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3558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包括步骤:铺缓冲垫,在平面上铺缓冲垫;放置光伏组件,将光伏组件放置于缓冲垫上;装围框,将围框盖于光伏组件需去膜的部位;压保护垫,将保护垫放于光伏组件不需去膜的部位;装金属垫,将金属垫压紧于保护垫上方;喷砂打边,将围框取下,并对光伏组件需去膜部分进行喷砂打边;冲洗吹干,将压紧的所述金属垫松开,并将光伏组件取出进行纯水冲洗和吹干。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其能够在保证光伏组件除膜成本较低的基础上,提高除膜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加工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经济建设近些年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开采和利用。然而,随着传统能源的不断减少,新能源已逐渐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主流,其中,光伏产业在新能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光伏组件包括一种或者多种氧化物透明导电膜,光伏组件中的氧化物透明导电膜用于连接基板和半导体层,同时,氧化物透明导电膜也扮演着电流导体的角色。其中,半导体层包括n型半导体窗口层和p型半导体吸收层,n型半导体窗口层的意义在于可以让绝大部分太阳能光线透过并照射到P型半导体吸收层上。n型窗口层和p型吸收层彼此连接产生电场,利用光伏效应,吸收太阳能光子的能量产生电能。由于在常规的工业应用中要求光伏组件必须在边缘部分留有一定尺寸的绝缘区域,因此,去除组件边缘区域的导电层,以达到好的电绝缘性,是光伏组件制作工艺中很关键的步骤。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激光除膜技术进行光伏组件的除膜,激光除膜设备由昂贵的激光器和高精密度的机械装置构成,并通过相应的控制程序对能量、焦距等进行严格控制。显然,激光器除膜设备的投入成本较高。此外,薄膜太阳能电池因为市场需求的不同,对组件尺寸大小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尺寸的组件都必须利用除膜工艺去除其边缘一定尺寸内的膜层,以便于封装粘接和绝缘。由于不同尺寸的组件,不能使用统一的激光除膜程序和机械固定装置进行除膜,故对不同的光伏组件进行除膜,不仅需要编程人员对激光除膜设备的程序进行重新编程,而且还需要更改设备的机械结构,其使用成本较高。因此,采用激光除膜技术的设备投入和使用成本较高。此外,光伏组件的薄膜衬底为玻璃基板,基于对薄膜衬底的运输或搬运安全方面的考虑,玻璃基板的边缘和四角都进行一定程度的倒边和倒角。在组件的制备过程中,大部分工艺都会在玻璃的倒边或倒角处沉积上膜层,而激光工艺因为方向性强的限制,对薄膜组件侧边和磨边的膜层去除效果很差,封装后的组件该部分是暴露在空气当中,去除效果差不利于组件的整体美观性。尤其对于CdTe (碲化镉)封装组件,外面留有含Cd成分的膜层对环保不利。因此,激光除膜后的美观性及环保效果较差。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除膜成本较高及除膜效果较差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其能够在保证光伏组件除膜成本较低的基础上,提高除膜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包括步骤:铺缓冲垫,在平面上铺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形状尺寸与光伏组件的形状尺寸一致;放置光伏组件,将光伏组件放置于所述缓冲垫上;装围框,将围框盖于光伏组件需去膜的部位;压保护垫,将保护垫放于光伏组件不需去膜的部位,所述保护垫的形状尺寸与光伏组件不需去膜的部位的形状尺寸一致;装金属垫,将所述金属垫压紧于所述保护垫上方,且所述金属垫的形状尺寸与所述保护垫的形状尺寸一致;喷砂打边,将所述围框取下,并对光伏组件需去膜部分进行喷砂打边;冲洗吹干,将压紧的所述金属垫松开,并将光伏组件取出进行纯水冲洗和吹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平面结构,且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通过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压紧装置,且所述压紧装置与所述底座的光伏组件放置位置相对应;铺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缓冲垫;用于覆盖光伏组件待去膜部位的围框;用于覆盖光伏组件不需去膜部位的保护垫;覆盖于所述保护垫的金属垫。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光伏组件形状大小一致的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为水平面。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围框的第二凹槽。优选地,所述缓冲垫为棉质垫、纸质垫或橡胶垫。优选地,所述保护垫为橡胶垫、硅胶垫或尼龙垫。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四个角部位置的四个支柱及由四个所述支柱支撑的支撑梁,所述压紧装置具体为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梁的肘夹,所述肘夹与光伏组件放置位置相对应。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的四个角部位置均设有万向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包括步骤:铺缓冲垫,在平面上铺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形状尺寸与光伏组件的形状尺寸一致;放置光伏组件,将光伏组件放置于所述缓冲垫上;装围框,将围框盖于光伏组件需去膜的部位;压保护垫,将保护垫放于光伏组件不需去膜的部位,所述保护垫的形状尺寸与光伏组件不需去膜的部位的形状尺寸一致;装金属垫,将所述金属垫压紧于所述保护垫上方,且所述金属垫的形状尺寸与所述保护垫的形状尺寸一致;喷砂,将所述围框取下,并对光伏组件需去膜部分进行喷砂打边;冲洗吹干,将压紧的所述金属垫松开,并将光伏组件取出进行纯水冲洗和吹干。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中,铺缓冲垫可有效防止光伏组件在压紧时受损,围框覆盖于光伏组件待去膜部位,围框所围成的内部空间为光伏组件不需除膜的部位,故在围框内部放置保护垫和金属垫时,围框可起到定位作用,有效规避放置保护垫和金属垫放置于光伏组件的待除膜部位,进而影响光伏组件的除膜工艺。保护垫具有保护光伏组件的作用,当光伏组件被压紧时,防止光伏组件受损。压紧装置压紧于金属垫的上方,以规避在光伏组件的喷砂打边过程中出现错动的问题。待光伏组件喷砂打边完毕,将光伏组件取出进行纯水冲洗和吹干即可。显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无需采用成本较高的激光除膜设备,同时,采用该方法可将光伏组件的边缘及倒角进行彻底除膜,除膜效果较好。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其能够在保证光伏组件除膜成本较低的基础上,提高除膜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平面结构,且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通过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压紧装置,且所述压紧装置与所述底座的光伏组件放置位置相对应;铺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缓冲垫;用于覆盖光伏组件待去膜部位的围框;用于覆盖光伏组件不需去膜部位的保护垫;覆盖于所述保护垫的金属垫。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喷砂打边装置进行光伏组件的除膜工艺时,只需将光伏组件放置于铺设有缓冲垫的底座上,而后将围框盖于光伏组件的待除膜部位并将围框固定。由于保护垫的形状尺寸与光伏组件不需去膜部位的形状尺寸一致,故保护垫可恰好放置于围框内并将光伏组件的不需去膜部位完全覆盖。金属垫具有较强的硬度,当其覆盖并通过压紧装置压紧于保护垫上时,光伏组件可被固定于底座上。而后将围框拆下,拆下围框后光伏组件的待去膜部位完全外露,进而可对光伏组件的待去膜部位进行喷砂打边工艺,而光伏组件的其它部位受金属垫和保护垫的覆盖作用,其导电膜不受影响。如此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喷砂打边装置,无需采用成本较高的激光除膜设备,同时,采用该装置可将光伏组件的边缘及倒角进行彻底除膜,除膜效果较好。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伏组件喷砂打边装置,其能够在保证光伏组件除膜成本较低的基础上,提高除膜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喷砂打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喷砂打边装置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铺缓冲垫,在平面上铺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形状尺寸与光伏组件的形状尺寸一致;放置光伏组件,将光伏组件放置于所述缓冲垫上;装围框,将围框盖于光伏组件需去膜的部位;压保护垫,将保护垫放于光伏组件不需去膜的部位,所述保护垫的形状尺寸与光伏组件不需去膜的部位的形状尺寸一致;装金属垫,将所述金属垫压紧于所述保护垫上方,且所述金属垫的形状尺寸与所述保护垫的形状尺寸一致;喷砂打边,将所述围框取下,并对光伏组件需去膜部分进行喷砂打边;冲洗吹干,将压紧的所述金属垫松开,并将光伏组件取出进行纯水冲洗和吹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铺缓冲垫,在平面上铺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形状尺寸与光伏组件的形状尺寸一致; 放置光伏组件,将光伏组件放置于所述缓冲垫上; 装围框,将围框盖于光伏组件需去膜的部位; 压保护垫,将保护垫放于光伏组件不需去膜的部位,所述保护垫的形状尺寸与光伏组件不需去膜的部位的形状尺寸一致; 装金属垫,将所述金属垫压紧于所述保护垫上方,且所述金属垫的形状尺寸与所述保护垫的形状尺寸一致; 喷砂打边,将所述围框取下,并对光伏组件需去膜部分进行喷砂打边; 冲洗吹干,将压紧的所述金属垫松开,并将光伏组件取出进行纯水冲洗和吹干。2.一种光伏组件喷砂打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为平面结构,且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 通过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压紧装置,且所述压紧装置与所述底座的光伏组件放置位置相对应; 铺设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缓冲垫; 用于覆盖光伏组件待去膜部位的围框;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维刘志钱周洁梅治民袁桂春
申请(专利权)人: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