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松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366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松螺栓,包括螺栓头部(11)和螺杆(12),螺栓头部(11)横截面上端较下端窄,上、下端之间为间距逐渐增大的两侧边,螺栓头部上端一侧为弧面,下端一侧为波浪曲面,波浪曲面设有凹槽(111),凹槽(111)之间为凸起(112),凸起(112)与轮毂(2)弧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都很方便,能够明显提高螺栓防松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栓,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松螺栓
技术介绍
目前,车轮轮毂螺栓有部分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来防止螺栓转动:螺栓头部的横截面的上端较窄、下端较宽,上、下端之间为间距逐渐增大的两侧边,螺栓头部较宽的一侧为稳定平面,上端为圆弧形,稳定平面与轮毂弧面相切。螺栓头部卡在车轮轮毂相应的环形槽内,从而达到防松效果。但这种防松方式因螺栓头部与轮毂接触面积极少,接触应力大,易损伤轮毂,缩短了螺栓与轮毂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损伤轮毂的新型防松螺栓。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松螺栓(I),包括螺栓头部(11)和螺杆(12),螺栓头部(11)横截面上端较下端窄,上、下端之间为间距逐渐增大的两侧边,螺栓头部上端一侧为弧面,下端一侧为波浪曲面,波浪曲面设有凹槽(111),凹槽(111)之间为凸起(112),凸起(112)与轮毂⑵弧面相接触。上述新型防松螺栓的凸起(112)的数量为三至五个。上述新型防松螺栓的螺栓头部(11)的棱角处倒圆角。本技术结构简单,螺栓头部与轮毂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应力小,不易损伤轮毂,能够延长螺栓与轮毂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螺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新型防松螺栓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新型防松螺栓结构左视图;图4是本新型防松螺栓结构右视图。以上图中:1-螺栓;2-轮毂;11_螺栓头部;12_螺杆;111-凹槽;112_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防松螺栓1,包括螺栓头部11和螺杆12, 螺栓头部11横截面上端较下端窄,上、下端之间为间距逐渐增大的两侧边,螺栓头部上端一侧为弧面,下端一侧为波浪曲面,波浪曲面设有凹槽111,凹槽111之间为凸起112,凸起112与轮毂2弧面相接触。波浪曲面的凸起112的数量变化多样,可以是三至五个。螺栓头部11的棱角处倒圆角。本技术结构简单,螺栓头部与轮毂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应力小,不易损伤轮毂,能够延长螺栓与轮毂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防松螺栓(1),包括螺栓头部(11)和螺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部(11)横截面上端较下端窄,上、下端之间为间距逐渐增大的两侧边,螺栓头部上端一侧为弧面,下端一侧为波浪曲面,所述波浪曲面设有凹槽(111),凹槽(111)之间为凸起(112),所述凸起(112)与轮毂(2)弧面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松螺栓(I),包括螺栓头部(11)和螺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头部(11)横截面上端较下端窄,上、下端之间为间距逐渐增大的两侧边,螺栓头部上端一侧为弧面,下端一侧为波浪曲面,所述波浪曲面设有凹槽(111),凹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愉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晋江市励精汽配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