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187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管,包括带刻度且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管体(1),其结构特点是管壁上端一侧设有径向内凹区域(2),该内凹区域分为上、下弧线段,上弧线段弧度大于下弧线段,在离心管的管体(1)或管盖(4)上设有区分用的数字或字母标号(3)。采用上述结构后,离心管在离心过程中有效克服了离心力作用,而防止离心管与槽碰擦,达到防破裂的目的;检验人员只要作好离心管标号记录便能准确区分样品,减少了贴标签、写标记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简单方便、减少离心管的损耗、实验样品不易混淆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实验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破裂标号离心管
技术介绍
实验室常常采用离心管承装样品放入离心机管槽中,通过离心机旋转所产生离心力使颗粒或溶质发生沉降而将混合物分离。目前所使用直筒式离心管装入离心机管槽后,离心管与管槽之间存在空隙,在离心机高速旋转时离心管因离心力作用与离心机管槽壁碰擦,常使离心管破裂。此外,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及平行实验的对比性,往往一次须离心多组样品。由于离心管的大小、形态相似,易造成实验员混淆。目前实验员一般通过给离心管贴标签以达到区分目的,但由于离心管表面光滑标签易脱落,而使实验产生混淆,并且离心管需要循环使用,标签胶水记号不易清除,给下次的离心带来污染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变现有实验离心管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离心机高速旋转过程中防破裂的、不需要用标签纸作标号的、方便使用的离心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离心管,包括带刻度且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管体,其结构特点是管壁上端一侧设有径向内凹区域,该内凹区域分为上、下弧线段,上弧线段弧度大于下弧线段。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离心管,在离心管的外管壁或管盖上设有区分用的数字或字母标号。离心时,须将离心管配合专用离心机管槽使用,该离心机管槽内置有弹簧连接而可伸缩的塑料凸起部分,此凸起部分大小形状能与离心管内凹区域吻合紧贴。使用时,将离心管滑入离心机管槽时,管壁挤压塑料凸起部分弹簧压缩后放松,离心管径向内凹区域与离心机管槽塑料凸起部分充分卡紧,有效防止了离心过程中离心管与管槽碰擦。离心后,取出离心管时,在向外拉伸的外力作用下,离心管的下弧线段挤压弹簧使塑料凸起部分收紧而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离心管由于管体上端一侧采用径向内凹槽,使其在离心过程中有效克服了离心力作用,而防止离心管与槽碰擦,达到防破裂的目的;并且离心管上设有标号,检验人员只要作好离心管标号记录便能准确区分样品,减少了贴标签、写标记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使用简单方便、减少离心管的损耗、实验样品不易混淆。附图说明图1为字母标号在管体的离心管示意图;图2为字母标号在管盖的离心管示意图;图3为数字标号在管体的离心管示意图;图4为数字标号在管盖的离心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离心管,包括离心管体1、字母标号2、离心管体上径向内凹区域3,字母标号2可位于离心管管体I上或管盖4上。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一种离心管,包括离心管体1、数字标号2、离心管体上径向内凹区域3,数字标号2可位于离心管管体I上或管盖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管,包括带刻度且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管体(1),其特征是管体(1)上端一侧设有径向内凹区域(2),该内凹区域(2)分为上、下弧线段,上弧线段弧度大于下弧线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管,包括带刻度且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的管体(I),其特征是管体(I)上端一侧设有径向内凹区域(2),该内凹区域(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蕊倪生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师范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