力线也集中在碗状的导磁体侧壁上,使磁力线分布更加集中,从而增加磁场的强度;2)同时,内凹空腔的设置,使整个导磁体的重量减轻,节省了材料成本。作为改进,所述的导磁体本体的与空腔相反的端面上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深度范围为0.4mm 0.6mm,其中,所述的环形凹槽的最佳深度为0.5mm。采用以上这些结构后,使导磁体与磁钢的接触仅限于环形凹槽以内的区域,接触面积减小,因此,只要满足该区域的精度要求即可,方便加工。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磁体本体;2、空腔;3、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附图所示的本技术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导磁体本体1,所述的导磁体本体I为冷锻成型的具有内凹空腔2的碗状。所述的导磁体本体I的与空腔2相反的端面上具有环形凹槽3。所述的环形凹槽3的深度范围为0.4mm 0.6mm,本实话例中,所述的环形凹槽3的深度为0.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包括导磁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磁体本体(1)为冷锻成型的具有内凹空腔(2)的碗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包括导磁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磁体本体(O为冷锻成型的具有内凹空腔(2)的碗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磁喇叭的导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磁体本体(I)的与空腔(2)相反的端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华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高电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